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融合
2022-11-26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高文传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高文传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基于学科在心理、价值观、情感、知识、思维、技能等方面形成全面素养。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仅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必须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为支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为基础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认同、吸收历史学科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本文由此出发,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出初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的融合策略。
一、从历史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内涵
初中历史虽然属于历史人文类学科,但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历史素材中家国情怀内涵的挖掘。例如,在“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向学生阐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背景、过程及结果等,而对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统一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的基础等内容未做深入挖掘,没有将中国历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有的历史教师虽然提到了多民族统一与团结的重要性,但只是用一两句话带过,学生不能从中了解为何要追求民族的统一与团结,自然无法形成对民族融合发展的认同感。同时,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但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们往往忽略对家国情怀的挖掘,由此造成学科教育资源的浪费。
基于以上不足,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以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是只侧重历史知识的讲解与巩固。例如,教师不仅应当使学生掌握“无论是淝水之战所反映的民族冲突,还是孝文帝改革促进的北方多民族交往融合,都为隋唐时期国家多民族的融合奠定基础”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们明白“从古至今,中国的民族界限是不断变化的,各个民族融合与团结是国家统一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祖国的统一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来之不易,需要中华儿女守护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成果”。通过在历史教学素材中挖掘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内涵,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此形成认知与认同,从而增进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生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二、引导学生理解与认同历史主流的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在表面上侧重于历史人物、事件及历史成就等方面的描述,其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在文字与图片中充分显现,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在历史教材中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而后充分挖掘其中的家国情怀内涵,并将此扩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实施扩展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从历史教材中发现家国情怀教育的着力点,而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找到相关资料并进行梳理整合,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第二,教师基于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延伸寻找相关的材料,并在历史课堂上相互交流。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基于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别。通过教师寻找素材并讲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教学效果就较好,若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教学质量也就较低。而通过学生自主寻找素材并在课堂上沟通交流的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并深化家国情怀。
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要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基于历史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外延伸材料的收集任务,而后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们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梳理整合自己找到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从中认识与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学生在自主收集、学习、分析与合作探究历史素材的过程中,能不断高效地建构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能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责任感,将家国情怀融入自己的思想品质。
三、促进历史家国情怀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家国情怀,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增进家国情怀,形成对国家与民族、社会主义与群众的认同感、责任感,提升对国家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并将其运用于学习与生活之中,为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这样的家国情怀才具有现实价值与发展价值。因此,在通过初中历史课堂开展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时,要注重其现实意义,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及融入思想品质的家国情怀运用于现实之中,做到“古为今用”。
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所提及的“丝绸之路”,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丝绸之路”不单是经济现象与古代中国与西方联系的要道,同时形成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即国家的开放发展、全球经济交流等文化。这些文化不但对历史上的人们具有深刻的影响,对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发展战略仍然具有积极价值,由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并积极投入建设之中。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清楚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还要梳理基于丝绸之路所衍生出的文化、经济与社会效益等,让学生掌握丝绸之路所影响的人文艺术、社会经济、民族发展、中外交流等方面的成就,并结合现代中国乃至世界与“新丝绸之路”的关系让学生由古及今地了解开放、交流、改革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让学生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将家国情怀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心系国家,了解国家发展的需求,努力成才。
四、注重历史家国情怀的价值辨析
在初中历史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还要使学生形成对家国情怀的认同。若学生对家国情怀持有不解、质疑甚至是否定、反感的态度,就难以形成家国情怀。例如,中国历史上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但受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对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产生质疑,认为其中有的发明并不是源于国内;还有的学生认为虽然“四大发明”起源于中国,但中国在后续的历史中对“四大发明”的运用与改进不足,导致国家在历史上曾受到列强的欺辱,并且当前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并不十分高超。学生有了这些想法后,就难以基于历史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家国情怀的培养自然受到阻碍。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历史问题,让学生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例如,从人类起源上而言,我国通过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为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其次是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半坡人等,这些人类生存的年代是连续的,有力地打破了西方认为“中国只有猿人、古人、新人而没有早期智人”的论断,表明我们的祖先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由境外迁徙而来。通过这些辨析,让学生们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再如,通过古今同时时期的历史事件对比,可扩展学生历史眼界,使其形成更为客观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并由此出发构建对国家的认同感及建设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例如,公元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出现大繁荣,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始萌芽,而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也刚刚兴起,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再如,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实力大国,而我国道光皇帝虽然勤勉,但建树不足,后来英国将市场扩展至中国,向中国贩售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随即鸦片战争爆发。通过上述的历史辨析,学生能了解到中国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荣辱,理解历史中国家的沉浮,从而形成心系国家命运的家国情怀。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基于教材并从中找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着力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建构历史知识并形成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建立起真挚、深切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