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查问卷分析临床医学课程线上教学在本土及留学生中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2022-11-26黄方洋陈虹西赵振刚
黄方洋 陈虹西 赵振刚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13)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13)
随着智能终端及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给不同行业带来了创新与机遇。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互联网+医学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临床医学作为培养未来医生的一级学科,对理论及实践教学质量具有极高要求[1-2]。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线下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存在课时短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因此,大部分院校只能通过压缩课程内容来完成教学进度,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消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开始探索线上教育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线上教育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的门槛,能让学生在相对充裕的时间接受更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3]。2020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院校均开展了一轮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模式。这为探讨“互联网+”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尽管在“后疫情时代”,本土学生已全面线下复学,但国外疫情仍然严峻,传统线下教育模式仍无法达到对身处国外的留学生的教学要求,目前线上教育仍是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的主要授课方式。“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支柱,因此,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学事业的重要部分[4]。与国内医学生不同,留学生线上医学教育又面临不一样的壁垒,如时差问题,网络环境影响,教学平台,实践课与国内患者语言沟通问题等。本研究从本土及留学学生的感受、认知角度挖掘不同教育模式下影响医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指导我们如何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选择适合线上教育的课程及提出目前留学生线上教育继续解决的困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专业本土学生及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77名临床医学专业及45位留学学生。调查时间为2021年1月至8月,不涉及任何个人隐私。
1.2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年级等一般信息,以及平均每周参加线上课程的次数、所使用的在线平台等。然后,就学生的上课体验进行调查。分别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如纯理论课程、需要讨论的课程、操作培训课程、临床见习,学生更倾向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就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缺点,采用设置选项和补充说明的方式,由学生选择最贴合自身感受的选项。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TATA 1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77名本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地学生平均年龄(23.6±2.8)岁,其中男生有39名(39.0%),平均(5.8±2.4)年级。在本土学生中,“腾讯会议”是使用频率最高(占比87.0%)的在线教学软件。其次是 “腾讯QQ” (24.7%)和“腾讯课堂”(23.4%)。而“钉钉”、“微信”、“MOOC”、“ZOOM”在本土学生中使用较少。
45名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学生平均年龄(23.3±1.8)岁,其中男生有8名(17.8%),平均(4.3±0.5)年级。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1名),印度(25名)及斯里兰卡(19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是“微信”(37次),“超星”(24次),“Zoom”(23次),“钉钉”(19次),而“腾讯会议”(8次)及“Mooc”(2次)在留学生中使用较少。
2.2 线上教学教学效果的评教
2.2.1 本土学生对线上教学教学效果的评教
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学生自主选择更倾向的教学方式。其中,对于纯理论课程,42名(54.55%)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线上教学,稍多于选择线下教学的学生[35名(45.45%)]。对于讨论型课程(如PBL等),15名(19.48%)学生更倾向于线上教学。对于操作培训类课程(如腰椎穿刺等)和临床见习,分别仅4名(5.19%)和3名(3.9%)学生选择线上教学。但是,总体来讲,绝大部分学生[54名(70.13%)]仍旧希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
2.2.2 留学生对线上教学教学效果的评教
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以评分的形式评价对不同课程的内容的理解程度(5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及总体感觉。对于理论课上线教学,留学生对教学内容总理解程度评分为(3.7±1.3)分,总体感受(3.4±1.3)分。对于讨论课程,留学生对教学内容总体理解程度评分为(3.6±1.3)分,总体感受(3.4±1.3)分。对于实践课程,留学生对教学内容总体理解程度评分为(2.6±1.5)分,总体感受(2.5±1.5)分。
2.3 线上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2.3.1 本土学生对线上教学优势及劣势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线上教学优势和劣势并存。分别有74名(96.1%)、73名(94.81%)、51名(66.23%)、31名(40.26%)和31名(40.26%)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上课地点不受地域限制、错过直播可回看录播、听课时可选择更加舒适的环境、教师声音清楚和可留言(不打断授课老师但能提出疑问)。同时,分别有61名(79.22%)、52 名(67.53%)、47 名(61.04%)、53 名(68.83%)和45名(58.44%)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劣势体现在学习效率低、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缺少与授课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对网络稳定性要求高以及团体活动减少后不利于大家情感交流。
2.3.2 留学生对线上教学优势及劣势的分析
留学生对线上教学的优势如下:35名(77.8%)学生错过教学可以回放;17名(37.8%)学生认为可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上课;14名(31.1%)学生认为更方便地向老师提问;13名(28.9%)学生认为不受地理位置影响; 12名(26.7%)学生认为可以更清楚的听到老师教授的内容。对留学生而言,线上教学的劣势主要是:学习效率低(n=36,80%),难以相互讨论(n=29,64.4%),难以与老师交流(n=20,44.4%),不能得到实践训练(n=13,28.9%),缺乏课堂气氛(n=5,11.1%)。
2.4 引起留学生缺席或早退的原因
本土学生线上课程到课率接近100%,但留学生到课率却不尽人意,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有36名(80%)留学生同学有过缺席或早退情况出现,导致其缺席或早退的主要原因包括:网络环境差(n=28,62.2%),硬件问题(n=16,35.6%),时差问题(n=15,33.3%),周围环境嘈杂(n=8,17.7%)。
3 讨论
得益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2020年上半年线下教育难以开展的困局,传统教学模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奠定了线上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线上教学在20世纪初已经开始,比如早期的广播、收音机、电视等。紧接着,20世纪末,线下教育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在线交流会、开放课程中已有一定应用。但是,许多学生和教师仍旧拒绝把在线教学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活动。如何使线上教学成为本科临床医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如何兼顾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质量,扩展学生科研思路及临床思维[5]。
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为止,线上教学仍是本校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的唯一手段。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医学线上教育质量,有必要调查现有线上教学方案在本土及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本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看法不一。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大家所倾向的教学模式也会不一样。对于纯理论的课程,比如内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以讲授为主的课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效果类似,甚至在某些方面线上教学更优于线下教育[6-7]。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不受上课地点限制、有一个更舒适的上课环境及错过直播可回看录播是线上教学的主要优势。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更新迭代快,相较于其他学科,对学习效率有更高的要求。线上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且方便快捷的特点,使无法亲临现场的学生,仍旧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此外,线上教育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临床医学的学习目标,既要求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需要切实地临床实践。本调查发现线上教育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如病房见习、临床操作等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包括:再线上教学没有与周围环境建立充分连接时,学生学习氛围不高、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不能深刻理解和学习实践操作。目前,本校临床实践课线上教育多采取的方法仍多以课堂讲授或播放临床操作视频辅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缺乏参与感,不能做到身临其境。为解决该问题,我们提出一下可能有用的解决方法:(1)结合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可考虑通过视频连线、直播上课、录制真实病例的教学视频等方式,以帮助教师实现实时纠正学生操作及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2)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开展线上临床,考虑让学生提前学习实践教学视频,再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使学生而非教师成为实践课中的主讲人或操作者,教师只起辅助或纠错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实践课的参与感,给学生最大的主动空间。(3)建立以真实病人为对象的临床实习线上教学平台,通过云平台,使学生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学生可进行问诊,书写病历,开立医嘱到手术管理、出院交代等临床病人管理事务。
目前,留学生教学仍然以线上教育为主。因此,应该更加重视留学生线上教育质量及遇到的问题。本研究发现,留学生早退或缺席率较高。跨境网络不通畅、教学通讯软件不通用及时差问题是影响留学生到课率的主要因素。线上直播教学需要同时连接教师端和学生端,对网络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需要讨论的课程(比如PBL),临床见习,或者操作培训类课程,留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效果欠佳[8]。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可能应对措施:教师可以考虑提前录制课程,或者在试讲、直播时同时选择录屏,做好网络问题地应对预案,如遇到网络障碍或不能协调的时差问题,可将提前录制好的授课视频发给学生,并建立小班微信群,加强对留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考评。及时回答微信群中留学生的提问,必要时可组织留学生开展基于微信群的病例讨论,让素有留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总体而讲,“互联网+医学教育”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未来的方向。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大学老师也应该修正传统教学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考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丰富线上教学的经验,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规避其劣势,进而使线上教育完美融入到现代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