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反转现象及规避路径探析
2022-11-26张帅鲁宽民冯雨
张帅,鲁宽民,冯雨
(1.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2.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网信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工作导向,不断推进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加快推动“网络强国”建设,我国网民的道德素质也稳步提升,网络空间显著净化。但网络错误思潮、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使得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和良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网络舆论反转作为一种舆论新现象,是指“网民根据自身情况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对于网络上的某一特定事件发表的一次或多次的‘确定性’结论,并且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1]理论界从2016年开始关注舆论反转现象,后逐渐成为关注热点。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如下3个方面展开:一是以某一特定应用程序或某一特定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特征和成因。其中,“罗一笑事件”“女司机被打”“庆安枪击事件”等是当前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如王国华等就“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5件为例进行成因分析[2]。二是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中各参与媒介发挥的作用。如潘丽华从主流媒体出发讨论修正反转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3]。三是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应对策略。如汪明艳等对不实信息引发的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反转演变仿真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4],周丽娟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网络舆论反转的调控策略[5]。当前学者们主要从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网络舆论反转的原因、特点以及应对策略,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研究网络舆论反转的成果不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根本体现,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6]新时代网络舆论工作不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要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研究网络舆论反转的危害和成因,进而探讨解决路径,正确规避此类事件,对于引导和管理网络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危害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公众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网络舆论反转是对热点舆情事件发展趋势的直观反映,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网民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态度与评价发生多次转变。网络舆论反转也在不断推动舆论热点事件发展进程,舆论反转在网民以及传播媒体的推动下成为一种越来越常态化的现象。它主要包括3种形态,即“针对同一舆论客体,舆论态度倾向转向相反方向;针对不同舆论客体,舆论态度倾向在两者间的调转;同一舆论客体的深层延伸,由中心舆论转向到次生舆论”。[7]可见,网络舆论反转代表了网民在特定时期内对于某一热点舆情的认知。可以说是网络舆论主体对于热点事件发表的见解,在根据个人和多数人的需要和影响下不断调整和修正,形成与发表之初或先前几近相反的意见。舆论反转作为一种舆论新现象,对于政府、社会和公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2020年发生的“广州一教师体罚学生致其大口出血”舆论事件中,学生家长在微博发布长文,反映自己6岁的女儿被其班主任体罚导致吐血,控告其班主任明知学生患有哮喘病却体罚其跑10圈操场,并称其凌晨两点遭到该班主任上门殴打威胁,引发了巨大的网络舆论风波。整个事件过程中,舆论呈反转态势,初期舆论一边倒向家长,谴责教师、学校和警察,在部分媒体的引导下出现第一次舆论高峰。随着广州白云公安通报事件调查结果,舆论就此呈反转态势,迅速倒向教师,谴责家长发布不实信息,引发第二次舆论高峰。从舆论走向来看,这一事件网络舆论态度在教师和家长两个不同的舆论客体间发生调转。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管窥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危害。
(一)传播负面情绪,刺激和激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
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过程中,教育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也因此对从事教育的教育者有着较高的期待,所以当教育者的行为表现与其被期望的行为表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冲突[8]。就当今社会现状来看,新闻媒体近几年对于教师负面形象的夸张和集中报道,大大损害了教师整体的良好形象,使得公众对于教师的期待值变低,相反,不信任感却在逐日增强,形成对教师整个群体的负面情绪。在广州教师体罚学生这一事件中,老师与家长的矛盾在负面情绪的刺激下再次被激化,更多网民首先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批判教师和公权力。同时家长隐瞒信息和媒体不加核实的报道,也在公众对小学生教育问题担忧的背景下加深了人们形成的错误印象的程度,更加分裂了教师与家长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激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消费公众善意,动摇和销蚀网络社会信任的基础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社会信任是“和谐”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网络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信任水平较低,除去公共资源的匮乏以及由此引发争夺的原因之外,一次又一次的报道失真也使得公众对于一些“反转新闻”感到倦怠,从而产生不再信任陌生人的心理,导致社会信任整体水平降低,社会信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广州教师体罚学生这一事件中,家长及其背后的专业人员发布真假掺杂的信息,也再一次消耗和伤害了公众的善意和正义感,社会信任基础被动摇的同时,也损害了互联网的公信力。当真正承受不公正事件的当事人寻求网络帮助时,公众出于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可能就不会投入那么多的耐心和善意,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三)挤占公共资源,削弱和降低网络舆论参与的价值
“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扩大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的技术性力量,而且蕴含着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诉求,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9]网络公共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资源形式,网络平台、流量、注意力资源等都从属于网络公共资源,在推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微博为例,热搜栏代表每日热点事件,当人们的注意力短时间聚焦在一件引起热议的反转新闻上时,对于其他事件的关注度自然就会下降,这种情况下网民的注意力就容易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如2016年关于儿童节礼物的一篇报道,一对患有严重肾病的双胞胎女儿的妈妈因想给重病的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在南京一家超市行窃被捕,民警了解情况后为其付款并倡议大家捐款捐物,之后该女士被查出涉嫌多次偷窃。该事件经历两次网络舆论反转,引起巨大争议,但与此同时,与其有着类似家庭情况的同病区“尿毒症”家庭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关注。在媒介曝光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视角下,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频发导致还有许多需要维权的家庭得不到关注。
二、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成因
关于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成因,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寻。传播学者认为其原因是网络自媒体过于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忘记了核实新闻的真实性[3]。心理学者认为公众总是形成与弱者共情的“刻板成见”[5]。社会学者认为,外在信息刺激网民内在情绪导致了舆论反转现象的发生[7]。本文认为:政府、媒体、公众以及涉事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出的原因。
(一)政府的缺位导致谣言泛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公众在社交媒体中可以自由表达己见,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特征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的空间。他们乘机传播不良信息,炒作敏感话题,贩卖焦虑,导致网络生态的混乱,网络秩序也遭受严峻挑战。对此,一些相关部门不仅反应滞后、应对迟缓,不能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的同时仍然保持逃避、推诿扯皮等不良习惯,与公众互动频率较低,使得事实真相不能及时被澄清,也未能及时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同时,在应对措施的采取方面,相关部门仍然采取删帖、屏蔽等消极手段,只管“堵”“捂”,方法粗暴简单,但也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与此同时,谣言还是大肆传播,公众在这种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陷入质疑政府公信力的“塔西佗陷阱”。
(二)媒体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
网络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大多数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和公众的舆论集散地。社交媒体的便捷性让各类信息很容易汇集在一起,也可以使某一事件迅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部分媒体仍然保持专业的新闻素养,对新闻严加核实和验证,为公众制作专业化的新闻。但同时也有一些媒体背道而驰。网络热点事件中,部分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新闻的时效性,缺乏对真相的严谨探究,在未对事件核实的情况下就参与到舆论场域中来,缺乏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守。同时,不少媒体在首先接触到新闻事件后“有意”的议题设置,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轰动效应最大化,用片面失真的报道,甚至是主观臆断的想法引导舆论走向,大大加速了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反转。
(三)公众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公众对于事件的意见表达是舆论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发达的网络使得公众接触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但公众大都缺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的精力和能力,“快餐式”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方式。在一些媒体“有意”的议程设置下,人们经常基于网络碎片化信息,按照自己的固有认知进行情绪的输出和表达。当今社会教师体罚虐待学生的新闻频频爆出,使得人们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想当然的反应是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尤其是在带有大量的“事实”图片的情况下,人们基于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教师有问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是说,在专业的新闻报道之前,被给予标签化的人或事会先于事件真相产生作用,导致公众的意见并非基于事件的真相,而是基于个人情感的评估。
(四)涉事主体的失信导致信源失真
涉事主体作为公众中的个体,其作为信息来源,对真相的隐瞒也是导致舆论反转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涉事主体将信息直接披露在网络平台,成为网络舆论产生的源头,但其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社交媒体所带来的网红效应,使得一些公众随意滥用手中的话语权,为实现个人的利益诉求无视诚信等道德规范,刻意隐瞒事实真相。此外,还有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炒作团队,通过舆论造势,对于某一特定人物或事件进行炒作,利用舆论效应引导舆论的走向,使得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繁发生。
三、规避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现实路径
规避网络舆论反转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和准则,建构网络秩序。对此,政府、媒体和公众应当在分析自身失范行为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提升舆论反转应对能力、提高新闻素养、提升媒介素养等途径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从源头降低网络舆论反转的频率,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一)政府:完善舆论反转应对机制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
党管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在网络舆论反转愈演愈烈演变成舆情,网络秩序遭受严峻挑战时,政府部门要发挥关键作用,“从舆情分析与快速应对、信息公开与发布、舆论疏通与引导、主体负责与问责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网络治理体系,提升网络治理能力”[10],提升舆论反转应对能力,规范网络秩序的管理,强化督导作用,合力实施网络舆论生态修复系统工程。首先,要具备完善的舆论反转应对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大数据库,利用先进的网络监测技术,对重点媒体和软件实时监测,充分利用好应对网络舆论的“黄金4小时”,力争在第一时间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建立起良好的舆论反转预防机制。另一方面要及时发声,正面回应网民关切,做好“第一发言人”,针对网络舆论主体热议的重点细节,运用科学严谨、通俗易懂又真实有力的官方通报及时对事件真相进行信息输出。同时,充分利用权威媒体和网络“大V”加强对通报的大力宣传。舆论传播后期,无论何种观点,都会有人选择信任或不信任。因此,要加大对事件真相的宣传力度,扩宽覆盖面,形成舆论主流。其次,要做好网络舆论督导。新媒体的网络环境管理相对宽松,传播渠道相对自由,政府的督导作用比媒体的引导以及公众的媒介素养更强有力。因此,要在舆论稍显平稳后,对一些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盈利为目的,有意传播错误舆论,甚至故意造谣传谣引发负面舆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团队和个人,坚决依法惩处,并根据错误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及舆论反转事件的最终发展程度,酌情加大惩罚力度。
(二)媒体:在复杂舆论场景中推进深度融合和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对于专业的新闻主体来说,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应当是谨慎、公正、客观和理性的。针对频繁出现的网络舆论反转事件,媒体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研判风险点,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彰显自身存在价值。首先,各类媒体要把好“首发”第一关。当前,“首发”“独家”等标签是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因效应”强调了首发报道对于事件发展的影响力。可见,网络热点舆论事件中,媒体报道的首发信息对于公众判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当下部分媒体过分追求时效性,盲目跟风可以刺激大众情绪的舆论热点事件,为了流量,未对信息来源加以审核便发布引导性消息,导致首发信息失真,产生网络舆论反转,没能真正承担好积极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各类媒体都应该对热点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快速查明信息来源并搜集事件相关真实信息,时刻把握跟进舆论事件的契机,寻求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平衡。比如对于已经形成负面舆情雏形的热点事件,媒体要及时发布与事件相关的真实报道。同时,深度跟进事件进展,就网民疑惑点深度挖掘真实情况,保持话题热度。其次,加强各类媒体深度融合。信息时代下,传统媒体工作者都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转变传播信息的方式,取得公众的信赖,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联合,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顺应新的舆论传播格局。总之,无论何种媒体,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真正把握新时期网络舆论工作的导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宗旨,做好主流舆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公众:培育法治意识和公共理性
公众作为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中的主要参与群体,其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生态体系的构建。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去中心化”时代,公众同时扮演着信息传播者和内容把关人的角色。因此,网民们要培育法治思维,自觉维持网络秩序。每个网民都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前提是遵守法律法规,不得随意编造信息以达到个人目的,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网络舆论反转事件中,无论是作为涉事主体还是作为“旁观者”,都要遵守法律规定,让言论自由始终活跃在法律界限内,避免非理性情绪的宣泄。另一方面,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道德伦理体系,引导公众有序网络意见参与,形成理性发声行为自觉。“公共理性”是以个体理性为基础,对于公共区域发生的事件发表个人言论,进行讨论协商,并寻求共识。它能够有效调节公共规范与个人言论自由之间的平衡。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身处自发形成的网络公共区域,涉事各方发表不同意见,往往会产生冲突。一般来说,带有强烈指向性攻击的事件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其背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策划和炒作。因此,网民在接收事件相关信息时,要抛弃“刻板印象”,不盲从,不偏听偏信,做到不预设立场,不戴“有色眼镜”,保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同时斟酌吸收各方观点,兼听而后明。在对各方信息加以甄别、分析和整合之后,才理性发声,逐步提高自身对虚假信息的免疫力,练就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关部门要引导和教育网民在缺乏外力监管的网络空间中保持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媒介行为,不信谣,不传谣,做到“不放纵”“不越规”“不逾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只有每个个体都能够保证自律,才可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生活才会变得健康和谐。
四、结语
网络舆论反转作为一种舆论新现象,其负面影响确实存在并且愈演愈烈,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与政府、媒体有关,也与作为事件相关舆论主要参与群体的公众有关。因此,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构建自然离不开这三者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部门针对“缺位”问题,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完善舆论反转应对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督导;媒体也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承担好积极引导的社会责任;加大对网民的教育引导力度,使网民在虚拟空间中保持自律,合法维权,理性发声,共同建设好网络空间这一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