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广西边疆文化及建设
——广西边疆文化研究之三
2022-11-26李建平黄海云
李建平,黄海云
(1.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广西 南宁,530022;2.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边疆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文化内容。广西边境文化由此进入新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广西边疆文化的新变
(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西的教育事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年末到1956年)时期,人民政府根据“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方针,接管、整顿各级各类学校。广西解放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教学质量较好。这是当代广西教育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工作成绩卓著的一个时期。1957年后,广西的教育进入探索时期,先是纠正了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中生搬硬套的偏向,随即在“大跃进”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全民大办教育的浪潮,导致教学秩序混乱、质量明显下降。从1961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各级各类教育又走回稳健发展的轨道。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元气大伤,造成了人才匮乏的恶果。1979年以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重新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育被摆上了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有步骤地推行教育改革。各级各类教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教育质量逐渐提高。这些都为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打下了稳固有力的基础。
从总体上看,教育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少数民族教育尤须加强;教育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尚需进一步增加。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在旧中国时期,广西教育落后的一个表现是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下,备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广西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为了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广西各级政府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面贯彻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一件大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扶持基础教育。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政府一直从财力物力上予以扶持,国家与自治区划拨专款,改善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补助各类民族班(含预科班、委托代培班)学生的生活费、被服费、医疗费等,安定民族学生的生活,改善学习设施和各种软硬条件,收到较好的办学效益。
第二,陆续建立民族院校。为促使少数民族中级、高级人才的尽快成长,广西在逐步增加普通高校和中专少数民族学生名额的同时,兴办培养民族中高级人才的民族院校。至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的民族高等院校有广西民族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等3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有11所,如南宁民族师范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百色民族师范学校,广西壮文学校、百色民族卫生学校等,这些民族院校为广西各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原籍工作。
第三,举办民族学员班。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广西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分别在大学、中专、普通中学及乡镇中心学校采取了若干专门涉及民族学生的措施。如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民族预科班,还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开设民族中专班,在普通中学和乡镇中心校里开设寄宿制民族高中班、初中班和高小班以解决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就学和升学等问题。这些措施的落实,加快了对民族学员的培养。
第四,开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继续教育。“1952年3月,广西少数民族行政干部训练班在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广西民族大学前身)开办,开始有计划地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轮训。……自治区党校从1984年9月开始举办大专学历民族干部班(脱产),每班学员40-50人,直至1998年停止招生,共有441人毕业。……至2006年,累计举办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430多人。”[1]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此外,广西还实行了多项优待照顾政策,如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办法,多渠道壮大少数民族师资队伍;逐步采用适应少数民族特点的授课与讨论结合、读书与外出考察学习结合等教学方法;稳步开展汉语和壮语双语教学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政策和措施,边疆民族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展。“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多次粗略统计都表明,广西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重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在校生的比重现已超过民族人口比重,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此外,少数民族科技人员数量之多、比重之高,也达到了广西历史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民族意识的复苏及族称的确定
历代封建统治者歧视、压迫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读书、出仕等均受限制。历史上对少数民族名称和族群的区分都很不严格。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过“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3]的“五族共和”思想。由于民族压迫与歧视,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被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许多少数民族群众隐瞒、更改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分在1949年前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一律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党和政府首先废除了带有民族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族称,把带有犬字旁的族称,全部改为人字旁。如壮族的族称最初改为“僮”,又因“僮”在古汉语中有“僮仆”之意,后来改为“壮”。带有蔑视的“僮牯老”称呼也一起废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经过1954年、1956年、1957年3次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后,广西的少数民族统一为壮、苗、瑶、侗、毛南、仫佬、彝、水、仡佬、回、京11个少数民族。连同汉族,广西共有12个世居民族。
(三)民族区域自治建设
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国民党政权推行的民族压迫制度随即被废除,广西从此进入民族平等的新时代。中共广西省委(自治区党委)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逐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步骤地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推动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向前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是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52年,首先建立了区一级的防城十万山僮族瑶族联合自治区。1952年12月9日,桂西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管辖宜山、邕宁、百色3个专区,共34个县,首府设在南宁。1956年,将桂西僮族自治区改称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6月,国务院做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1958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后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广西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广西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体现广西各族人民和祖国大家族各兄弟民族的亲密团结,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自治区的成立,对发挥广西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保卫祖国边疆,加速广西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广西县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从1951年就已开始。1951年,龙胜各族自治区宣告诞生。1952年5月,大瑶山瑶族自治区诞生;1952年11月至1953年1月,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区相继成立(后均改为自治县)。至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广西“共有8个自治县”[4]。改革开放以后,又有富川、罗城、环江、大化、恭城分别成立自治县。至1990年,“广西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任务基本完成,全自治区共建立12个民族自治县”[5]5784。在这些自治县中,实行自治的民族有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彝、仡佬8个少数民族。
在省一级区域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基础上,广西还在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了民族乡。至1996年,“全自治区有民族乡62个,其中瑶族乡51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合建民族乡1个,侗族乡1个,回族乡1个。”[5]5785民族乡的建立,对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在乡一级政权中依法享有当家作主的平等权利,使他们能够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本乡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建立有充分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活习俗的家园。
(四)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通过贯彻各项民族政策,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保障,从而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其间虽然经历过一些曲折,但在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广西11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是广西贯彻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1957年11月29日,拉丁化壮文拼音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推广使用。1982年3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壮文方案》(修订版)。拉丁化壮文发音容易,字形容易掌握,对于保存壮族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群众对本民族的良好习俗怀有浓厚的感情。各级政府贯彻执行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政策,许多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得到了保持。这些民族还对自己的传统风俗自主地进行了改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民族的风俗习惯被当成“四旧”遭到破坏,伤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政策得到拨乱反正,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传统的节日活动也得到恢复。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盘王节、苗族的苗年节、侗族的祭牛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京族的唱哈节等民族节日的恢复,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广西各族人民随着政治、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自觉自愿地改革了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或妨碍生产发展的旧习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在革命战争年代,培养了许多民族干部。人民政权成立后,广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工作。如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农优秀分子中选拔干部,这是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主要来源。另外,通过设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院校培养民族人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少数民族干部,来自各族群众之中。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纽带、沟通桥梁,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广西边疆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其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等事业不断健康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与经济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的状况相比,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当前,必须加强广西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促进自治区各项文化事业发展。通过建立起与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工作体制,为广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广西边疆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首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丰富充实自身,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广西文艺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对待继承与创新方面,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引进和吸收各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实现文化的交融互鉴。
再次,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环境和条件。
最后,在文化的管理方面,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市场朝着活跃有序、繁荣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树立“科教兴桂”战略思想,实施“科技强桂”战略
“科教兴国”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制定的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1991年,广西召开教育科技大会,“出台关于发展与改革教育的8个配套文件……另外,还做出了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广西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系列决定”。[7]时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赵富林说:“广西前10年中有所落后和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和科技落后于人;在今后至关重要的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必须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7]
实行科技兴桂和教育兴桂,是振兴广西边疆地区的两把钥匙。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近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实践证明,从发展生产力出发,围绕广西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研究,是科技兴桂的好办法。广西有不少特色的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研人员就开展了调查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开发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应用后,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兴桂,不仅要研究优势资源的开发,还要研究贫困地区的综合治理。广西约有三分之一面积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地区,地表植被少,生态环境差,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群众生活困难。为了治理与开发这些地区,广西先后组织大批科技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石山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设想。通过科技扶贫,实行星火计划,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显示了科技工作的威力。但要使群众脱贫致富,仍需长期艰苦的努力。
实现科技兴桂,前提是发展教育。历史上,各朝代统治者都注重在广西推行汉文化的教育,把教育作为发展广西边疆的重要措施。在当代,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人口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大批的科技建设人才,就无法实现科技的进步与广西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力加速教育发展是振兴广西边疆的又一重要条件。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和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现代经济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投资也是生产投资。振兴广西,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把发展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历史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202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广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广西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8]《方案》还在实施科技强农工程、科技惠民工程等方面做出重要指引。《方案》是广西迈向第二个“百年”进程的强大助力。
(三)广西边疆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与目标
第一,繁荣文艺,多出精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抓好精神产品的生产,可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多出反映人民群众需求心愿和富于时代精神的好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第二,搞好图书出版和发行工作。提升全自治区出版图书、报纸、杂志的品种与印数,突出抓好重点图书的出版发行,编辑出版一些重点图书。
第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12个世居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地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广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广西的边疆地缘优势,广西现已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桥头堡。近年来,广西已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众多面向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国内外均取得了重大的影响。积极开展电影、电视、广播音像、艺术表演和学术交流等对外合作和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五,加快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全自治区已基本实现广播与电视的全覆盖。同时,广西还应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广播电视是现在最为流行的传播媒体之一,提高广西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必然能促进广西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在新闻出版方面,一是,要提高书刊印刷技术,提高出版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少儿动漫工程建设,积极培养人才,做好动画图书与动画片的出版制作。
第六,在文化事业方面,加大各方面的建设力度。继续全面实施“文化先进县”“万里边疆文化长廊”“蒲公英计划”“知识工程”四大文化工程。
文化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像完成经济工作任务那样,确保完成文化工作任务”。广西的文化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繁荣广西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着一场新的历史性变革。在新的形势下,现实给我们提出许多新问题。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边疆地区发展的迫切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扶贫工作,广西获得许多政策扶植,也获得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如广东、江苏等地的大力支援,边疆地区的发展变化更快。广西同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在自治区内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对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除了外省对广西贫困地区开展对口支援,自治区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等地,各级政协、民主党派、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人民解放军、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与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联系。边疆地区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变,生活富裕、社会安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正逐渐构成“壮美广西”的一个重要图景。
三、21世纪以来广西边疆文化建设的实施和成就
(一)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边境建设大会战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下实施的、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举措的“边境建设大会战”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从自治区到市、县各级政府详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
这套方案是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精神,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广西边境地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方案》旨在从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边境地区人民办实事,加快建设经济文化繁荣、边防稳定巩固、人民幸福富裕、民族安宁团结的祖国边境。
广西的中国陆地边境线与越南接壤。在这条边境线上有那坡、靖西、龙州、大新、凭祥、宁明、防城、东兴8个边境县(市、区)。这次边疆建设大会战在这8县(市、区)展开,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广西成立自治区边境建设大会战指挥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验收,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大会战的实施,先试点,再全面推行,遵循规范化建设标准。大会战确定了24个项目的建设标准,包括在整个边境地区修建3条连通边境地区的三级边防公路,每个县(市、区)办好“通二级路和扩建完善1所完全中学”两件事;每个乡“办好9件事:即按国家标准建设好1所初中,按寄宿制要求建设好1所中心小学,配套完善1所卫生院,解决乡镇所在地自来水问题,建设好1个文化站,1个邮政所,1个有一定规模的农贸交易市场,县城到乡镇通柏油公路,解决好乡镇机关干部住房问题”。[9]“每个村办好10件事:即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解决村委会办公用房问题,建1所寄宿制小学,建1个卫生室,1个计划生育服务站,彻底消灭茅草房。”[9]从上到下,整个边境地区,共计17927个项目。
这场边境建设大会战在南疆的边境线上展开。200万边境军民投入建设工程。大会战耗时两年,“累计投资20.21亿元”[10],至2002年9月,完成了计划中的所有项目。《人民日报》报道:“计划实施的17927个项目迄今全部竣工。”[10]边境建设大会战之后,广西边境8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较高的幅度增长,边境县域经济乘势起飞。边境地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面貌大改观。
(二)“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
针对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覆盖辐射能力整体上还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的现状,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从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该项目以提升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目标,运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构建环绕我国边疆地区的广覆盖、高效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2015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召开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评价了该项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目的:“开展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目的是……在已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配置标准,消除盲点,构建环绕我国边疆地区的功能全、覆盖广、效能高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11]
广西的实施过程首先提升乡镇服务点的配置标准,以乡镇为中心,在边境口岸、边防哨所、边贸集市等地,建立多个数字文化服务点,打造成“边疆地区数字文化服务示范点”。主要包括提升其数字文化服务配置标准,强化其网络辐射与资源采集功能。增强配置后的乡镇服务点,可提供多项数字化服务,如接收互联网、移动通信网、IPTV等多种信号,在线访问、下载、上传数字文化资源,离线播放数字文化资源,提供资源更新服务等。同时,对少数民族生活、生产、节庆、习俗、民居、社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采集,构建“边疆数字文化专题资源库”,丰富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手段。
“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结合边疆地区军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整合、发布乡镇基层服务点采集的数字文化资源。同时根据边疆地区多为多民族、跨境民族等特点,提供多语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资源专题服务,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边疆人民。
构建“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项目于2013年启动。截至2015年,“中西部11个边疆地区的105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的数字文化服务配置标准已经进行了提升,9086个数字文化驿站基本建立。”[11]2015年,武警广西边防总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在东兴市原大清国一号界碑处的地标广场,联合举行“2015年‘春雨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志愿者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启动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将百色、崇左、防城港片区的部队纳入“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工程首批建设范围,开展文化服务进辖区、进码头、进企业等活动。广西防城港市在实施过程中,“全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核心层面,凸显防城港‘沿边、临海、靠山’的地域特点。并与‘一带一路’倡议、南向通道建设和兴边富民相结合,……形成了‘沿边文化睦邻建设示范带’‘临海文化惠民建设示范带’‘十万山山区文化扶贫建设示范带’‘边境地区非遗保护示范带’等创建成果,展示良好国门形象”。[12]该项目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正在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广西边疆文化建设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都取得辉煌成就,文化建设成就的主要方面和特征,笔者在2019年写的一篇文章作了概要性论述:“一、文化生态得到改善,文化自信大大提升。1949年以前广西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僻远的山岭荒郊,生活贫乏,地位极其低下。广西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成立壮族自治区,改善了政治文化生态,各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谐相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迅速提升,增强了文化自信。二、民族文化得以确立,成为耀眼的社会风景。……三、文化生活极大丰富,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建设了11522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每年服务群众3000多万人次。城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四、文化品牌形成影响,文化形象得以彰显。”[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边疆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文化内容,广西边疆文化进入新的发展历程。民族意识的复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是其核心。党和人民政府制订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文化先进县、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和知识工程等文化措施,强化了边疆文化的基础设施,增加了文化服务功能,提升了边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通过加强广西边疆文化建设,推动整个广西边疆地区的发展。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化繁荣、社会安宁的“壮美广西”,正在祖国南疆崛起。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变迁历程中,广西边疆文化在发展变化中不断丰富和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广西边疆文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是人民大众享受的文化,是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血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祖国南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