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2-11-26祁进周方遒
祁进,周方遒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个体在先天自我发展和后天物质财富得到满足,追求更高的精神财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积极的能够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奉献担当,力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理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促使自己的思想、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能力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对8 446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1]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必要性
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表现,同时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就应该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涵育道德情感、锤炼意志品质、践行道德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特质。不可忽视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消极思想,如日常生活中的“佛系”哲学、“躺平”心态、未来职业规划、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的困惑等发展问题,使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困扰,阻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2.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教育人和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积极心理培育关注大学生的美德、优势和潜能,鼓励大学生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要求大学生具有创造力、毅力、真诚、责任、公平、感恩等品质,这些积极的品质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心理支持作用,能够助力达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育人目标,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奠定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4]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巩固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提高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新时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就必须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将价值认同用以指导实践,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其基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包含的仁爱、勤勉、谦虚、正直、宽恕等心理表现,与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个人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关注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品质发展的实际,这样才能入脑入心。只有具备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才能主动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引导积极的行为践行。
二、新时代大学生消极心理品质的表现
1.认知存在偏差。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大学生认知存在偏差主要是社会认知偏差,是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所持的观点、态度以及对自我认识的非理性、以偏概全的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其一,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将交际能力强解读为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所有人都乐意和他交朋友;过高估计其对成长成才的作用,认为交际能力不强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其二,对人生目标的认知存在偏差。人生目标的制定未基于自身的现实需求考量,只是随波逐流;确立的目标过于宏大、空洞,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引、激励作用;没有对完成目标的详细规划,想到哪做到哪,漫无目的地打发时光。其三,对时间管理的认知存在偏差。一些大学生用于知识学习的时间缩短,而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盲目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交际范围,课程学习无关紧要,追求60 分万岁。其四,对自我的认知存在偏差。新时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2.负面情绪较多。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6]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周围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不同的态度体验,主要通过人特定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出来。大学生不良情绪多是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一些人或事与自己的需求不完全一致且不能正确认知,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上的不良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焦虑情绪。如大学新生入学的高强度军训、独生子女对群体生活的不适应以及部分学生对高校扩招、师资力量、宿舍条件、校园环境等的心理落差,容易使他们对大学丧失自信心。其二,抑郁情绪。对所学专业没兴趣,学习成绩一再下降,存在着辍学的风险;恋爱受挫,经不起打击;与老师、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业压力大,自我期待高等导致大学生心情低落和轻度的抑郁。其三,冷漠情绪。互联网的发展使一些大学生拘泥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成为“低头族”,远离现实社会的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其四,嫉妒情绪。大学生好胜心强,总想在荣誉获得、班级地位、个人才能等方面压倒别人,一旦不如意就会产生忌恨、憎恶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挫伤了大学生的积极进取心,亟需对他们进行积极心理的培育。
3.意志品质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7]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意志品质坚强和坚韧的体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主要突显在学习层面,大学生践行目标行动力不足,面对困难和挫折易妥协,不能坚持到底。主要表现在:其一,自觉性薄弱。个别大学生确立了目标,却很少主动制定计划,只是盲目、机械地学习;个别大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却缺乏执行力,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浅尝辄止。其二,果断性缺乏。个别大学生面对问题不知着手解决而是优柔寡断、瞻前顾后;部分大学生面对目标没有合理制定规划而是盲目自信。其三,自制力薄弱。个别大学新生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了自己心目中的象牙塔,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大学生经不住诱惑,放任自己娱乐、消费、攀比,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逾越道德底线。其四,坚韧性缺乏。个别大学生面对需要自己查阅资料、判断、整理才能完成的繁重学业不适应且无法承受压力而导致自卑、焦虑;个别大学生因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而心生挫败、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根本不规划未来的职业,得过且过。
4.行为养成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8]志气、骨气、底气需要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大学生行为养成不足是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呈现的不佳状态。在高校校园内主要表现在:其一,课堂纪律松散。上课时间有些大学生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聊天、组队打游戏;有些大学生“开小会”、吃零食、睡觉。其二,言谈举止粗俗。从个别大学生的口头禅中可以听到不雅语言,在大学男生群体中烟文化、酒文化盛行,这与大学精神提倡的品质格格不入。其三,重自我轻他人。“00 后”大学生个性鲜明、崇尚自我,寝室里,有些大学生深夜打电话、大音量刷视频;自习室和图书馆里,一人占多座,说话影响他人学习。其四,崇尚投机缺乏诚信。有些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诸如竞选学生干部、入党入团、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动机不纯、方法不当,有悖于诚信、公平的基本原则。这些失范的行为表现都折射出一些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亟需修正。
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
1.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式。具体来说,“课程思政”拓展了“思政课程”育人渠道,“思政课程”明确了“课程思政”价值导向,二者协同融合,能够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自尊自信、忠诚勇敢、果断坚韧等积极心理品质。一是引导学生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从中弄清楚过去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情怀。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创设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思政微课、思政视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吸引力,引导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作用。教育者可以结合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思想,以及党史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向大学生讲授革命先辈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优良作风,弘扬他们冲锋在前、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也可以通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培养和形成自信、积极、理性、责任、勇气、毅力等心理品质,在真干实干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2.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建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建构包括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行为养成。通过多方联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才能促成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最大优势。一是积极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源于正确认识、自省、悦纳、欣赏自我。大学生可以在他人评价、与他人对比、时常检查自身行为的过程中认识、接受、把握、完善自我,并制定前进目标和培养自控力。同时大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以充实、愉悦的心境抵消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二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合理宣泄,或倾诉或写作或哭泣,还可以通过转移替代,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想象、自我暗示、体育锻炼等方法进行自我放松练习,使自己重拾信心与勇气。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创设积极情绪环境,让大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交流沟通,营造和谐、有效、友爱的氛围,浇筑和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形成积极思维方式。三是积极的意志品质。在挫折中、激励中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大学生要正确看待挫折,把挫折看作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和敲门砖,不被其吓倒、压垮。同时,大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激发自己的需求动机,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意志品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责任与担当的积极意志品质。四是积极的行为养成。大学生积极的行为养成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有赖于大学生个人知、情、意等积极心理品质综合促成。
3.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在内的充满积极力量的外部支撑体系,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一是家庭。家庭是大学生长期生活,给予大学生物质支持和精神慰藉的地方,充满爱的家庭能够使其子女拥有爱与被爱的品质和安全感,养成诸如自信、努力、乐观、创新等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内部成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家长间的相亲相爱、家长对子女的充分尊重与理解,多倾听少指责才能带给子女更多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学校。学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专门场所,也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场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校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构建起理性、奋斗、责任、奉献等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学校环境需要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职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形成和发展。除此之外,高校应该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提供更多的“内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践履。三是社会。社会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大环境,具有广泛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积极的社会环境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传播的内容要真实,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传播的题材要积极,要体现社会的正能量。大学生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红色讲解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社会加大对生活中的榜样人物、道德模范的宣扬力度都可以为新时代大学生创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助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还要形成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模式,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立专门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和公众号,或者设立网络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咨询热线,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同时注意用国家、社会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