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发展路径探析

2022-11-26沈希邱飞童家飞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林双一流一流

沈希,邱飞,童家飞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具有龙头引领作用。通过第一轮的五年建设,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治理方式、改革举措等发生了重大转变,对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普通高校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作用重要,同样承担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责任和使命[1]。一些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引领下,主动对接“双一流”建设要求,找准标杆,明确办学方向,发展水平和质量迅速提升,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行列。

2022年1月,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此轮建设呈现出更加强调学科基础、聚焦核心指标、注重特色发展和契合国家急需等特征,又一次为地方高校创新举措、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行业高校如何把握大势,抓住机遇,扬长补短,需要深入思考与谋划。本文基于“双一流”建设基本特征,分析地方农林高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索高校改革发展路径,有效提升地方农林高校建设水平。

一、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特征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大学内涵发展水平的制度安排,是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遵循和深化。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势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聚焦内涵建设,发挥大学社会属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呈现出新的基本特征。

(一) 凸显学科基础,强调学科导向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大学的发展承载在学科建设中,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学科作为支撑。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公布名单来看,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更加突出学科导向[2]。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学科为基础的建设模式,将学科建设置于龙头位置,资源投放精准指向学科,且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允许部分高校按领域和方向开展学科建设[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学科发展“制高点”,提高学科的全球影响力,以一流学科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二) 聚焦核心指标,突出目标引领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关键核心指标的突破成为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高度体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调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重点突出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聚焦发挥核心目标的导向性和引领性。在一流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实行代表作评价,结合重大、重点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情况,突出重大项目、标志性成果、原始创新与重大突破;在队伍建设评价方面,重点突出包含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引培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更加重视整体性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重视特色性发展的评价,重视结果导向的增值评价[4]。以此引导高校聚焦核心指标,切实把精力放在具有实质性突破意义的事情上。

(三) 注重特色发展,强调比较优势

特色赋予学科生命力,是学科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持久影响力的重要条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坚持特色一流作为重要政策导向之一,支持高校准确定位,发挥特色,错位发展,找准未来的增长极和发展方向。目的是改变追求外延扩张和趋同化的办学方式,摒弃大学“跟风建设”“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和粗放式发展模式,从谋求高等教育“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的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走“特色+优势+水平”的一流发展道路[5]。进一步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对于区域特征突出的高校,支持面向区域重大需求强化学科建设,在坚守传统优势、持续挖掘特色的前提下,重点投入那些能够使传统优势学科更优、交叉新兴学科更新的学科。

(四) 契合国家急需,彰显战略支撑

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等方面成为重要战略支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意见着重强调“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要求新增建设学科必须契合急需,学科方向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有较为精准的匹配度。进一步强化大学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意识,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攻克解决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瓶颈,持续产出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彰显大学社会功能,增强战略支撑能力。同时,大学要面向区域特色,服务地方,努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二、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奔腾而至,推动高等教育发生持续而深刻的变革。我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呈现出的几大新特征对高校提出了宏观上、多维度、引领性的建设目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而大部分地方农林高校在迈向一流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涉及办学实际的共性问题,在资源汇聚、高层次人才引留、管理队伍建设、硕博生源等方面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导致难以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上有明显突破,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重点,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为实现“双一流”建设提出的内涵目标奠定发展基础。

(一) 办学资源汇聚能力弱化

高校办学资源是高校战略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关键要素。“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之间资源竞争愈发激烈,受“双一流”高校的“磁块效应”影响,各种办学资源以其为中心集聚,而地方农林高校则在资源的汇聚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在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其与“双一流”高校甚至是理工、财经、师范等普通院校相比,政策往往倾向于后者,得到的各项支持力度偏弱,再加上很难搭上国家政策的“顺风车”,对于本身办学经费匮乏的地方农林高校而言,开源拓渠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此外,农林类高校主体服务于农业林业,产业面向较窄,且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公共产品属性较强,产品附加值较低,一定程度也限制了办学资源的集聚。

(二) 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人才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特别是高端人才,是高校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6]。对于地方农林高校而言,当前的短板依然是人才问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少、高端人才方阵建设不足,已成为影响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双一流”高校因具备政策支持力度大、经费充足、平台层次高、研究条件好、对外影响力大等综合优势,成为高层次人才追求的“风水宝地”。而地方农林高校与其相比,尤其在高层次人才关注的科研环境条件上普遍较弱,高水平科研平台数量少,未能够发挥人才“蓄水池”功能,加上学科团队建设不足,多是“散点式个体”,缺乏“集聚型团队”,以至于对高层次人才的引留能力下降。

(三) 行政治理的牵引能力偏弱

一流管理队伍的支撑与服务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黏合剂。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行政系统的治理能力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牵引能力。然而,当前地方农林高校的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与一流大学的管理队伍建设存在差距。地方农林高校尚处于扩张发展阶段,一方面重心始终在教学科研上,往往将资源、政策等倾斜于专任教师,尤其因非“双一流”高校编制紧张,且主要用于专任教师,造成管理队伍补充量不足。另一方面,管理的核心力量集中在“老一批”管理者,治理能力的提升未能紧跟学校发展需要,加上新老衔接不足,对办学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引擎作用。受部分制度环境影响,管理队伍的晋升通道、职业发展等制度建立不完善,造成这支队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对岗位工作缺乏研究和思考,创新能力欠缺,未能构建起研究型工作机制和模式。

(四) 硕博生源量质不足

生源是一所大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指标。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前提。随着高校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数量不足、生源质量长期偏低,成为影响地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第一,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少,尤其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博士生招生指标相差甚远,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受到限制,造成学校基础研究力量不足。第二,当前的就业环境存在“身份”歧视,大多就业单位“明码标价”要求毕业生来自“双一流”高校,直接影响研究生志愿选择,对地方农林高校招生形成冲击。第三,地方农林高校因其自身平台低、导师社会影响力弱,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选择报考的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来自普通二本等办学水平一般的院校,且研究生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的提升。

不过,国家“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地方“双一流”建设等战略又为地方农林高校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地方农林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区域“三农”事业培养大批知农爱农、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产出更多深耕大地的优秀科技成果之重任,是服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主力军。国家实施一系列与农林类高校密切相关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得地方农林高校的发展前景更加可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淡化“身份色彩”,优化调整评价机制,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提供了契机。

三、 新一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发展路径探索

地方农林高校欲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取得突破,应以新一轮“双一流”的发展逻辑和基本特征为引领,以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难题为突破口,校准自身的治理改革罗盘,坚持“三个面向”,探索“五条路径”,充分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夯实一流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发展基础,探索一条地方农林高校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 树立“三个面向”发展理念

面向区域特色。面向地方、服务区域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担当,更是站稳脚跟、生存发展之道。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地方高校发挥“智库”作用,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培养服务地方的一流人才,产出推广地方的一流技术和成果,破解地方发展难题。区域本身具有独特的环境气候、地势地貌、作物生物资源等,而地方农林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发展结合紧密,可以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聚焦区域特色,提升服务区域的能力和水平。

面向未来科技。面向未来是地方农林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地方农林高校传统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即使铆足力量,也很难赶超实力雄厚的“双一流”高校。面向未来科技,在新领域新方向谋划布局,只有与“双一流”高校位于同一起跑线,共同起步,发挥特色优势,才能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地方农林高校要加大传统农林类学科与新兴领域、前沿科技的融合发展,找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的契合点,加快推动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若干面向未来科技的新型学科,聚力攻克一批国家、省域“三农”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面向改革治理。现代化高水平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高校这个复杂的系统中,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可以在短时间得以体现,最快最直接地对高校各项事业发展产生正向的牵引力,而行政系统治理改革掌握在自己手中,相对容易实现。地方农林高校高水平发展需要面向改革治理,以一流的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队伍形成有效牵引,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凝聚全体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发各类办学要素竞相迸发出活力,推动核心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指标的实现,助力高校建设水平提升。

(二) 坚持高校发展“五条路径”

1. 打造优势学科,走交叉融合之路

地方农林高校的学科体系大多是围绕农林、生态为核心构建的,这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形成期,需要进一步推动,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充分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在原有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尤其是加快推进农科与工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交叉。

首先,聚力优势特色领域,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面向未来科技,进一步做强“农林、生物、环境”优势特色,对接“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现代产业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聚焦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智慧农林、生命健康、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其次,充分借助省域优势与传统农林类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深耕“双碳”战略、智慧农业、环境治理、数字乡村、生命健康、美丽城乡等领域,加快形成新兴学科增长极。再者,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与传统农林、环境学科交叉,同时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团队,新建一批与交叉学科相匹配的交叉平台,使优势学科优势更加凸显,从而确立高峰地位。

2. 锚定区域特色,走错位跨越之路

特色是高校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明确指出,深化内涵发展,彰显优势特色,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鼓励高校坚持特色、各展所长。地方农林高校需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策略,找准学科发展特色,提升学科影响力,走出一条错位与跨越发展之路。

锚定区域特色,地方农林高校首先需立足本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一所高校的传统特色和优势领域,是受到内涵积淀、学校文化、治理理念、政策导向、区位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并在长期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往往成为一所高校在政府、社会各界以及行业产业视野中独特“标签”,是一所高校社会声誉的主要来源,应聚学校最优质资源为其实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为错位和跨越发展充分赋能。浙江农林大学利用森林碳汇方面的技术优势,建设华东碳中和研究中心,助力杭州建设中国“碳谷”。在土壤修复、固废处置、水体治理等方面与城市紧密合作,携手“五水共治”,共享碧水蓝天。其次,地方农林高校要服务地方发展。全国每个区域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产业结构、科技优势以及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都各有其特征,地方农林高校更“接地气”,需要充分考虑学校所处区域环境的需求和特色,扎根地方。浙江地区多丘陵、山地、森林,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征,浙江农林大学紧贴区域特色,紧紧抓住浙江省建设“三地一窗口”的历史契机,紧紧围绕践行“两山”重要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浙江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注重错位发展,主要聚焦坡地农业、特色林业等重点领域,致力于产出一批能够真正解决当地行业产业中“卡脖子”问题的创新成果。

3. 推进队伍建设,走人才强校之路

人才队伍是强校兴校的第一要素,建设一流学科归根结底在于拥有一流人才队伍,要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流人才队伍的首要之义是要以大视野、大胸怀,择优纳贤为我所用,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环境。地方农林高校要立足“双一流”建设新阶段,围绕高校发展新目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扩容、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人才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团队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提升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聚力“拔尖”,精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制定实施目标清晰的引才和育才制度,重点建立健全人才引培与学科团队、平台、项目耦合机制,聚焦高校重点发展领域和紧缺人才,实施顶尖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特区试点等重点举措,全力引育与高校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相契合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科研团队管理和激励办法,出台创新团队的建设标准、考核制度和支持政策,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形式,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实施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能力提升的“双升工程”,综合施策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管理队伍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制度,完善管理队伍培训体系,形成校院共同管理、部门协同合作的培训机制,建立科学评价考核机制,创新激励办法,激发管理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4. 完善治理体系,走内生动力之路

治理能力既是引领事业发展的牵引力,又是激活办学内生动力的助推力。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人才评价改革,充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地方农林高校应当秉持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持续强化“治理能力即是生产力”意识,深化校内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目标导向和引领的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作用,深度激发治理的创造性张力,以高质量改革推动治理能力提升,以高水平治理牵引各项事业发展。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地方农林高校要深入实施校内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内部结构,按照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相融合、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相融合的原则,组合、布局形成若干引领科技前沿和支撑产业需求的新型学院,以提升管理效能为原则,对机关部门等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其次,完善“两级机构三级治理”的治理结构,厘清学校、学院、学科的责权利关系,落实学院自主理财、聘任制度、职称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校院两级经费分担机制,鼓励学院开源拓渠,多渠道争取办学经费,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大学”的内生动力[7]。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动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校内机制改革,改革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人事制度,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将原先由论文项目成果叠加的业绩导向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需求导向转变。再者,着力建立具有内生动力的闭环管理机制,构建“规划引领—目标驱动—考核激励”动态管理体系,发挥战略规划作为“作战图”的引领作用,通过细化规划目标任务,构建校内单位全覆盖的目标责任体系,以互动合作的方式全力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并以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闭环激励,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5. 拓展办学资源,走蓬勃发展之路

为解决办学资源不足难题,地方农林高校需要综合分析自身办学资源条件,根据不同利益主体需求,协同外部办学资源主体,建立多方协同机制,更加关注如何解决行业产业中的重大问题,持续推进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构建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共治共建共享共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8]。

构建“政—校—企—研”命运共同体,广泛争取社会资源。地方农林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处理好学校发展与服务国家地方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地方意识,坚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在开放中拓资源”的理念。紧密对接区域、省域地方政府的特色需求,对接服务具有良好合作基础、“三农”发展需求较高的地区,构建“整校—整域”社会服务模式,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服务品牌。深化与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进一步聚焦地方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分层次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如共建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构建“母校—校友”命运共同体,发挥校友“反哺”母校作用。校友是高校培养出来的重要人力资源,分布于地方产业行业的广大校友是大学集聚办学资源的重要力量。地方农林高校应营造校友捐赠的良好风气,建立健全有效的高校校友募捐机制,一方面,加快成立学校发展委员会,指导统筹校友会、校友基金会、校友办等机构工作,配备专门的人员管理校友捐赠的事务,专门负责校友活动的策划和开展、校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校友捐赠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另一方面,健全校友联络和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建立完善的校友信息库,广泛联系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贤达人士,多渠道吸纳社会捐赠。

四、 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家建设之根本。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国际复杂关系和科技人才之间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地方农林高校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应抓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契机,更加注重目标导向,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立地顶天,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开放办学,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特色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推进交叉融合,为对接和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奠定发展基础,提升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农林双一流一流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关注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