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2022-11-26吴普特
吴普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高校具有亲近农业、亲近农村、亲近农民的办学传统,要坚持以支撑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谋发展、创一流、做标杆。
一、 农业高校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使命
(一) 农业高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农业高校因农而生、以农立命,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持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在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更为崇高的使命。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他殷切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承载着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农业高校的新要求,充满对农业高校的期望和嘱托,也充分彰显了农业高校在强农业、兴农村中的重要地位。
(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高校创造了空前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区域发展、人民健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农业高校在贡献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1. 国家更加重视粮食安全
乡村产业振兴最根本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冷战思维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粮食贸易正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受俄乌冲突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难以预期的挑战。为此,中央比任何时期都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要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3]。国家有关部委在生物种业、土地科技创新、大食物观等事关粮食安全的重要领域进行了系列重大科技部署,着力破解制约粮食安全的“卡脖子”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
2. 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国家有关部委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双碳”行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和部署,积极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
3. 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最不平衡的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最不充分的是乡村发展不充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村发展不充分。中央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就是为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全面实现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协同发展、共同富裕。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譬如《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对东北全面振兴也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在相关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蕴含的农业科技教育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4. 国家更加重视人民健康
人民健康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把人民健康置于“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重要标志”的重要地位,积极倡导大卫生大健康观念,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农业是人民健康的基础,农业与医学的联系、生命与环境的共生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农业也是“最好的医生”,人类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更加依赖农业提供富含营养、安全可靠的食物,以及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康养环境[5]。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在健康引领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促进生物医学、环境医学、营养与健康、食品合成生物学、中药学等成为研究热点,开辟了涉农学科发展新领域。
(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发生深刻变革
乡村振兴是一项世纪性工程,关键在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高等农业教育进行变革,党和国家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也正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加了农学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的设置数量和专业博士学位设置数量。教育部系统谋划了新农科建设,在涉农前沿交叉领域支持开设新专业,对农业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农业高校创建乡村振兴学院、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培育建设“碳中和”学院、学科和创新平台。国家发改委支持农业高校在生物育种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科研基地重组中,在农业领域优先启动。这些重大政策部署,正在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 农业高校要聚焦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改革
尽管农业高校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跟不上、不适应的新问题,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农业高校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农业高校要认真研判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内涵,抓住国家教育政策改革机遇,加强自我革命,切实解决自身不相适应的问题,争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一) 着力解决学科布局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农业高校学科布局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表现为:一是学科布局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对生态领域和生活领域布局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与产前、产后密切相关的学科布局不到位;主要以解决农业问题为主,对服务农村、农民发展的学科布局不平衡。二是前瞻性、基础性学科布局不充分,不利于学科原始创新、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为此,农业高校要重塑学科体系,补齐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短板,从重视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注重食物生产向同时注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人类营养健康转变,从重视农业资源开发向同时重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建设转变,从重视产业发展向同时重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转变。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集群化发展,系统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6]。
(二) 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表现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能完全满足乡村振兴对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部分农业高校存在培养规格趋同、标准不高的问题。二是专业布局不合理,优势专业集中在传统农业领域,前瞻性不够,且口径偏窄,知识体系更新缓慢,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需求契合不紧密,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数量不足。三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深入探索,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到位。为此,农业高校要积极按照教育部推进新时代农林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系列部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及其复合型专业,重塑专业新形态;要深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
(三) 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表现为:一是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前沿性、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在面向未来农业的科研战略储备和攻克“从0到1”的颠覆性科学问题方面有所欠缺。二是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为乡村振兴提供重大关键技术支撑和工程化、体系化服务方面还不到位。三是涉农特色智库建设相对滞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研究不足。为此,农业高校要面向未来农业、未来乡村发展要求,优化科研布局,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智库建设并重,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切实按照农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乡村振兴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智库建设,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科技力量。
(四) 着力解决社会服务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农业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表现为:一是面向乡村振兴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产业振兴,在服务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建立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多以产业示范为主,符合乡村全面振兴总要求的整区域综合性示范样板规划布局还不够。二是科技服务机制还不完善,成果转化应用长期以公益性为主,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偿服务机制还不健全,“互联网+推广”模式创新应用还不到位。为此,农业高校要切实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进一步创新科技推广体制机制,打造升级版社会服务模式,加快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由服务区域产业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拓展,按县域、乡域建设综合性试验示范区,支撑引领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振兴。
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杆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学校学科建设四大使命之一,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系统部署安排,积极创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一是强化管理体制保障。整合科技推广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办公室、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综合办公室和扶贫工作办公室,组建成立新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同时加挂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强化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统筹协调职能。二是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成立了草业与草原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增设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应用经济学、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依托重点科研基地设立了乡村学、国土科学与工程、家畜生物学、水安全科学与工程、作物健康、生物医学等二级交叉学科。三是深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增设了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新专业;充分发挥试验示范站作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开设“大国三农”“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等系列通识课程,强化知农爱农和生态文明教育;率先设立“乡村发展与治理”“旱地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等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专项,通过“项目制”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四是加强特色智库建设。设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并在陕西省延安市、韩城市以及内蒙古等地设立分院,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和规划编制。组织3000多名师生开展了西北乡村大调研,调研范围涉及7省区4.8万个行政村,发布了《西北乡村与特征调查报告》,划分了不同区域乡村类型,为乡村规划提供了基础准备。学生通过参与调研撰写的《乡村振兴的青年实践》,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实践读本。五是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新模式。巩固提升了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以产业核心区试验示范站为载体的科技推广“西农模式”,创建了“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和“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智力扶贫新模式,牵头成立了教育部“农林扶贫联盟”,率先在陕西省韩城市、延安市河庄坪镇建立整县域、整镇域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六是深化与杨凌示范区深度融合。按照“一家人的思想、一体化的思维、一盘棋的思路”密切合作,与杨凌示范区形成了彼此深度融合的使命共同体,助力杨凌示范区建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形成的“杨凌示范区模式”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先后批准设立了9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谋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十四五”规划中,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对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谋划和更为全面的部署,并以此为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一) 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远目标,健全优势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
学科是一个大学发展的根基,学科的布局和水平体现了一个大学对国家的服务面和贡献力。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密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按照建设高峰学科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对标一流发展与突出优势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使命导向型、强基固本型、新兴交叉型“三型”学科建设。一是做优做强使命导向型学科。建立学科会聚机制,做强服务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优势学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做大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积极拓展管理学、法学、经济学门类的社会科学学科,补齐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短板;促进农医交叉融合,丰富传统农科内涵,促进向健康领域拓展,完善服务人类健康的学科体系。二是着力提升强基固本型学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加强生物学、化学学科建设,突出在解决生命科学前沿问题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促进与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适应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的发展形势;多措并举加强基础理科和基础文科建设,强化对农林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引领作用。三是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型学科。按照“世界前沿、国家急需、学校使命、特色精干”的原则,加快布局和培育建设乡村学、未来农业学、生物医学、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合成生物学、农业碳中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交叉学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储备。
(二) 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源不断输送知农爱农事农的卓越农林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系统化人才支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培养知农爱农,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为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加快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对传统农林水专业进行全面改造,增强与未来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契合度;全面加强新开的涉农智慧类、营养健康类专业建设,在数字经济、生物农业领域布局增设相关专业。开设一批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辅修专业,促进适应乡村事业发展形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深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筹建设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立新农科培养实验班、校企联合培养实验班,以项目制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实施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和生物育种“强基计划”学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大力推进“大国三农”“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等通识课程提质扩容,打造乡村振兴课程思政教育品牌。三是优化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加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强兽医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学位类别建设,谋划新增风景园林、农业、林业、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博士学位类别。进一步深化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打造“乡村发展与治理”“旱地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等专项品牌。深入推进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建设,强化“三农”一线实践锻炼,着力培养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乡村振兴学院和“乡村学”学科建设。以乡村振兴学院为平台,整合农学、园艺、风景园林、资环环境、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发展等学院学科资源,推进“乡村学”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按照乡村振兴“全科医生”的要求,构建以乡村学学术硕士博士、乡村治理专项研究生和乡村振兴在职研究生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跨学院、跨学科、跨行业和跨区域人才培养模式。五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改革。探索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通过校地校企合作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或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若干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基地和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站的育人功能,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以实践为导向,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发挥各类育人主体的作用,推进教育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相融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相融合,打通育人和用人的“最后一公里”。
(三) 高起点建设“五群一院”,打造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是高水平大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使命担当。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继续聚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畜禽生物学与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等领域组建五个优势学科群,聚焦农业基础前沿领域组建未来农业研究院,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其中,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学科群,依托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汇聚植物保护、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资源,着力在抗逆种质资源挖掘与生物育种、重大有害生物致灾机理与综合防控、农业昆虫与微生物保护利用、生物源农药创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解决旱区作物种业“卡脖子”问题、农业绿色生产中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高质量的人才支持。畜禽生物学与健康养殖学科群,依托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集成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学科优势资源,以牛羊为重点,着力在畜禽遗传资源挖掘利用、生物工程育种、营养调控与饲料工程、高效健康养殖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攻克西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提供高水平科技与高质量人才支撑。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学科群,依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优势资源,着力围绕旱区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维护与修复、森林生态与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攻克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为旱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与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依托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集成农业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优势资源,着力在农业节水关键理论与方法、农业水信息化与智能灌溉技术、绿色低能耗节水灌溉新装备、区域水安全理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攻克旱区节水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宏观调控中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装备难题,为旱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研和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依托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成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资源,着力在西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食品营养调控与质量安全、天然产物化学与功能性食品、葡萄与葡萄酒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攻克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为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提供高水平科技与高质量人才支撑。未来农业研究院重点围绕未来农业发展对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重大需求,在生物组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和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学科领域,超前部署组建若干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汇聚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培育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增长极。
(四) 推动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再升级,建设整县域整乡域可复制可借鉴的高水平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传统,也是学校助力乡村振兴最为突出的优势和特色。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以下方面拓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健全科技推广服务平台体系。聚焦粮食、果蔬、葡萄酒、特色经济林等产业领域,按照“百年老站”的目标,建成一批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创新创业孵化“五位一体”的核心试验示范站。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合作,围绕畜牧产业、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智能装备等领域,联合建设若干核心产业研究院或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深化与信息化领军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集专家在线服务、“三农”政策咨询、科技成果推介、市场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网上试验示范站”和“乡村振兴信息服务站”,为智慧乡村建设提供快捷精准的信息服务。二是推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定点帮扶和包联帮扶工作,将创建的“三团一队”等扶贫模式转换升级为接续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以“西北农林科技创新联盟”“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等联盟为载体,整合区域、行业科教资源,组建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到生活,从技术到管理等多层次、全方位科教服务团队,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技术、文化、教育支撑。三是按整县域整乡域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按照“校地合作、县为主体、规划先行、科技引领”的思路,在加强韩城市整县域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建设基础上,再选择2~3个具有典型生态代表性、产业代表性和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深化校地协同合作,通过加强示范县的乡村振兴规划、典型模式集成和技术支撑服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使示范县成为区域内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县、乡村振兴先行先试试验田、绿色发展先行区。按照“校地共建、地方为主、科技支撑、产业引领、全面推进”的思路,选择10个左右示范乡镇,助力将其打造成为同区域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典型样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按照“一个规划、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个品牌、一套机制”的“六个一”标准,以产业振兴为主体,建设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四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特色智库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西部发展研究院、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六次产业研究院等智库建设,组建成立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研究中心和“国本智库”等新型智库,紧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增强对各级决策部门的战略咨询和政策支持。
(五) 紧密围绕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打造一流的农民教育和科普品牌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土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培养乡土人才队伍作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一是充分发挥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作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培训教育品牌。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的平台作用,深入实施“百千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程”,不断扩大培训区域和类型。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农博园(国家二级博物馆)的平台优势,建好学校科普中心,并依托学校分布在全国的试验示范站设立科普分中心,加强对广大乡村的科学普及工作,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农业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发挥亲近农业、亲近农村、亲近农民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把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服务国家的崇高使命和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问题导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卓著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服务我国旱区的高等教育“国家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忘国家赋予的使命,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在创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杆的伟大实践探索中,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努力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旱区农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