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香港的“再工业化”发展研究

2022-11-26犇,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科创工业化

牛 犇,钟 韵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再工业化”在香港的提出,最早见于2015年底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成立之际,时任创科局局长表达出将寻找适合香港的新工业,突破香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局限,推动智能生产的“再工业化”想法。2016年底发布的《施政报告》首次出现“再工业化”的论述,指出其有望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将积极推动智能生产、吸引高科技产业和建立高增值生产工序。其后,特区政府每年的施政报告均论及“再工业化”,并以创新及科技作为支持“再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领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2020年发布的一份指南中指出,传统行业的影响力逐渐减退的同时,涉及高端制造加工的创新及科技行业日益受到关注①。根据2018年《施政报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与金融科技等四个行业已被确定为香港的优势产业,因此“再工业化”应围绕此四个行业开展工作。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香港的“再工业化”应重点扶持先进电子业(特别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业、回收及环保工业、生物科技工业等产业②。不难发现,香港特区政府对“再工业化”发展思路与创新科技的发展密切关联,意图通过创新与科技促进本地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

纵观国际产业转型升级实践,当前的“再工业化”策略均与创新科技、智能生产紧密相关。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概念被提出时,主要是针对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等地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是与更早时期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去工业化”现象相对应的。其时,“再工业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工业技术的智力价值、加快地区工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增强地区经济韧性[1-2]。但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已不仅是为了恢复传统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更是为了推动科技产业抢占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例如,德国提出“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技术的整合以实现高效的智能化生产、催生新的生产和服务模式;美国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尤其注重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且在提升就业率、扩大制造业投资以及跨国企业回归本土等方面取得成效;相较于美国,日本制造业回流的周期更长、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更强[3-4]。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第二次经济转型完成,服务经济特征显现。1980年至1996年间,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在75%至86%的区间波动。回归后,香港服务经济特色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比约九成。有研究认为,服务经济导致了香港的“产业空心化”,直接影响香港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香港社会的不稳定[5]。对于“再工业化”的研究,学界多是从香港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且均得出香港应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相关产业的结论[6],提出发展具有高附加值性质的医药、高端服装定制、高端食品或保健品、时尚产品、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实现香港“再工业化”[7-8]。此外,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指出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绿色科技三类行业是具有“再工业化”潜力的产业[9]。

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形势下,其“再工业化”如何把握新发展机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从分析香港制造业发展基础入手,进而探讨香港以科创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发展进程,最后提出香港如何通过“再工业化”参与构建“双循环”的策略建议,以期从“再工业化”的视角为香港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益思路。

1 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制造业发展演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经历了第一次经济结构转型,从转口贸易港跃升为亚洲四小龙,其助推器便是由当时的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制衣业、电子产品、钟表、玩具等产品生产所组成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约占当时香港经济份额的30%。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北迁,香港统计署数据显示,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23.8%下降至1997年的6.04%,2020年下降至1.0%,服务业占比增至93.5%。究其原因,一方面,本地生产资源的局限导致传统制造业在香港本地难以通过自身力量升级转型,而生产线的北迁所带动的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却被长期低估和忽略;另一方面,特区政府自2015年提出“再工业化”发展思路,至其后从组织机构、人才培训、提供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及至2020年拨款20亿港元推行“再工业化资助计划”重点鼓励生产商在港发展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再工业化”无疑已被政府视作经济的新增长点加以培育,但其显著成效难以在短短几年间呈现。

虽然当前的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但业界认为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有研究认为,当前的经济数据未能全面反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在香港内外所产生的经济贡献,工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被低估——根据分析推算,在2018年,港资厂商在内地创造了约5000亿港元产值,大致相当于香港当年本地生产总值的17.6%;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品牌管理、检测、贸易、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被整合计入服务业。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报告还显示,被访港资厂商中26.8%在香港设有生产线,有约10%表示有回流香港的意愿③。当前,仍留在香港的高增值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先进电子业、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业、回收及环保工业、生物科技工业等行业。据香港贸发局网站介绍,电子业是香港本地最大的产品出口创汇行业,纺织制品和成衣是香港的主要制造业之一和最大雇主之一,香港是全球第四大玩具出口地,塑料制品为玩具产品提供原材料和包装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制造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游的研发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已成为这一类工业部门“再工业化”的主要策略。

另外,与科技相结合的制造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已成为“再工业化”的主要内容。香港科学园是当前香港科技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区域,科学园对以科创推动“再工业化”有着较为清晰的意愿。科学园公司在大埔、将军澳和元朗工业邨,为支持香港本地工业升级、智能制造业发展提供工业空间和基础设施,这三个工业区分别聚焦于精密制造中心和医疗用品制造中心、数据技术中心和先进制造中心、微电子中心。将军澳工业邨的数据技术中心已于2021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香港“再工业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香港特区政府组建“创新及科技局”开始,“再工业化”战略就被正式提上议程,随后历年的《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均有提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各类政策。2017年,特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负责创科和“再工业化”意见的收集工作。目前,特区政府正推动科技和知识型产业发展,努力在香港构建起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创科局和教育局等机构通过设立基金项目的形式,资助本地企业人员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再工业化”提供动力。作为香港工业支持机构,生产力局不但积极协助本地业界学习和运用“工业4.0”技术,提高企业的智能生产能力,而且还向初创企业家和学生等创业就业群体普及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教育(STEM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了加速高端制造业的“再工业化”,特区政府成立了“再工业化资助计划”,资助生产商在港设立智能生产线进行智能生产。

2019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亦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部分提出,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2 以科创为核心的“再工业化”

香港“再工业化”是一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革命,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2021年的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已有创新及科技局基础上成立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科技创新带动香港“再工业化”发展,清晰地表明了科创在香港“再工业化”中的核心地位④。本节将从香港科创产业及科技制造、粤港科创产业合作两方面,阐释科创在香港“再工业化”中起到的核心引领作用。

2.1 香港科创产业及科技制造

2.1.1 科创整体的发展情况

从科创投入看,特区政府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相较十年前,“创新及科技基金”的资助额度和资助项目均大幅增加,2019年已达到21.90亿港元和2775项。同时,仅2008—2018年间,特区政府的研发支出总额和研发人员数目的增长率就高达99.3%和52.6%。此外,特区政府还向本地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大量的科研资金,以促进技术转移和研发成果商业化。

从研发能力看,香港科研实力雄厚,且与内地进行科研合作步伐加快。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香港科学园正在建设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园区内众多科技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目前,香港拥有16所国家科技部与本地高校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深港两地也正携手将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成为港深创科园(香港园区),园区整体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从产出情况看,香港的申请及授权专利数量、高科技产品出口产值明显增加[10]。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香港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的数量分别增加4915件、1291件,增长了39.61%和21.48%,反映出香港本地的原始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期,香港的高科技产品整体出口货值从1.064万亿港元猛增至2.522万亿港元,增加额超过1.37倍,体现出香港科技创新产业的商品化和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从人才建设看,创新科技署推出了多项培训计划、课程教学、“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及优化措施、“杰出创科学人计划”等,显示出特区政府对于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持。例如,香港科学园的“创新斗室”人才公寓自2021年正式启用后,已提供逾500个住宿单位,塑造智能生活和创新协作社区,吸纳大批创科人才,为人才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便利。

2.1.2 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进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科技创新领域发展迅速,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被确定为适合“再工业化”发展的四大关键行业。其中,生物医药行业表现十分突出,香港不仅拥有7家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国际一流的药物、医疗设备和诊断工具,还通过香港科学园带动本地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此外,香港工业总会通过分析本港生物科技工业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政府资金支持、与内地科研要素合作、科研和知识产权保障等众多优势,亦将生物医药列为香港具有高增值的制造业行业。

2020—2021年度,香港生物医药科技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超过25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从事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市场销售等活动。截至2021年3月31日,在科学园内从事生物医药科技的企业和培育公司总数已达156家,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成为高价值生物医药研发成果商业化的主阵地⑤。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研发制造公司,园内的基因港凭借低成本酶制剂在生物医药制造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掌握全生产链酶制造技术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2021年,特区政府通过“再工业化资助计划”,资助香港的生产商在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建立“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智能静电纺丝生产线”项目,在本港设立智能化生产线⑥。可见,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制造工艺的生产线将成为“再工业化”的强劲动力。此外,科技制造也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支持。目前,在资讯及通讯科技、即需即用软件(SaaS)、物联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械人、VR和AR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香港研发实力强劲,具备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科研中心的能力⑦。以人工智能为例,香港的研发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表现最为突出。例如,香港在研的人工智能项目高达100多项;拥有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科研团队;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在该领域论文的引用次数已超过3万亿。

2.2 粤港科技创新产业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成为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国内大循环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重要产业领域。香港科技创新产业与珠三角的合作关系将在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有所突破。通过梳理广州、东莞两地与香港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的现况,下文从另一视角探究香港的“再工业化”进程。

2.2.1 穗港科创产业合作

穗港科创产业合作涉及科技园区建设、高等教育、科技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与科技制造相关的合作领域。广州与港澳共建超过30个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各层次的合作平台不仅布局在广州,在香港亦有分布。例如,2017年,广州开发区香港创新合作工作站落户香港科技园的金域检验(香港)研发中心。据介绍,该合作站不仅要将香港的先进技术转化到广州开发区,同时致力于将广州开发区的优秀技术项目介绍到香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目前,广州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支持穗港科创产业合作。《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广州开发区西区和云埔工业区为主体,与香港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合作园、科技创新合作园,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合作,推动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将共建广深港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包括“规划建设穗港智造合作区和穗港科技合作园,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针对穗港科技合作园,广州亦于2021年11月制定了对应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由科技创新引领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区。

2.2.2 莞港科创产业合作

东莞与香港的产业合作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近年来,莞港产业合作已逐渐脱离加工贸易式的“前店后厂”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动两地科创产业合作新态势的形成。研究发现,莞港的创新联系正日益增强,合作政策的重点已由引进资金转为引进技术和人才,香港创新要素流入东莞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日益增加[11]。2018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下降至2.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商实际投资额占比上升为13.2%。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位于东莞的科创平台成为接收香港创新要素的重要平台。

当前,粤港两地政府正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推动粤港科创产业合作。一方面,两地着力推进莞港开展信息共享、安检结果互认等创新方面的合作⑧。另一方面,两地亦将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提升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以及两者协同集聚水平;同时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⑨。

3 新机遇下的“再工业化”思路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背景以及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合作基础可见,构建香港的“再工业化”发展思路,不仅要立足于香港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求。

3.1 以区域合作增加香港科创产业中先进制造业的份额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香港可与内地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不断强化国际分工与合作,通过合作增加“再工业化”在科创制造中所占的份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香港在科技创新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表明香港在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时需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要的平台载体。粤港科创产业合作正是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途径。

通过区域合作增加香港科创制造份额的路径包括:一方面,通过发挥香港、内地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两地在具体科创产业领域的合作。例如,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香港可与内地尤其是深圳进行研发、制造等环节的合作,提高“再工业化”在医药制造中的份额和比重;在环保科技产业领域,香港可将本港部分的环保工业产业链转移到土地资源丰富的珠三角地区,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依托香港与内地合作设立的各类园区、资助计划等载体,展开科技创新产业的合作交流。例如,充分利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园区和位于落马洲河套的香港园区,推动深港两地的创科生态链建设,共建重点科研合作基地及配套设施,为香港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内地合作设立专项的资助计划,用以鼓励香港制造业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要素,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3.2 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再工业化”中的运用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需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再工业化”中的运用。经历工业化发展过程以后,香港开始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具备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2017年,特区政府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共提出76项支持本港数字经济发展的举措,蓝图中的各项措施进展顺利、受众广泛,数字技术和服务日益成为提升行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⑩。

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再工业化”中的运用,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的思路包括:首先,应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巩固本港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及5G网络等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智能化和高增值生产的新领域、新趋势;其次,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系统,发挥香港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制造业企业数字经济课题的研究以及后续研发成果的规模化量产;最后,应该继续完善香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全港制造业行业的数字化生产链,同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支持力度,多项举措共同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3.3 支持先进的制造工艺发展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路径便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12]。立足于香港“再工业化”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同时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香港经济的重要工作内容,可以认为,香港的“再工业化”是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一次制造业内部的产业革命,即借助先进制造工艺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

通过先进制造工艺推动“再工业化”的思路包括:首先,聚焦产业链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较高的制造环节,将先进制造环节的生产线保留在本港、产业链的普通环节转移到内地,推动本地制造业朝着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目前,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元朗的微电子中心正大力资助本港制造业厂商利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建立高科技、高增值的制造业生产线。其次,借助“工业4.0”建立高端、智能的生产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和结构升级。参考德国做法,通过将原有的生产方式转化为高度定制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使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先进技术改造,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缓解本港传统制造业劳动力不足、附加值低下等问题。最后,可发挥香港高水平科研型人才优势,选拔一批跨界人才成为技能型人才,专门从事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和生产,为先进工艺提供专业的人才资源。

3.4 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随着产业的演变,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已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两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作为中间投入品,香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经济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物流、咨询、研发和信息技术等服务;同时,制造业创造的业务需求又可以带动上述服务业的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特区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需要同时兼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地区制造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香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推动“再工业化”的工作思路包括:一方面,特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提供两业融合的规范性指导以及资金、场地的支持。可参考内地做法,制定两业融合的实施意见,评选试点企业、建设示范区和平台等,培育产业融合的市场环境;可利用北部都会区发展契机,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来此落户,形成两业融合的创科生态布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畅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促进各类要素资源的循环流动。其中,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与金融科技便是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技术赋能两业融合所催生的新业态,同时也是推动香港“再工业化”发展的四大关键行业。

3.5 培养本地科创人才与引进海内外科技人才并重

以科创为核心的“再工业化”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同时,人才的流动也可以增强香港与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科创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再工业化”不仅需要经过科技培训和课程教学培养的本港人才,更需要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本港,进行人工智能、生物科技、5G通讯等领域的研发制造工作。

培育“再工业化”所需人才,需从本地培育和海内外引进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特区政府不仅要支持本地青年在当地学习先进制造技术、接受“工业4.0”培训,还应依托“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该类人才赴大湾区学习创新型制造技术和先进工艺,学成后返港参与到制造业全产业链之中。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应该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香港的制度与税收优势,以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科创平台与科创环境,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引进专业的制造业所需人才,推动本港“再工业化”进程。

4 结论

科技创新是“再工业化”的核心,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进的“再工业化”,将对香港发展智能产业链、高增值科技产业和高增值生产工序,乃至推动地区经济升级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可见,“再工业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重塑了工业的新内涵,确立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再工业化”在香港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呈现出了以科创为核心的发展趋势,而且其科创制造、科创服务与大湾区的内地城市之间亦已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展望新发展机遇与新发展格局,建议特区政府应从增强区域合作、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再工业化”中的运用、大力支持先进的制造工艺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本地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等思路,把握机遇加快推进香港的“再工业化”进程。

注释:

① 《香港再工业化发展指南: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2020年1月。

② 《香港制造:香港工业启新章》,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7月。

③ 《香港制造:香港工业启新章》中期报告,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1月。

④ 《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香港特区政府,2021年。

⑤ 数据来源:香港贸发局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EzOTQ1MjMz。

⑥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8/12/P2021081200207.htm。

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2020年。

⑧ 《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2020年。

⑨ 《东莞港总体规划(2020-2035)》,2020年。

⑩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官网,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4113/2021/0528/1346902/content_1346902.htm。

猜你喜欢

双循环科创工业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