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税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2-11-26李璇
李 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新技术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税收征纳交互方式,推动着智慧税务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催生了税务行业新业态、新职业的出现,同时对税务专业人才带来很大挑战。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未来中国55%—70%的就业可能因技能含量低而被取代,善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将成为诸多岗位的“必修课”。如财会工作传统模式逐渐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机器人、云会计等新模式所代替,从事程序化、重复性操作的核算型会计人才将逐渐不再被企业需要。为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管理智慧和实践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更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如通过技能竞赛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考察学生的技能运用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促使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因此,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议题。
1 高职院校税务课程的特点
1.1 专业课程科目繁多
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高职院校税务类课程设置普遍有“经济法基础”“纳税实务”“税务计算与申报”和“税收筹划”等课程,大多分散安排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具有课程科目多、计算量大、理论体系复杂、实用性强等特点。为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持续感兴趣,能够跟上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时要求讲解细致,尤其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要素、税收政策、税费计算及申报缴纳流程等内容。但由于教学课时安排有限,使得授课教师不得不加快授课速度,尽量减少案例讨论和实训演练,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税务实务的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1.2 教学内容变化较快
我国税种分类多,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繁杂,使得税务课程具有知识点多且分散、涉及范围广、部分知识点复杂等特征。而且税收制度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相关法律和税收规定更新速度快,几乎每年都进行若干次小调整,每隔几年开展一次大变革,企业在实际纳税过程中要随政策变化随时准备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契合实际工作需求,高职院校税务教学课程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修改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1.3 课程教学和考核难度大
税务课程涉及知识点繁杂,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大量的法律法规、适用税率、特殊政策等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熟记,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难以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由于课程难度较高,实践性较强,学生平时缺乏积累知识、分析鲜活案例或新闻的热情,只是等着期末集中复习,难以解答实践性强、灵活、综合应用型的试题,使得考核得分情况总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偏理论的选择题和简单核算题总是得分较高,综合应用案例分析题则失分较为严重。
2 当前高职院校税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也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调查和交流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税务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学资源更新滞后
由于相关法律和税收规定更新速度快,几乎每年都进行若干次小调整,而税务课程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个过程,使其难以及时跟上政策变化时效。若在开展教学任务时,专业教师没有及时将最新变化加入课程内容中,会导致学生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纳税要求不符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同税务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主要教学资源仍以纸质教材、教辅资料及PPT教案为主,能够实现远程共享的网络课程资源较少,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无法匹配最新税法政策,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难以有效开展,且每次教学时教师都要根据税收政策和教学目标的调整,不断更新和制作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源,耗费较多教学精力。
2.2 理论与实训衔接不到位
税务课程的理论教学大多由学校专任教师承担,由于任课教师自身职业限制,往往掌握着较好的教学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的税务实践工作经验,教学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主要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与现有企业申报纳税实践几乎脱节。实训教学大多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受场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较少购买专业教学软件或实操训练平台,大多利用虚拟报税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训。虚拟报税平台的行业设置、业务案例类型等相对简单、操作流程较为简化、仿真性不够高,一些特殊业务的处理较少涉及,使得学生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无法满足税务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2.3 缺乏职业素质能力培养
传统的税务课程教学大多还是采用“讲授+板书+多媒体”的形式,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主要以讲授知识点和税费核算为主。如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围绕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通过多媒体和板书对各类税种进行讲解,基本上是按“税制—计算—核算—申报”的流程讲解,重点通常放在计算和核算环节上。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缺少具体的职业活动载体,较少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少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企业纳税申报时,必须先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类型、组织架构、业务情况和各类税费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提高纳税申报计算的准确性,但在教学活动中,难以通过单个案例或几项经济业务教会学生认识实务工作中这些关联关系。在财务机器人诞生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背景下,学生只懂税务基础知识和核算方法,缺乏系统思考的能力,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4 考核评价机制低效
税务课程考核往往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闭卷笔试的方式,来反馈整体的考核结果。平时成绩部分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笔试部分包括税收知识要点、税费计算、案例分析、申报表的填制等。这样的考核只能就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核算能力进行考核,不能有效考察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税务工作综合素质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以赛促教下高职税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促进高职院校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税务实践技能水平,满足税务相关岗位需求,2021年广东省新增设税务技能赛项。税务技能竞赛模拟中小企业的经济业务,要求参赛者按照现行税法和税收相关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完成“企业日常纳税业务”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岗位工作,旨在考察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办税能力、税务管理和筹划能力、税负分析能力等。税务技能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税务岗位人才技能的需求,因此,结合税务技能竞赛模式重构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技能竞赛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税务课程更新教学理念、整合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考评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 更新教学理念
职业技能竞赛赛项的设置往往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综合考察参赛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实务操作能力和协同沟通能力,但参赛面较窄,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参加。为使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惠及所有学生,可以邀请专业合作企业的一线资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根据职业技能竞赛赛规、项目设计、岗位安排要求,结合企业岗位需求调研分析、校企合作经验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等,共同进行办税员、税务会计、财务主管等工作岗位分析。以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税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以此提炼税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将税务课程教学改革定位于“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因需施教”。
3.2 整合课程体系
参照最新职业标准重新拟定课程标准,有效衔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根据税务技能竞赛设置的工作岗位分析,构建由职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以及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模块内分任务,以任务引领教学课程建设,重新组织现有税务课程,优化税务课程体系。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及税务技能竞赛需要,将经济法基础与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提前至大一学年,对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统一协调安排,有效整合组织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相同知识点,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将税收筹划课程和税务实训课程安排在大二学年,培养学生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业务类型、组织架构、涉及税费情况等进行综合筹划的思维和能力。
3.3 优化教学内容
税务技能竞赛作为综合性强、仿真性高、数据完全勾稽的实训系统,将其作为实训项目落实到税务课程教学内容中,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依据竞赛项目调整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实训与课后训练、集体培训与个别辅导的融合。授课教师可根据税务技能竞赛内容,确定实训内容和案例企业,结合课程总学时的情况,分配各模块工作任务的课时和授课计划,充分考虑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的同步同频。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先确定好实训案例,安排好实训任务,通过录制竞赛平台中不同业务和岗位操作的演示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查阅、发票的开具、税费的填报与税款的缴纳等实训操作。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的同步同频,及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操作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企业办税员、税务会计、财务主管岗位职责要求的认知,熟悉具体业务操作流程。
3.4 丰富教学资源
运用税务技能竞赛的高度仿真案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核心,制作一系列教学课件和视频,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资源辐射能力。比如借鉴微课的模式,通过对不同岗位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录制发票申领、发票开具、抄送认证、税额计算、网上申报等要点说明和操作流程的教学视频,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情况,制作各类教学实践案例,配合理论教学等。尝试税务技能竞赛与岗位技能及核心课程的对接,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为后续核心课程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5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多媒体和板书,学生被动接受,参与度不强,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可按照税务技能竞赛要求,创建特定的工作场景,进行小组式的分岗位操作,由办税员、税务会计、财务主管,协作完成某个企业一段时间内所有经济业务一系列流程的处理,通过真实的岗位角色扮演,使学生加强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熟悉税务工作流程,在理论知识与实务训练交互式渗透中,让学生掌握企业日常税务业务处理,锻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比如企业所得税申报业务,可先让学生根据背景资料自行填制“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等,教师随机让学生讲解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和数据勾稽关系。通过利用情景式的教学实践模式,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3.6 完善考评机制
为更全面、多维地考核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知识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将考核的重点放在模块化项目完成过程之中,而不是期末的一张试卷上,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税务岗位的实操、团队的讨论,增强知识的运用实践和专业写作能力。具体方式包括:学生三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承担办税员、税务会计、税务主管角色,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模块,在课前,小组提交学习报告(占30%)。在课中,小组完成模块实训内容,取得相应的成绩,并提交学习复盘报告(占30%)。在课程结束时,需要每位学生提交一份综合报告,包含税务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案例分析以及税务申报操作流程等内容(占40%)。
4 结语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更为贴近真实工作场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如何将技能竞赛与日常课程教学完美地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税务课程特点、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根据税务技能竞赛赛项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目标,提出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评体系等方式构建税务课程教学体系,期望能够实现教学更具针对性,为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