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

2022-11-26贺才乐黄洁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疫情

贺才乐,黄洁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1]。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它具有价值引领、关系协调、心理疏导、活力激发等方面的社会治理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体现得尤为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内在耦合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从自身意愿出发,秉承奉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得利益为目的,进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活动。社会治理则是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以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为核心,整合社会思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两者虽然内涵不同,但在指导理念、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

1.1 理念相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谓共建,是指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即在党的领导下重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激发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政府和社会合作共同参与社会事业建设、社会法治建设和社会力量建设。这个建设过程也是不同主体调和利益冲突并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其中必然有部分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推动共建,从而体现志愿服务中奉献友爱的精神[2]。所谓共治,是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党和政府,而且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共治必须协调好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彰显了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所谓共享,是指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即社会成员普遍共享社会建设的实体财富和社会治理的智力成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志愿服务中共同进步的理念。

志愿服务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旗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能够大大激发广大人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共建推动共治,以共治促进共享,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志愿服务是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彰显了个人对他人、社会乃至人类的负责任态度,这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相契合。

1.2 目标一致

志愿服务的基本目标是一定个人或组织在志愿精神感召下,为实现自我价值或追求社会公共利益而自愿贡献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精力和财富。志愿服务的较高目标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志愿服务除了实现自我价值,更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府和社会自我调节并良性互动,将社会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解决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本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善治”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主要包括法治、透明、责任、参与、公正和稳定等因素,这是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善治”意味着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人民幸福指数达到最高。

志愿服务是实行“善治”的前提和表现,志愿服务的目标融合在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目标过程中;实行“善治”是志愿服务的结果和保障,“善治”的目标体现在志愿服务的结果之中;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都致力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1.3 内容交叉

社会治理涉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各个领域。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基层,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3]。目前,基层还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群体性事件问题突出、劳动关系紧张、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建立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机制。志愿服务就是要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就是面向城乡基层,就是面向就业、教育、医疗等具体问题。

志愿服务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广泛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公益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志愿服务提供的扶贫济困、青少年教育扶助、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与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既是社会建设薄弱环节的重要补充,也是志愿服务的关键领域。多样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主战场,它也与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相连接,大量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可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得到解决。社会治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自我管理,充分体现志愿服务精神。无论是在主要内容还是关键领域,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的内容都有交叉部分,既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也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2 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遇到的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中,在战疫前线、后勤保障等地发光发热,筑起战疫防线,充分彰显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关系协调、心理疏导、活力激发等社会治理功能。

2.1 价值引领功能

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功能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宣扬中国精神,凝聚民族意识。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4]疫情爆发之初,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资源运动战。譬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志愿者不计得失和名利,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这充分彰显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百万青年志愿者闻令而动,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广大青年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大旗插在战疫前线,展现了他们的责任担当精神。此次疫情爆发之突然、防控战线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无不考验着志愿者,但是志愿者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造就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等奇迹,彰显了敢于斗争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共同抗疫的共识,给处于疫情恐慌中的中华儿女注入强心剂。

2.2 关系协调功能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是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疫情爆发之初,一方面,抗疫人员和物资都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物资的缺乏、医疗人员的缺口、医疗场所的紧缺和感染人员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重重;另一方面,面对新型病毒,各地各小区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社会舆论的质疑声音侵蚀抗疫信心,志愿服务在这些薄弱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在抗疫前线积极组织物资捐赠、运输、调配,参与医疗场所建设,协助医疗救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疫前线的压力;在抗疫的后方,志愿者坚守岗位,不惧风雨,尽力做好防疫宣传,走访排查、消毒消杀、体温测量、代购代送,及时提供便民服务,为抗疫提供坚实的后盾。在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使处于封闭式管理的人民群众生活能够井然有序,又有力回击了国际社会舆论和西方国家的质疑。

2.3 心理疏导功能

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社会恐慌,是志愿服务的另一社会治理功能。从疫情爆发到扩散,由于对新冠病毒不甚了解,大众难免出现认知偏差、情绪失调、心理失范等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就是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5]。一方面,开展病患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面对新冠肺炎患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居家观察人员,医护人员、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专业志愿者团队,采取网络、电话等线上服务的方式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压力舒缓等服务;另一方面,志愿者配合基层干部解决封闭管理居民的心理问题,如宣传防疫期间心理健康知识,接听心理服务热线,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引导群众关注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减轻群众忧虑和恐慌心理,营造积极乐观、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志愿者采取的各种措施从心理问题预警、防御、解决等方面,为广大居民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有效抑制了社会大范围的恐慌。

2.4 活力激发功能

激发社会活力,深化公众参与,这是志愿服务的又一社会治理功能。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球肆虐。在这场规模空前的保卫战中,仅仅依靠政府组织或者医护人员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团结合作,深入参与疫情防控,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当代,志愿服务是传统慈善思想与现代社会参与的融合。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6]截至疫情爆发后5个月,全国范围内注册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人数达到800多万,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志愿红”的迅速集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志愿者成为抗击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表现为:第一,积极配合政府完善各地疫情防控机制。如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配发口罩等,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要求,促进管理规范化、有序化。第二,配合复工复产进行广泛宣传。如公开疫情动态、普及防控知识,制止网络谣言等,提升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的意识。第三,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自觉传播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神。如采访同行、制作视频、抖音播放等,使广大群众接受志愿服务精神的浸染和洗礼,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建立。

3 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实现策略

促进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实现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可以采取同构思想基础、立足民生关切、培养专业人才等策略。

3.1 同构思想基础,提供社会治理动力

慈善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内涵极其丰富。儒家之“仁爱”、道家之“积德”、墨家之“兼爱”、佛家之“慈悲”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慈善思想精深透辟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这种志愿服务精神能够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基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传承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至真至深的伟大抗疫精神,可为社会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志愿服务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需要培育公民的敬业精神,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公民的爱国意识,传播积极正确的价值理念,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三,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力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打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和道德基础,引导人们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3.2 立足民生关切,提高社会治理精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理的重心持续下移。由于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崇尚和追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志愿服务应当主动承担起参与社会治理的新使命,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就重大民生问题精准施治。

一方面,明确志愿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志愿服务组织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重点领域,将关注目光放在重点人群和重要任务上,采取以项目为核心的运作思路与模式,由问题引导型向机制建构型转化,开展精准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一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优秀服务项目,从而彰显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特别是通过服务项目能够引发人们对民生问题的更多关注,能够动员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志愿者贴近基层、服务人民、化解矛盾等社会治理优势。如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区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理念、方法和技巧传递给广大居民,充分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引导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3.3 培养志愿队伍,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志愿者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把握好注册、招募、培训三个重要环节,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志愿队伍,寓社会治理于志愿服务之中,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治理。

第一,完善志愿组织、志愿者注册机制,打造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首先,要完善志愿组织、志愿者准入制度,降低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登记、注册的准入门槛,使许多尚未注册但仍在发挥作用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纳入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其次,完善志愿组织与志愿者数据库,依法、真实、及时、准确地公开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信息,不断优化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能力。第二,人员招募要正确评估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按需供给。秉持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设定志愿者岗位,尽量了解志愿者的多种信息,确保志愿者能够在服务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第三,开展高水平、精准化的教育培训。志愿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好人好事”的经验层面,还要通过理论培训、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准,特别重视关乎社会治理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普及。通过一支支志愿服务专业队伍的培养,努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各方面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正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破改革瓶颈的一种重要手段。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更好实现和不断挖掘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促进志愿服务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疫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战疫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被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