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

2022-11-26梁妤妤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麦角宫素栓塞

梁妤妤

(凭祥市人民医院,广西 崇左,532600)

产后出血是临床分娩时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指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500ml,剖宫产时>1000ml,主要由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剥脱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其中以宫缩乏力较为常见,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出血类型,当产后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可影响子宫肌肉对宫壁血管的压迫控制,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诱发产后出血[3]。根据相关研究表明[4],在产后出血患者中,其中有70%~80%患者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对产妇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发现产后出血时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措施,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应用宫缩剂及按摩子宫等,通过促进子宫收缩来起到止血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诱发大出血,安全性较低。本文现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研究,综述内容如下。

1.紧急止血

当产妇出现产后止血时,需及时采取相关止血措施,避免出血量过大,诱发失血性休克,给予患者重要脏器内充足血液灌流,避免产妇发生重要器官衰竭,临床常见的紧急止血方式主要包括压迫止血、子宫按摩[5]。①压迫子宫:当患者出现出血征象时,需立即将一只手握拳,并放置于产妇阴道前穹窿,另一只手将产妇子宫上提并使其向前倾屈,双手同时对子宫体加压。②子宫按摩:将一只手放置于产妇耻骨联合上沿,对下腹正中部进行按压,另一只手将产妇子宫上提并握在手心,按照同一方面按摩子宫底部。同时还可采取腹部-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止血法进行紧急止血,将一只手放置于产妇阴道穹窿部并顶住子宫下段,另一只手从腹壁向子宫后壁前屈[6-7]。

2.药物治疗

2.1 缩宫素 缩宫素能够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帮助临产妇子宫收缩,促进生产,同时可刺激乳腺平滑肌,使乳腺导管收缩,促使乳汁从乳房排出,由于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能力,因此也被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8-9]。通过注射缩宫素,使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增加,收缩力增强,对子宫肌层产生压迫作用,从而起到止血的目的。临床学者经过研究发现[10],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可降低平均失血量,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2.2 麦角新碱 麦角新碱对子宫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性,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且作用强而持久,相较于缩宫素,麦角新碱在对子宫体产生作用的同时还可对子宫底及子宫颈部具有较强的收缩作用,通过引起子宫肌强直性收缩来机械压迫肌纤维血管,从而起到良好止血作用。但麦角新碱在使用前需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患有高血压类疾病或心脏病的患者禁止使用,避免因强烈收缩血管及升压的副作用诱发相关并发症[11-13]。

2.3 前列腺素类制剂 前列腺素类制剂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手段,其中以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为常见[14]。米索前列醇在用药后不会对患者血压造成影响,不会加重血管负荷合,因此患有高血压类疾病或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止血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因此药效维持时间较长,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兴奋来刺激子宫肌层收缩,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根据临床研究显示[15],前列腺素类制剂药物作用时间较长,当缩宫素无法有效阻止产后子宫缩乏力时,前列腺素类制剂仍可对子宫平滑肌产生作用,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3.手术治疗

3.1 宫腔填塞 包括宫腔纱条填塞和宫腔球囊填塞,阴道分娩后宜使用球囊填塞,剖宫产术中可选用球囊填塞或纱条填塞。宫腔填塞后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宫底高度及患者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填塞后24-48 小时取出,注意预防感染,同时配合强有力宫缩剂,取出纱条或球囊时应使用麦角新碱、卡前列氨丁三醇等强有力宫缩剂。

3.2 B-Lynch 缝合术 B-Lynch 缝合术主要手术过程为采用可吸收缝线,于患者子宫下段切口中侧外三分之一处,距离边缘约3cm 的部位进针,穿过子宫肌层和蜕膜层后,于宫腔所对应的切口上半部分出针,确保缝线经过子宫的底部左侧并保持在左侧中外三分之一处。子宫捆绑术缝合术通过缝线对子宫浆膜、肌层造成机械压迫,使子宫壁弓状血管血流速度降低并在血管中形成局部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当子宫肌层缺血后,子宫开始收缩,使血管血窦关闭,从而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16]。近几年来临床学者不断对B-Lynch 缝合术进行改良[17],使B-Lynch 缝合术的安全性及止血效果得到有效增加,适用于缩宫素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降低子宫切除率。

3.3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主要指在影像指导下,将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处理,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止血效果,通过动脉穿刺插管进行X 线显影,可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情况,从而选择性栓塞出血血管,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影响,达到有效止血、保留子宫的目的[18]。临床学者将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发现[19],采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84%,子宫切除率为13%,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子宫切除率有效降低。

3.4 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 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主要见于经过上述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止血的患者,通过结扎盆腔动脉,阻断正常动脉血供,从而起到止血目的,常见的结扎动脉为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由于髂内动脉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易对盆腔血管、神经及输尿管的走形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损伤髂内静脉,因此以子宫动脉结扎最为多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20],采用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进行治疗,可有效避免切除子宫,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4.小结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出血类型,主要治疗目的为通过促进子宫收缩起到止血效果,较为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压迫子宫、子宫按摩及缩宫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临床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同时治疗药物也逐渐多样化,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包括缩宫素、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类制剂等,前列腺素类制剂相较于缩宫素及麦角新碱,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可获得更佳止血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手术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改进,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方式可不断改良,在止血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安全性,降低子宫切除率。

猜你喜欢

麦角宫素栓塞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