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不再是唯一
2022-11-25莫笑君枕头zhentou
文/莫笑君 图/枕头_zhe ntou
讲台上,科学老师又开始朝我发射“冷箭”了。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甚至还有点喜欢他的冷嘲热讽。
这一切,大概要从我“走上神坛”的那一刻说起。
一
那年,我进入我们小县城的H 中学就读,这是一所刚建成的私立中学,正忙着招收第一批生源。为了招揽尽可能多的优秀苗子,H 中推出了一套奖励机制:根据入学考试的成绩,前20 名可免一切学费……
全年段一共14 个班,我被分配到了5 班,成了班上唯一一个免费生,班级学号也是1。开学报到那天,讲台上负责签到的老师问我名字,我自报家门后,老师忍不住称赞:“哦,1 号!真棒!”
我小小得意了一把。
这种感觉持续没多久,现实就让我狠狠摔了个跟头。
二
初一的首次月考,我就退步严重。虽然还留在第一梯队,可对身负厚望的我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失利。我被老师约谈,在办公桌旁,老师对着试卷、耐着性子,一道一道地帮我分析讲解错题。
虽然老师是为我好,可办公室正对着教室,这两扇大敞的门,让我的背影不加遮挡地暴露在前排同学的视野中。我虽然没有回头,但永远记得这屈辱的感受——众目睽睽下,真的很丢脸。
我相信是自己失误了,把希望投注于下一次月考。谁知考得更糟糕了……有个同学和我开玩笑:“你的免费生资格不会是作弊得来的吧?”
我深吸一口气,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难过了很久,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考不好。更令我不解的是,别人怎么那么轻易就超过我了呢?真的是我实力不济,只是恰好在入学考试时超常发挥了吗?
这样的窘境持续了一年多,虽然我也有“死灰复燃”冲进班级前列的时候,可我在老师和同学心中早已“跌落神坛”,当初考得好,倒更像歪打正着。
三
初二那年,学校民乐团成立,并开始招生。
初一入学不久,我在喜迎国庆、中秋双节晚会上表演过竹笛。不算多么出彩的表演,却让民乐团的夏老师注意到了我。
民乐团还没成团,夏老师就特地来办公室和班主任商量了一番,请我去试演一段。毫无悬念地,我被邀请加入了民乐团,为明年的校庆曲目做准备。
民乐团的同学们来自各个年级,我是初二年级唯一的笛手。得知这件事之后,我的心里产生了一股久违的感动——我又是唯一一个了!我并不是那么差的!
校庆曲目需要两个笛手一起演奏来强化主音。另一个吹笛子的男生比我小一级,是初一新生——他连吹奏技巧也很“新”:乐曲结尾处,有一个用来提升气势、收束全篇的高音“5”,他居然“哑”了!
竹笛的高音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除了气流要够快,还得抿紧嘴唇,往吹孔里灌得够准。每到这个高音,他的竹笛只剩下“呼呼”的漏气声,那嘹亮、高亢的“5”,只能从我的笛子里迸射而出。
那短短的两拍子高音,成了独属于我一人的高光时刻。
夏老师笑着对哭丧着脸的新生说:“你再多练练。”
只有我在心里不易察觉地微笑:我,依然是唯一能做到的人。
我丢失已久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民乐团又被渐渐找了回来。
很快,我有了别人没有的特权:可以少上一节晚自习,去民乐团排练;也可以不参加班会活动,提前离场去合练。
班主任默许了我的这些特殊行为,唯独科学老师常常在课堂上不着痕迹地对我提出批评:“涉及实验操作的,谁都不许搞特殊,都得乖乖去!”
由于实验室常常被借满,有些实验只能在晚上做,科学老师也是迫不得已。有时候,他甚至会把话说得有些尖酸:“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参加中考,还是上街去吹拉弹唱?”
我听到有人在座位上笑出了声,大家都知道老师在说谁。即便如此,我心里依然有着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这表示两边都需要我,两边都离不开我。
大概是对自己不断倒退的成绩产生了心理阴影,连科学老师这样直白的批评,都被我看作一种变相的肯定。青春这棵植物呀,真的一不小心,就会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生长。
四
一个民乐团排练的晚上,我不敢忤逆科学老师的要求,乖乖跟去实验室做高锰酸钾氧化还原的实验。甚至,都没敢去跟夏老师请个假。
下一次去民乐团排练的时候,夏老师笑着对我说:“你上次没来,咱们那个高音都出不来了!”虽然夏老师旁敲侧击地表达了对我无故缺席的不满,但我心里却乐开了花,我就知道,民乐团确实离不开我!
而意外的种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发芽。
又一个需要做实验的夜晚,我向夏老师告了假。等下一次再去的时候,他依然按照老规矩,让我们先完整来两遍,“预热预热”。
第一遍,快到结尾处,我深吸一口气,朝笛孔里猛吹。突然,耳畔竟然传来一模一样的笛音,与我的高音和谐地混在一起,犹如奔突而来的水流,带着迅猛干脆的气势,汇入了主干道,让曾经单薄的高音势如洪水,涨满、跃升……
在我耳朵里,这不啻于一声炸雷!
我看向身旁的学弟,惊讶道:“你……这就能吹出来啦?”
学弟腼腆地笑笑:“得看时候,有时候行,有时候又不行了……”
怎么可能呢?怎么我做了几次实验没来,他就吹响了呢?我在心里不断反问。
第二遍,开始了。快到结尾的时候,我的心高高地悬了起来,竟不由自主地开始害怕,害怕他会再次成功——就像那些在学习上一个个出其不意超越我的人,那种悲伤、失落、恐惧的复杂感觉,又一次占据了我全部的心房。
“5——”完整的两拍,嘹亮的音符,由我们二人共同成就。
夏老师对这天的排练十分满意。这是一个在夏老师眼里无比完美的收尾,也成了我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次打击。
我又不再是唯一了。
我假装开心地和大家道别,在通往教室的路上,心里很难过。
在这哀愁的夜里,我彻底醒悟了过来:只要别人一直在默默努力,你就不可能是那个永远的唯一。
青春的跑道很短,也很残酷。我大概是被最初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那些轻松超越我的,那些让我“跌落神坛”的,那些质疑的、嘲笑的、尖刻的声音,都是这样来的吧。
不要高看自己,更不要轻视别人。
回教室前,我在清凉的月光下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抬手揉了揉眼睛,不想让任何人看出我的情绪。
那一晚,在同学眼里,我依然是最后一个来上晚自习的,没什么变化。
那一晚,只有我自己知道,有些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