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以《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为例
2022-11-25徐丽平彭臻菲
徐丽平 彭臻菲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马文韬对大学生专业成长困境和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立足所学专业,根据专业要求和职业岗位需要开展具有可行性、适用性的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实现高素质、高水平、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目标[1]。李云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践行劳动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劳动形式单一,且大部分劳动教育仍停留在体力劳动方面,与专业融入性不强,劳动教育成效有待提高,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不足。李云提出,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训课程中,结合专业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2]。
一、医学检验专业融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紧密对接临床,主要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技人才。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现状调查发现,基层检验科人员数量少,设备相对落后,检验人员工作任务繁重[3-4]。这就要求基层医学检验人员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环境,扎根基层,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基层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医学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对专业实践课中的劳动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日常卫生整理方面,导致劳动意识被弱化,劳动精神难以深化。佛朝晖和周微学者调研结果显示,职业院校执行劳动教育效果不显著,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合适的劳动教育教材和劳动教育方法,学生崇尚劳动的观念有待加强[5-6]。张阳等通过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仍面临国内外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高校劳动教育的弱化、部分学生劳动素质欠缺等现实问题[7]。本项目针对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进行了劳动教育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劳动意识、劳模素养、劳动习惯、劳动方式等方面设计了共20个问题,回收问卷256份。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没有内化于心,其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弘扬劳动精神跟专业没有关系,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修够学分就可以(见图1),17.97%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可有可无,并且非常排斥劳动教育(见图2),可见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强化劳动意识的培养尤为必要。
二、医学检验专业实践融入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主要通过劳动课、实习实训以及日常集体劳动等方面,其中技能实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日常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理念。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以培养医学检验技能为目标的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国内外尚未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融入劳动教育进行相关研究,也尚未开展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的设计。本项目结合生化检验课程实训项目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体系,通过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劳动教育创新性实践,为探索适应新时期医学检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一)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劳动教育案例库,深化工匠精神培育
欧洲国家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工匠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以实现高水平职业发展。而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医学职业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发展目标模糊,普遍认为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应强化工匠精神培育促进学生自我认可和职业素养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8]。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实训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操作大型设备及维护保养的能力,培养实验室质量控制意识,培养规范操作和具备临床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9]。这种追求质量、标准的精神贯彻于检验的全过程,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检验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单的质量。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
本项目结合《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知识点,引入经典医学行业的劳动案例,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劳动教育案例库。建立医学专业工匠精神资源库、劳动模范故事库、基层检验人案例库,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案例库。教师利用案例库实践课程思政,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实践教学全过程,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认同劳动、崇尚劳动,化被动为主动,让劳动教育入心入髓,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塑造德技兼备的职业品格。
(二)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实践教学,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磨炼
生化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50%。本项目必须设计劳动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培养有序的工作习惯,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形成实验室质控观念,实现专业技能实践和职业素养训练的双赢。
(1)实行分区责任制。实验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实验仪器维护由每日轮值学生负责,实操台面卫生和仪器由实操学生负责,将责任细化到每一块区域、每一台仪器。每堂实训课前后要求学生做到操作台面整洁、试剂归置有序、废液(物)处置得当、仪器使用记录规范、实训室环境干净等。为了监督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我们针对每个实验台设计了《生化检验实训登记本》和《生化仪器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登记本》《实验器材损坏登记本》《值日生登记本》等表格,学生每次实训前后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验台,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实验器材清洗、实验台面的清洁度进行自查登记,实验结束后由任课老师检查,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后方可离开实验室。本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生化实训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实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培养劳动意识。
(2)强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比色法是生化检验方法学的基础,通过分组实训强化微量移液器使用和分光光度计规范操作,使学生掌握比色法规范操作,为培养工匠型医技人才奠定基础。本项目设计小组法实训任务,采用组长负责制,每组安排一个操作规范的同学来担任组长,带领组员实施训练操作,在操作中进行生生互评,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进行纠正,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使团队整体实操质量随着每一次训练磨砺逐步提升。此外,专业实践训练中,组织实验小组比对分析各实验组检测结果,通过同一标本、同批试剂、同一设备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引导学生建立质控意识,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奠定基础。
(3)综合性实验项目提升专业实践劳动质量。传统生化检验实训课通常每堂实训内容仅有1-2个检测项目,实训项目单一且缺乏综合能力训练。本项目优化组合实验项目,根据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原则,结合临床生化常用项目组合,设计综合性实训内容,如血脂分析、肝功能分析、肾功能分析等。学生在综合实训中既要娴熟地实施项目操作,又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现了实训过程动手又动脑,丰富了劳动教育内涵,使学生收获技能提升,同时,也促进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的训练。
(三)劳动教育融入开放实训实践,培育创新创业的能力
开放实训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关键。[10]张转辉研究表明,开放实训室可有效强化实训基本操作,有效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开放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实训场地在实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生根据自身特性选择开放实训项目,更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11]本项目结合临床生化岗位需求,“对接”临床的工作流程,从标本的处理、试剂盒的选择、仪器分析工作状态的判断、仪器分析参数的设置、定标、质控、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的审核分析、仪器的保养维护等方面模拟临床生化检验岗位工作设计开放实训项目,包括项目组开放实训项目和质控组开放实训项目。学生自主选择开放实训项目和实训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训室强化实践技能,小组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模拟临床生化岗位工作的开放实训任务,既让学生熟悉临床工作的流程,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缩短专业实践与临床岗位工作的距离。
(1)项目组开放实训。各小组研究讨论确定开放实训的项目,制订开放实训方案。方案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以肝功能分析为例,可以参照临床生化检验常用的肝功能检测的指标组合,来设计实验项目,针对每个指标的原理选择最优的检测方法和配套的试剂,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模拟临床工作过程。教师针对每个小组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价,修改实训方案,最终确认实训方案。学生按照最终确定的方案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更加了解临床工作的过程,不仅能提高职业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质控组开放实训。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依靠临床质量控制,只有做好质控,我们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遇到失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分析和处理,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westgard质量控制规则,树立“质量控制”的理念,针对失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我们收集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相关案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组织项目组和质控组学生定期召开结果分析交流会,针对前期检测结果和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融入临床案例分析,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从项目方案制定到结果分析全过程,通过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包括质控分析、失控处理、结果分析、仪器维护等问题,在专业实践劳动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此外,本项目制订了开放实训评价体系,让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劳动全过程,体验专业劳动的同时,收获劳动成果,增强珍惜劳动意识。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探究劳动教育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和实验实训中的实践途径和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现状,建立起适应新时期要求融入劳动教育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体系,并实现成熟的措施和方案,并在全校其他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