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11-25吴黄艳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疾病

吴黄艳

三江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柳州 5455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经逐年上升,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疾病。由于高血压是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病死的关键[1]。我国高血压患者存在运动量低、抽烟、肥胖等情况,加之服药依从性较差,使得高血压控制与治疗并不理想[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通过饮食调节、健康锻炼,保证健康心态,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与意外事件[3]。本文通过综述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意义,报道如下。

1.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在临床发病因素较多,主要分为遗传与环境,但具体发病相对复杂,与血液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患者并发肾衰竭与脑卒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由于高血压分包能够人群为老年患者,随着老年患者年龄不断上升,使得身体各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血液循环缓慢,使得老年患者血压与血脂容易积压,最终形成高血压。目前诊断通常采用的是国际卫生医药组织规定的高血压临界值,收缩压≥139mmHg(1mmHg=0.133kPa)或是舒张压≥89 mmHg[5]。根据患者起病缓急以及病程进展,可将高血压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临床学者对缓进型高血压表现了解后,认为该疾病早期表现无过多症状,仅仅是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6]。而缓进型高血压的脑部表现为头痛和头晕、视力障碍、恶性等情况。而缓进型高血压肾脏表现为,夜尿、多尿等,严重甚至会出现尿毒症。急进型高血压发病率较高,患者症状在于口渴、乏力、血尿,对生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7]。

2.健康教育形式

2.1 专题讲座、宣传

高血压对机体血管危害较大,直接影响了机体健康水平,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高血压治疗与护理可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开展预防高血压知识宣传,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降低危险因素发生[8]。在健康教育期间,通过专家集中讲解的形势,实现了对高血压患者的科普文化教育,由于患者之间文化程度存在差别,通过专题讲座的教育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9]。媒体宣传也成为临床较为重要的宣传方式,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形势,开展高血压知识宣传,患者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高血压发病及其相关表现。

2.2 电话、网络

在讲座与媒体宣传外,针对患者进行电话、网络咨询方式,也能够更加直观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10]。从部分角度来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使得记忆力下降,导致对老血压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而通过电话咨询,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知识灌输。而网络教育形势,可充分实现老年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建立群聊方式,实时在网站发布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实现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增加对疾病的了解。钟燕平等[11]学者认为,观察组在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基础上实施移动教育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血压值低于对照组;通过移动教育微信平台对青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使其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

3.健康教育内容

3.1 健康饮食

饮食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病与饮食、年龄均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教育指导,根据护理人员所学知识,对患者阐述各类食物主要营养成分,尤其是治疗期间含脂肪高和蛋白质高的食物,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对相关食物的食用[12]。对患者实施健康膳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护理的饮食表,严格按照食物方案执行,并戒烟戒酒。

3.2 健康宣传教育

疾病健康宣传是健康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期间,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13]。明确患者文化程度与知识理解能力,根据不同文化程度,通过不同的方式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来源、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等,使得患者与患者能够对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对患者发放宣教手册,手册中需要与高血压相关,重点在于日常生活的预防,使得患者实现了对疾病的独立学习[14]。

3.3 运动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按时进行合理的运动与锻炼,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实现心肺功能改善,适当运动使得血压不断循环,对降压具有突出作用与效果[15]。在运动期间,时刻在旁对患者进行指导,观察患者气喘情况,给予一定休息时间。

3.4 用药监督

对患者实施药物教育,首先需要帮助患者认识多种降压药物,讲解降压药物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了解[16]。在服药时间点,需要提醒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出现异常需要及时报告。

3.5 心理维护

心理指导与生活习惯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根据医院自制的心理健康评估表,对患者开展心理健康状态评估,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明确患者实际不良情绪[17]。针对情绪烦躁严重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际喜好掌握,播放患者喜爱音乐,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于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通过鼓励性语言,逐渐改善不良情绪。黄静[18]学者证实,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确切,消除负面情绪,稳定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由于吸烟与喝酒均会对高血压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在具体实施期间,需要讲述关于吸烟与喝酒的危害,通过视频详解,确保患者对吸烟与喝酒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提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4.临床实施效果

患者在对高血压发病过程有了足够了解后,对饮食与运动影响明确后,在护理人员帮助下,使得患者认识到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可更好的对不良习惯进行纠正[19]。在临床多项实践中,已经证实健康教育能够充分提升患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明确高血压影响因素,实现了对高血压危险行为改变,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性,更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王春营等[20]学者指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者SAS和SD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高,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证实健康意识理论教育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的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利于控制血压。

5.小结

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已经超过2亿,发病率也不断处于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已经成为临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临床逐渐加强对疾病的研究,通过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了解,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开展分析,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控制患者后续危险因素出现。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疾病
全国高血压日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稳住血压过好冬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