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2022-11-25丁爱勤
丁爱勤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星火乡中心幼儿园,甘肃 平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不断加深重视,尤其是关于幼儿的培养。近年来,我国对教育深度改革,幼儿教育因此得到了一定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系有着直接影响。幼儿园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应以保护幼儿的生命健康为基础,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涉及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应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教师应以健康教育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身体保健与锻炼两方面为主,因此教师需注重幼儿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并针对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健康需求,制定科学、健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幼儿终身教育的基础,与全面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对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在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因心智等方面发展并不成熟,健康教育在其中体现了重要性。另外,素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深入落实离不开健康教育,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以实现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与此同时,幼儿园在实际开展健康教育时,结合了幼儿发展特点,实现了教学环节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对活动的具体内容加以重视。教师在健康教学过程中将形式与活动有机融合,提升健康活动的综合性,并全面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健康教育意识
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的基础条件是教师对教学责任的重视。因此应培养教师对健康教育的意识,并正确树立健康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是实现教学成果的基础保证,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健康教育。首先教师应对健康理念深入分析,研究具体的教育目标,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全面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其价值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实际开展健康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应重视综合发展,推进幼儿健康思维的养成。其次教师应掌握健康教育的实质内容,认识到幼儿健康对其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做到对全体学生负责。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进行创新,为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基本动力,确保取得一定成效。全面提升教育实践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健康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主动学习提升思考能力,并结合幼儿的实际反馈对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在尊重年龄特点与生长规律的同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协调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求。最后,健康教育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不仅应转变教师的教育意识,还应重视幼儿家庭的教育条件。因此幼儿园应充分结合教师与家庭方面的作用,提升健康教育的凝聚力量,使其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对幼儿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二)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应创造适宜健康生活的环境。在实际创造环境时应考虑多方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规律,使环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例如,鲜艳的颜色对幼儿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实际布置时可灵活搭配色彩,将抽象艺术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呈现,利于幼儿直观性思维的培养,并在布置环境时适当增添卡通图案与造型,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另一方面在实际创造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幼儿活动的方便程度。例如,幼儿园应提供独立的床用于午睡,且放置物品的柜子不宜设计过高,任何物品的放置应有固定的位置,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另外,生活环境的创造还应重视合理布局,整体空间的色彩需合理搭配,确保陈设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并注重卫生清洁意识,进而锻炼幼儿的生存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为全面提升健康教育的学习环境,应重视对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实际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幼儿意愿,时刻关心幼儿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适当引导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全面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沟通,可通过举办家长会、参观日等活动,给予家长一定的健康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入园与离园时,与家长积极交流幼儿的实际表现,促进幼儿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教师在实际渗透健康教育理念时,应从日常生活环节入手,如吃饭、午睡、如厕等。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对幼儿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开展健康教学时,应精准掌握教育的契机,对可能有健康教育的生活环节深入挖掘,全面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其中充分融入健康教育理念。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健康理念的普及,还要适当渗透安全教育。在实际进行安全教育时,应着力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理念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教师应适当设置安全警示,避免将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在进餐环节中,需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如安静、不打闹等。以防出现异物进入气管的危险情况发生。在日常的生活环节中,健康教育理念应充分结合发展的实际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对健康理念的理解。
(四)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的健康教育分为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两部分。教师在实际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发展能力。为实现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教师应注重对实践的教育,创造幼儿健康成长的生存环境。目前,我国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仍存在一定弊端,主要体现为教育的片面化。实际的健康教育只注重单方面的身体健康或心理健康,并没有对其有效综合,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改变健康教育的现状,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幼儿园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适当的体育锻炼器材,做好硬件设备方面的准备工作,切实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年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特长与爱好,全面发挥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其次在心理健康方面,幼儿园应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的医生应具备专业性,并及时记录档案与定期整理相关资料,利于及时发展问题,可将记录档案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全面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最后,教师应与家长积极沟通,并适当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家长重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全面保证幼儿的身心综合发展。
(五)积累丰富的健康经验
为进一步确保健康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其积极观察,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理念普及的现状,通过掌握实际情况实现针对性教学。可以根据教育的具体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是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利于幼儿对自身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可及时改正不良的健康习惯。因幼儿的实际特点千差万别,出现的行为差异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不良行为习惯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为此随机教育能有效解决差异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对自身错误的行为习惯有正确认识,能及时、有效地改正。例如,在进餐环节中,易出现个别幼儿偏食现象,教师可充分掌握教育契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另外,幼儿在进入大班后迎来换牙期,此时教师应注重对幼儿换牙期健康习惯的养成,也可通过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克服恐惧心理,符合健康教育学习的需要。
(六)推进家园教育一体化
幼儿健康教育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幼儿园教学与社会影响。通过三位一体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水平。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应是幼儿园与家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实现“1+1>2”的效果,应将教育的实际资源有效整合,全面促进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教育时,首先,幼儿园对健康教育的实际理念应深入分析,确保教育观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与家长积极沟通,帮助家长提升一定的健康教育能力,为幼儿的家庭健康教育环境提供基础保障,最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幼儿在园中形成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在家庭环境中要继续保持,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最后,在实际开展健康教育时,教育与自然因素应有效渗透,因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应注重对学习生活技能的培养,以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家庭教育的持续影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长期坚持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健康教育对幼儿身体素质与心理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尤其应注重家庭与幼儿园的实际联系,不仅要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还为健康教学构建坚实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应确保教师与家长有正确的健康教育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综合发展,推进幼儿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