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22-11-25刘升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节性病牛牛群

刘升

(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安徽 萧县 235200)

牛结节性皮肤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牛,尤其是泌乳期奶牛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牛及带毒牛,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牛只的唾液、血液、精液及皮肤结节中。健康牛通过直接接触患病牛及带毒牛,或者间接接触被病牛污染的饲料、草料、粪污和饮水等感染。另外,该病也能够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进而导致该病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2]。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发病率为5%~45%,死亡率为5%~20%。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吸血昆虫活跃期发病居多。

1 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1987年9月,河南省通许县及扶沟县等地相继报道了黄牛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结节、皮肤坏死和化脓的病例;2002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祥富镇也发生过有类似症状的奶牛病例。但是上述2项报道均是临床诊断,并未通过实验室确诊。

首次通过实验室确诊该病是2019年 8月10日。当时在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现牛皮肤出现类似症状,通过病毒分离和序列比对,发现与俄罗斯的 LSDV/Russia/Saratov/2017(Genbank:MH646674.1)株相似率为99.42%,介于疫苗株和野毒株分支之间。而LSDV/Russia/Saratov/2017株样品采集地点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仅60 km,该信息成为疫情溯源的重要依据。截止到2021年4月,我国公开报道的牛结节性皮肤病共发生了8起,涉及7个省。大数据统计发现,该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9.26%,平均病死率为2.71%。

2 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8 d,发病时病牛表现为精神委顿,采食量下降,不愿活动,体温升至41℃以上,呈稽留热持续1周左右。病初病牛流眼泪和鼻涕,伴随着病程的深入,眼部及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可诱发角膜炎。病牛的头部、胸部、乳房、颈部及四肢等部位出现5~50 mm大小不一的圆形隆起结节,有触痛感[3]。随着病情发展,有些小结节可自发消退不留痕迹,而有些结节会逐渐溃破和坏死,招引蚊虫叮咬而结痂。结痂脱落后留下深洞,容易引发蝇蛆病和脓性细菌感染。同时,病牛出现浅表性淋巴结肿大和四肢依赖性组织水肿等现象。严重病例可引起牛的死亡。剖检可见消化道和呼吸道表面出现痘性病变[4]。整体来说,该病可导致牛消瘦、公牛不育、母牛发情延期、流产及产奶量下降等症状。

3 实验室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重度病例症状特征明显,通常情况下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是轻度感染病牛的症状与牛伪结核性皮肤病、牛疤疹性乳头炎(牛疱疹病毒2型)、嗜皮菌病、牛丘疹性口炎、皮肤结核、荨麻疹和牛皮蝇感染等疾病存在相似之处,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需要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确诊[5]。目前实验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透射电镜观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扩散试验、免疫印迹、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PCR等方法。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加强日常排查处理

养殖期间,养殖人员要密切观察牛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确诊阳性病牛要立即扑杀处理,及时封锁疫区并上报防疫部门。对病死牛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粪污、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尽量杀灭疫区内的吸血昆虫,对圈舍及周边环境、车辆、人员、物品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避免疫病传播和扩散。

4.2 加强检疫监管和调运监管

动物检疫监管是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重要环节。一是要严格产地检疫,加强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在产地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临床症状的牛只,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立即上报并采集样品送检确诊,确诊为阳性的病例及时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二是严格屠宰检疫,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如果发现可疑牛只要立即停止屠宰,同时对同群牛进行隔离并按流程采样送检,确诊为阳性的病例应及时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强对跨境、跨省调运活牛的检疫监督,严禁进口来自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国家和地区的牛只及风险产品,严厉打击非法调运和走私牛及其产品的行为。如果必须引种,应当做好对引种牛场牛群的疫病检疫工作,查看免疫接种档案,并严格按照畜禽调运规定做好引种工作。引种后的牛要隔离饲养30 d,期间要做好消毒工作,对漏免的牛进行补充免疫。隔离期满后确认健康无病可合群饲养[6]。

4.3 加强饲养管理,提升防疫水平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方面严格养殖场地的选址和布局,加强场地疫病防控硬件建设,同时要建章立制,严格人和物的出入管理。另一方面强化牛群饲养管理,提高牛群体质,增强抗病力和免疫力。同时严格卫生消毒管理,选用敏感消毒剂对动物饲养场、设施设备、运输动物车辆和交易场所定期消毒。定期清理粪污处理池等孳生叮咬昆虫的场所,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开展灭蝇、灭蚊和灭蜱工作,控制牛结节性皮肤病在牛群中的传播。

4.4 强化疫苗免疫接种

开展紧急免疫接种是控制牛结节性皮肤病传播的主要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5倍剂量)对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屏障,保护易感动物[7]。

4.5 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培训

加强对疫病防控人员及养殖、经营和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坚持自上而下、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发放明白纸、编印挂图和开展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普及该病的防控知识,提高兽医、养殖、挤奶、经营以及屠宰等环节中高危人群的认知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人员的防护安全意识。学习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掌握先进的防疫技术,从而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让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疫病防控工作中,从根本上科学地防范牛结节性皮肤病,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有力、有序、规范地处置疫情,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和早处置。

猜你喜欢

结节性病牛牛群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晚秋
患了结节性筋膜炎怎么办?
与牛共眠
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