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路径
2022-11-25陈明睿扶丹丹
陈明睿,扶丹丹
(1.信阳农林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农林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面临困境、威胁、压力或其它负性应激情境时仍能积极应对、保持适应良好的能力,是健康、稳定人格特质的反映[1]。相较于低心理韧性水平的个体,高心理韧性者在面对同等压力事件时,能够更快战胜负性情绪体验[2],更善于迎难而上、汲取经验教训,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走出困境[3]。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时代寄予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期望,大学生正值人生青年早期,他们勇于探索、渴望成长,同时面临身心双重挑战。大学生在独立、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和睡眠[4]等多种压力下,心理健康困扰显著。抑郁、焦虑在高校心理咨询来访中占比明显,若不能得到缓解,将会导致健康隐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民族解放、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积淀的理想信念、政治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品格、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总和,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5]。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中的价值,势在必行。
1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中的价值
1.1 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从时代新人角度出发,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大学生群体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心理韧性水平,同时也需要大学生群体拥有成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项,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甚至对大学生后续的发展也产生关键作用。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之间有着价值适应性,依托爱国主义思想和艰苦奋斗思想,是从思想与精神层面出发,运用红色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事迹,为心理韧性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思想支持,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1.2 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包括自强不息、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以及能够彰显出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这既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基因与记忆。在高校心理韧性培养中,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既能够为心理韧性培养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持与精神养料,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红色文化,做到红色文化基因的有效传承。就当前来看,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了自身的心理韧性,出现怯懦、畏惧困难等情绪,同时也影响了自身的认知,对于社会正能量产生冲击。通过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与引导作用,不仅能够逐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坚强勇敢信念,同时也能够借助红色文化基因抵抗社会中的不良思想,进一步为大学生群体的综合培养提供支持。
1.3 有利于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从当前来看,受制于心理韧性,大学生负面情绪的消极作用逐渐凸显,并且影响面不断扩大。如,大学生遇到突发性、严重性的状况所导致的负面情绪,会逐渐达到一种临界点,或者对于心理韧性较差的大学生来说,直接造成心理防线的崩溃,影响到大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甚至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干扰下,会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如对他人和社会的不利行为,也给自身埋下一个心理困扰和心理误区的隐患,在没有外人正面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调节走出这种困扰区,久而久之便会越发严重,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影响。结合这种问题,我国大学心理教育课程和日常心理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通过规定的心理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情绪调节方法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以此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韧性。同时,以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的日常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情绪宣泄渠道等体系不断完备,这也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体系也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这也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将红色文化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能够为心理教育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支持,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为主体的现状,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红色文化,来矫正自身的不良认知,自觉抵制自身的不良思想,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调整的效果,进一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红色文化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路径
2.1 学校层面:依托区域红色资源,拓宽培养路径
学校层面,健全机制,统筹安排,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网格化心理育人工作格局。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课堂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更需要形成校、院、班、宿舍、家庭五个纵向层级,管理干部、专业教师、服务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社团五个横向层级协同的网格化心理育人格局,助力心理韧性培养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危机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营造良好心理育人氛围,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离不开心理工作者的专业引导。强化心理工作队伍专业培训,提升心理韧性培养服务水平,一是要支持和鼓励专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二是开展心理韧性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心理工作队伍和管理服务人员心理工作素养;三是多渠道加大学生骨干力量的培训力度,校院两级学生会心理工作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和心理社团成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韧性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题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等方式定期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韧性系列培训,既提升学生心理自助服务效能,又利于及时有效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此外,还要能够充分发掘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根据学生的心理韧性情况进行细分化的培养。如针对心理抗压、心理韧性能力严重缺失的学生,可以把心理韧性认识培养作为基础,同时增加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心理韧性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可通过细分红色文化类别、思想价值类别等进行培养;针对高心理韧性水平的学生群体,主要以红色文化来启发和对比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保证学生综合提升的基础上,特色化各培养类别。
2.2 学生层面:应用红色文化内容,调动心理韧性培养积极性
2.2.1 应用校园文化建设,探索“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活动 应用红色文化内容,通过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走出宿舍,自觉强化心理韧性锻炼。当前大学生群体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很明显,而通过走向“大集体”,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情绪情感经历,在不断的磨合中对自身情绪体验进行反思,从而完善自身情绪控制。另外,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红色革命场馆、在校内组织开展红色革命精神宣讲以及红色文化教育,能让学生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主动吸收红色文化中积极进取、豁达奋进、不怕困难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还能够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活动中的运动与交流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调动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在发挥传统课堂育人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红色文化+心理韧性”知识宣传普及、素质拓展训练、专题讲座等,深入探索校园“红色文化+心理韧性”的培养活动开展,推动红色文化联合心理韧性走进专业课堂教学,营造红色文化联合心理韧性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拓展红色文化联合心理韧性培养在校园内的传播和发展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以确保“红色文化+心理韧性”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能够适应学生群体。避免在活动中增加竞争性设置,以学生“参与”为核心。可以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6],运用榜样效应,激发学生原动力;减少对参与学生开展排名,杜绝摆拍、走形式,从内容上、方式上、情景设置上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2.2 加强“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与思政的联系 “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活动本身的开展,还体现在活动本身同思政关联性的建立,在两者间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平衡。在思政教育中结合“红色文化+心理韧性”活动的开展,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提升思政培养过程中的具象性,引导学生探索和培植健康稳定的人格。同时,教师要以心理育人和思政育人协同的理念设计“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活动,注重情境创设,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完善心理素质、增强思政素养,达到“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活动对思政教育的反哺效果。开辟“红色文化+心理韧性”培养活动“第二课堂”。结合地域范围内的红色文化,包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开展主题活动,如党史朗读、红色情景剧表演、红色书院、红歌比赛、“红色情书”等,教师针对不同心理韧性的学生进行适度补充与讲解,不能因过度的讲解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7]。
同时,学校也要能够结合红色文化内容,加强心理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常规的心理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重视情绪控制,同时给大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情绪控制和管理的方法。针对大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在培养中引入互联网、举办心理宣传活动等方法,提高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排解习惯。大学生首先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对自身情绪和心理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其次,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养成情绪管理的习惯,寻找与自身相适应的情绪控制方法以及有效且科学的情绪宣泄方法。在情绪宣泄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可以采取冥想、运动、倾诉、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使情绪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2.3 社会层面:强化红色文化宣传,健全网络监管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定期对红色文化内容和心理韧性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动员,在社会上营造出红色文化和心理韧性培养的氛围。指导大学生群体在客户端或者手机端进行心理测评,确保对学生心理测评的全覆盖,并且对测评中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与帮助。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培养的结合,定期制作一些有关红色文化和心理韧性培养的视频,借助自媒体传播一些心理教育相关的视频、或者其它喜剧、励志剧,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减轻压力。此外,还可以开通专门的心理教育自媒体,定期推送一些经典案例、自我排解方法等,为学生和家长的学习提供便利性。当学生和家长遇到问题时,可以在自媒体上留言,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针对性的帮助。
同时,构建以政府、高校、网络协会、学生以及自媒体从业者为主体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对不良思想文化内容的传播进行抵制,为大学生群体心理韧性培养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
2.4 家庭层面:搭建家校联合体制机制
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要发挥好“家校联动”的作用。密切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有心理韧性欠缺的学生,在发挥学校作用的同时,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与各个家长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此同时,学校和家长都要明确一个观念,即心理韧性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问题,而不是疾病,防止家长与学校沟通过程中的错误,加强引导过程中的针对性。同时,学校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与表现,及时制定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应对措施,给予专业指导,相互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相关人员,为家长和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情境沙龙,帮助家长和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惠及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上。
3 结语
就大学群体而言,心理韧性有着极端重要性,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中的途径,有助于心理育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有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同时也有助于文化强国建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以及家庭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