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研究

2022-11-25李立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课程

李立霞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0 年 6 月 1 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国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蓝本。

1.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教书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因此,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课程思政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具体的专业知识结合,进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怀、报国心智自然融入各科课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2 课程思政表现形式

课程思政的传道和授业方式与传统思政课有着显著的不同,课程思政主要依托于课堂授课这一载体,通过课堂上的讲授传递思政元素,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春风化雨,其表现形式如下:

1.2.1 公共基础课程突出思政教育的综合性 其本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目的是开展系统性教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的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爱国有我、强国有我,把爱国情和报国行融入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着重于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

1.2.2 专业教育课程关注思政教育的严谨性 专业课是高校核心课程,也是大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势,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逻辑思维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炼思政元素精神内涵,才能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严谨性,从而达到知识有温度。

1.2.3 实践类课程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操性 对于实训课来说,学思结合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把“千里之行”与“始于足下”相结合,把“纸上得来终觉浅”与“绝知此事要躬行”相结合。增强大学生个体参与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注重教育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

2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存在的问题

2.1.1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评价流于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教学方法设计是教师专长的核心,是教学系统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因素,而课程思政能力的载体是教学方法。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赖课本原始说教讲授,缺乏实践性与具体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致使学生对课程思政有距离感甚至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乐趣,也难以投入学习。现阶段的课程大多局限于教师的讲授,突出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满堂知识传授,忽略技能培养和价值塑造。课程教学沦为教师“独角戏”;“以教材为载体”表现为课程教学完全依赖教材,刻板教条的解读教材内容,忽略课程思政元素的插入以形成内容串联;“以灌输填鸭为手段”的问题在于割裂讲课与听课的良性关系,忽视学生听课体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形成单向对立,从而忽略评价机制的双向互动。这不仅使得课程教学的专业性受损,还导致思政元素难以体现。

2.1.2 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教学过程来实现。对学生而言,课程内容是主体,把学转变为做是实践。对教师而言,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更有利于育人目标是本心。学生的课堂体验是课程思政的内容要素。当前部分教师存在着育人资源挖掘不到位、思政元素与专业课融合不够准确的问题,缺乏合理的知识框架导图,缺乏独特的创造意识,甚至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思政”的现象。不能准确挖掘思政元素引领知识讲授,就难以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也难以达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精神。

2.1.3 部分高校缺乏协同育人常态意识 正如钟启泉所说,学校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是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十分重要。“协同育人”理念是目前高校遵守的法则,可仍有部分高校领导或教师都没有真正树立“协同育人”的意识。一些高校领导过分注重成绩和形式,缺乏各层次沟通,导致课程思政创新途径不协调,使得课程思政创新流于表面,只专注知识讲授而忽略专业育人效果,而这种流于表面的课程思政实际上并没真正发挥出协同育人的功能。长期以来,各学科教书都以自身学科的专业教育为界,忽略育人功能,协同育人意识严重缺乏。

2.2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2.2.1 教师自身缺乏育人动力 “教书育人”乃师者天职。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支撑,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落地生根。高校是课程思政的育人场所,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是使命。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身为人师的典范和担当,仍然秉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遇事与我无关”的陈旧理念及“不求上进、相安无事”的保守思想,与新时代偏离,缺乏新颖性的陈旧观点如同过期的面包,多吃有害。认知方式的错误会阻碍育人工作的激情,教师价值观念的偏离会导致自身修养和担当丧失,从而背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准则。

2.2.2 校企参与意识淡薄 “产教融合、以教促改”一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针,产教融合是面向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顶层的设计融合,需要制度、业务、发展、模式等维度的相互融合互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最终实现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多数与高校合作的企业一贯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育人意识,尤其是在产教融合中,企方更是把课程思政归纳为校方教学责任,这无疑是重利益轻思政的表现。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感,还阻碍了学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本专业及关联岗位的社会价值与时代价值的认同缺失。

2.2.3 顶层设计流于形式 随着高校大量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的竞争,一些高校主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率及学校改革。事实上,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离不开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创新,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各部门统筹规划,形成常态化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课程思政第一线,亲自授课、推门听课,指导课程思政建设[3]。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大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高人文素质,最终实现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目的。然而高校党委重就业和业绩,忽略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主体失职,从而出现分工不到位、责任不具体的形式主义。

3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教学,离不开课程思政的创新。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要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理念落地生根,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有着承上启下作用。具体而言,课程思政如何创新事关高校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主要创新路径如下:

3.1 转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打造特色专业课程

其一,增强人文素养,关键在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创新中,教材是基础,思政元素发掘是切入点,教学方法设计是核心。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地位及作用发挥的关键基础和必备保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中,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示范课程,深度融合课程品牌的发展。其二,打造专业示范课的交流与学习。2020年 8 月,华东师范大学首个课程思政野外实践基地落户贵州,促进了高校、科学研究所、当地政府开展三方多形式、多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其教学团队赴基地实地录制有关地貌、水文、野外实践等的微课,依托“大工程——天眼”和“大生态——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站”等实践基地作为课程思政的范本,制作视频供教学使用和在线分享。为了课程思政与具体学科能够落地生根,华东师大出版了全国首本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操作手册”式地对课程全过程给予指导,形成独特的育人品牌[4]。某些学科的经验可能无法复制给其他学科,示范课程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找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准确的契合点,量身打造适配的课程形式,使课程设计更为科学。只有教师成为自己的设计者,才能获得认识并提高自身影响力,打造适用于本校实际的特色课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3.2 发展课程思政教育队伍,保障教师教育培训

教师是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5]。学科课程思政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但是,从事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尽管接受长期的专业化训练,然而他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较为薄弱。其一,高校顶层重视教师思政技能的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包括线上、线下)、校与校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提升教师创新技能和协同意识,促使教师积极将课程与其他专业融汇交流,为本专业思政元素的多元化奠定基础。其二,敢于创新,深挖大学生思政兴趣点。马克思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师需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形成信息互通,强化自身专业素养,精准思政亮点,精心设计授课环节,才能确保每一次创新点都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3.3 加强高校管理,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平台

课程思政旨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将思想政治理论同各类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创新是一项长远工程,要尊重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确保课程思政的效益。其一,建立专门课程思政实施体系,明确责任管理机制。学校各级行政部门及行政人员负有落实课程思政的职责,作为组织主体,二级学院各教学院部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责任部门,也是课程思政能否真正得到落实的重要节点,各级学院、教学单位要结合学院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6]。高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门、教务处要参与进来,完成宣扬与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使命,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各部门的责任,使高校的教育理念始终与党对高校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其二,开展第二课堂。课程思政的改革必然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第二课堂的开展显然增添了课程思政的“底色”教育。第二课堂是课下辅导的有效快捷渠道。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当下,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视频播放、PPT展示、学生自行编排等方式潜移默化出思政元素的亮点所在。其三,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比赛。为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全面提高教师日常教学质量,高校应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在高校内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比赛,让教师们在竞赛中充分展示才能,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发展,实现高校“三全育人”教育目标。“以教促改、以改促创”不仅使各专业教师在比赛中得到锻炼,更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帮助各专业教师有效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课堂教学蕴含着育人理念,最终实现教书和育人双重功能的有机统一,促进高校课程思政进一步创新。

4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其立身之本就在于立德树人[7]。课程思政的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和育才的有效途径。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课程思政创新,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本质,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创新体系,促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格,对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甚至对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