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发逻辑、实践特征及成功经验
2022-11-25李涛
李 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7)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在多极化的世界历史潮流面前,如何选择适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是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选择和重大课题。道路原本的含义是指行走的路径,但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其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样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艰苦奋斗的十条重要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经验为“坚持中国道路”。“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经验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指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这条道路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被伟大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所验证正确的唯一道路,是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证明适合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推动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文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因此,理论界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尤为关注,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起点、演进历程、内涵样态、发展动力、主要任务、外化表现、世界意义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广泛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1)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杨耕:《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吴忠民:《中国现代化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唐爱军:《论中国道路的新现代性逻辑》,《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许耀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沈壮海、刘灿:《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人民日报》2021年4月16日,第9版。。但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有必要对其生发逻辑、实践特征、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回应,以期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继续开拓创新中国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发逻辑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不仅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奇迹,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还为那些正在为现代化道路而孜孜以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科学模式。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指代发展的路径和前进的方向,还指向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与未来愿景,更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形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改革逻辑。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各国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做法,但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优势更为明显。改革是一种扬弃,是社会发展内部的一种主动自我否定,以促进事物更好地适应客观发展情况。改革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主义优势实现过程中的飞跃,改革意味着清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从认知的角度讲,改革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解决问题角度讲,改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科学方法;从发展的角度讲,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从制度角度讲,改革是完善制度,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的有效形式。我国的改革无疑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的性质,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一开始改革就是和推进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等论断,不仅解放了思想观念,也实实在在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从1978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9亿元增至1143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增至80976元,年均增长约8.5%,超出世界平均水平6.6%。人类发展指数大幅提高,从1980年的0.423提高到2021年的0.761,逐步从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跃升至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2)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2022年第3期。。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逻辑。发展是指事物从生发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问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历史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建设、推进、巩固和完善的,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最终靠的是发展。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握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主线,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把握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历史实践也证明,离开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无法实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和最终决定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致力于发展,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展始终被置于中心的位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被作为根本任务,我们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的发展进程。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且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取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成就。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逻辑。创新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和推进的重要保障。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得益于创新,得益于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创新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理论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比较低,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物质发展水平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坚持创新,以创新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创新事业实现了整体性、突破性发展,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到2020年的2.4万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强度达2.4%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3)参见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国信息报》2021年9月23日,第1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创新指数在全球的排名稳步上升,已经进入到全球创新领先者的行列。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法治逻辑。法治不仅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也是世界各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达成的基本共识,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是一个国家在各种社会调控方式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是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4)参见王礼明、刘海年等:《法制与法治》,《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5期。。这也决定了法治的特征有:首先,法治是治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主要方式;其次,法治是判断社会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再次,法治是社会成员均受法律约束,在法律规定限度内活动的社会生活方式;复次,法治要具有公开、稳定、民主等属性。而这些特征也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法治的成就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所证明,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法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与法治相结合,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也必然要跟进一步,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保障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无不显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保障。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历程
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发展现代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苦奋斗和卓越探索,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从发展进程看,世界现代化进程开启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广义而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持续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和现代国家经历的一场重大而又急剧的整体性变革,这场变革最初是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并且为主要推动力的,在变革的过程中由于工业化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这导致全球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现代化使得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5)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第17页。。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近代中国尝试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等多种方式,但都行不通,没有能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现代化受阻。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作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至此中国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真正意义上的探索。首先,国家现代化离不开政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政党在现代国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国情和实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注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现代政党的核心领导,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必备要素。现代政党是在世界工业化文明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责任,把探寻和求索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历史任务。其次,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独立统一的国家之上,没有独立统一的国家现代化也不可能建成。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谈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对于实现现代化的作用时就指出:“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6)《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又强调:“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45页。再次,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历史变迁过程,某种程度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工业化就等于现代化。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为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举行的招待会上强调:“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8)《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目的。”(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316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比较注重把工业化放在重要位置考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世界现代化的历程也是各国人民探索自己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在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为当代中国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重点对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指导理论、经济建设进行了探索。首先,党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面对“如何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对新中国不仅是崭新的课题,也是重大考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年初,鉴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因此提出要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也就是“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0)《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页。。其次,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工业比较落后,毛泽东为此就说过:“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11)《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46-147页。由于早期的现代化指称的就是工业化,因此建设现代化就意味着必须加强工业化建设,党在1953年6月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总任务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16页。。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我国又提出了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构想——“两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走是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走是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党对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新的规划和阐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形势的变化,现代化建设总会出现新的因素的积累,对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也是不断有新的认识,并不断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对国家的总目标进行了描述,即“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3)《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29页。而在同年9月23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我国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84页。可见,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内涵是随着我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以及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不断丰富的,正如后来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又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谈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时说道的:“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5)《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领导人民对现代化进行了接力探索,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而且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现代化也不同,我国建设的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在1984年3月25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道:“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而且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化,有其特有的现代化发展内涵。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阿方索·格拉等外宾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又进行了详细阐释,即“三步走”战略(18)“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党的十三大召开,大会报告肯定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并把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目标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承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经验,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亨廷顿认为,现代国家的政党是政治体系保持稳定的重要力量,政党的力量决定了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被认为达到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20)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377页。。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现代化,各方面协调发展则是其鲜明实践特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强调,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把握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内容,不但形成了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而且也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内涵(21)参见许耀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再次,科学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的现代化新征程进行了科学谋划,把现代化新征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0页。。这一现代化战略部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不仅科学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指引。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条新的现代化道路显示出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实践特征和时代特质,必将越走越宽广。
(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在坚持现代化基本发展原则和内涵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怎么坚持和对待本国实际、怎样处理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和本国具体国情的关系等问题。这个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上的体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实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并且构成了其重要的实践特征。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遵循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反复的过程。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体现在,其是传统不发达社会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技能改造自然和社会,并促使人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过程。“在当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回答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嬗变。从内涵上看,现代化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23)杨耕:《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第329页。。现代化的特殊性则体现在,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实际和情况以及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每个国家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必然不同,“落脚于不同的土地,就结出许多不同的果实”(24)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页。。1983年6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北京科技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强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其特殊性体现在,“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2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页。。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国的客观条件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体现现代化一般规律的现代化。
(二)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守正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创新是对事物有新的认识和创造。坚持守正与创新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在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坚持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这是创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也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这是必须要遵循的,因为只有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产力发达了,国家实力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和完善。创新是守正的飞跃,是对现代化建设一般原则和规律的超越,现代化只有实现认识和实践的突破,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世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普遍都认为尽管现代化发端于西方,西方国家也普遍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前面,但是现代化后发国家,尤其是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无需也没有必要倒向西方,结合国情和实际,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一样可以发展出具有一切现代性特征的社会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一般发展规律的现代化,也对一般发展规律的现代化进行了创新,我们建设的现代化,不仅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还要坚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三)调整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现代化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是前进性、发展性与曲折性、调整性的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过程中,发生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曲折,这是不需要回避也毋庸讳言的历史事实。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并未因现代化的调整而停滞,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向好趋势并未因曲折而改变。恰恰相反,由现代化的调整性出发,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性和前进性特征。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实践证明,现代化进程中的调整往往只是局部的或者某一时间段的调整,发展的曲折不影响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进程。现代化道路是发展与曲折相互交织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目标导向解决问题,而且也要容许渐进的试错过程,经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现代化模式可以照搬或者模仿,正如邓小平曾经强调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2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259页。总之,尽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和调整,但是这是现代化历史潮流中的支流,不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种普遍性的、全局性的发展历程,发展性是其本质、主流和趋势。
(四)继承性与借鉴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27)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1年7月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2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坚持继承中华文明又积极借鉴人类发展一切有益成果,充分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多样性。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显著特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底色就是中国特色。在现代化道路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重视和珍视中华文明的价值,把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的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同时,当今世界格局,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借鉴,更不能孤立于人类文明而独自发展,我们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但又坚持自己的实际和特色,不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在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坚持开放,面向世界,学习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28)参见郝立新:《中国道路的辩证特质》,《光明日报》2019年9月23日,第15版。。
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向世界表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不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我们并不否认西方国家在建设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现代化的历程中西方现代化建设体现出一些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但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来看,现代化不能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划等号,更不能说现代化就是“西化”。这是因为,一方面每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矛盾——例如,西方现代化没有办法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问题,而这恰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化建设必须给予关照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采取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国家,他们的历史经验教训足以证明,西方化或者西方化模式并没有使其走向现代化,反而让他们陷入更多的矛盾、更深的危机甚至灾难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开辟了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创新内涵:一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二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现代化;三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的现代化。其中,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是特殊性,现代化一般规律是普遍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就提出:“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9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结合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新背景和新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页。
(一)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各国的国情和实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而现代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各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以各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什么是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以客观发展规律为根本,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遵循特定的社会发展条件,按照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要求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国情是人口规模巨大,发展底子“一穷二白”,又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现代化道路又该如何走?正如邓小平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回答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来建设,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建设,“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3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照搬西方现代化的建设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二)现代化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坚持理论创新
科学理论对实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预见性、指导性以及对实践的检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性、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真理性。《决议》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是其中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的正确指导,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理论创新的结果。早在1925年,党的四大在制定《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时就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运动”。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坚持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必然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理论不断进行创新、突破,以指导实践探索。
(三)现代化必须依靠坚强的党的领导
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必然要经历一些崎岖和坎坷。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发展难题,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不仅是由现代化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使然,也是各国的实际情况的不同造成的。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离不开坚强的领导,而这种领导必须由政党来担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性质、特点及条件所决定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起、建设和成功。百年来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的科学论断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式现代化每向前推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调动和团结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切力量;三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的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正如《决议》指出和强调的:“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3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因此,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保证和本质特征。
(四)现代化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33)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年第9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因此现代化建设也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具体体现。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由其根本性质和本质特征决定的,其中人民性是重要内容,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发展逻辑的超越(34)参见杨金海:《从世界潮流着看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及其世界意义》,《江海学刊》2020年第3期。。一方面,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限的力量,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现代化是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回答了他提出的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他说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实现“小康之家”的目标终归是为了人民,“小康之家”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诠释。
五、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归根到底是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了探寻适合国情的现代化模式走过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答了中华民族何以“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时代之问,从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改革、发展、创新、法治等四重生发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借鉴性的统一的实践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向世界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和选择,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契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又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为正在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