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伤寒论》中“脾家实,腐秽当去”
2022-11-25姜晓军蒋小敏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 姜晓军 蒋小敏(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伤寒论》中的整个太阴病篇只言脾而不涉及肺,其中脾的运转水湿功能是论述的重点。太阴病主要阐述脾虚和水湿的关系,故对“脾家实,腐秽当去”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对太阴病的认识。
1 “脾家实,腐秽当去”的含义
“脾家实,腐秽当去”出自《伤寒论》287条,书中载:“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历代注家大多认为“脾家实,腐秽当去”为脾阳充实,清阳得升,浊阴得降,驱逐肠中腐败秽浊之邪外泄之意。也有少部分注家认为“脾家实”为邪实。罗建华[1]认为“脾家实”为太阴湿热积滞,“腐秽”乃湿热之邪。现在也有少部分学者有第三种看法,金东明[2]认为“脾家实”是一个多向性概念,从生理上讲体现正气驱邪,从病理上讲反映实邪致病,作为征象标志疾病转归。
从条文分析,第一段讲太阴寒湿表证。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寒犯太阴之表,易从湿化而成寒湿合病。寒湿犯于阴经,虚弱卫阳与寒湿相争不甚剧烈,脾主四肢,故仅表现为手足自温,且以手背热为主。病在阴经,阳气不足故脉缓(或弱),病在经表,故脉浮。笔者认为可予麻杏苡甘汤或神术散散寒利湿。第二段讲太阴寒湿发黄的机转。脾为湿土,寒湿外犯,若小便自利则湿邪自有出路;若小便不利,湿邪不能排除,日久寒湿蕴郁,土壅木郁,肝胆失疏则身必发黄。此即寒束于表,湿动于内,表证兼里之阴黄,可于寒湿中求之,参考茵陈五苓散。第三段讲病至七八日,脾阳恢复,病从利解。太阴发黄,病机本实,至七八日,患者突然出现下利现象,既可能是邪气损伤脾阳,病势内陷,太阴虚寒之下利,也可能是脾阳恢复,驱邪还腑的欲愈之象。前者必伴身体困倦,精神困顿,手足转凉,下利不止而无心烦之象;后者则手足温和,精神爽慧,脉象柔和有神,先烦后利,下利时间不会太久,肠中腐秽尽除而利必自止。倘若“脾家实”如罗建华[1]所言为太阴湿热积滞,热扰心神可烦,湿热积滞影响脾胃运化可导致下利,看似可以解释。但仲景用一个“暴”字来描述烦与下利,强调情况的突然性与剧烈性,后文又说“必自止”,太阴湿热导致病情怎会出现上述三个特点?“虽”“必”在语义上强调虽然在病情上表现得突然和剧烈,但从病势上讲疾病是向愈的。
从三阴的阴寒证来看,凡是出现只烦不躁的情况,都是正气来复,阳进阴退,疾病向愈。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少阴病阳气来复,烦而不燥,疾病向愈。凡是出现烦躁不安,以躁为主,往往提示阳气衰竭,残阳欲绝,预后不良。如少阴病篇: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厥阴病篇:338条“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故从条文分析可知,在三阴虚寒证中,烦者多为阳与阴争,躁者多为纯阴无阳。所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是指脾阳来复,驱寒化湿,腐败秽浊之邪从利而解,是正气充实,主动攻击邪气,驱邪外出的反应。
“暴烦下利,必自止”,并非指待其自愈,而是指:在病机上讲脾阳恢复,正气渐盛;在病势上讲疾病有向愈的趋势,但必竟脾阳不足,寒湿停聚,临床上单纯依靠自身脾阳恢复,祛邪外出是不切实际的,还需依靠饮食调护或药物助力,帮助阳气恢复,打破正邪对峙的僵局,即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具体如下:若脾阳虚, 寒湿内停而见腹满、腹痛、自利者,宜理中丸主之;若脾病及肾,脾肾阳虚而见恶寒肢冷下利者,宜四逆汤主之;若脾肾阳虚,水气内盛而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肿、下利者,宜真武汤去芍药,加干姜主之[3]。
太阴脾与阳明胃同属于中土,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若脾阳恢复太过或温热药使用太过,胃津受伤,太阴寒湿证亦可转变成阳明燥热证,即187条“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临床用药要谨守病机,明确病势,中病即止。
2 脾家实与瞑眩反应
脾家实,脾阳恢复,出现暴烦,下利的现象,属于瞑眩反应。在临床中,服麻黄汤、桂枝汤可得汗而解,服大承气汤可得下而解,服瓜蒂散可得快吐而解,此皆遵循药物作用于人体,祛邪外出的常规反应。但服药后也常出现一些特殊反应,如或为原有症状加剧,或为与药物作用相反的反应,或为与疾病、药物作用均貌似无关的反应,它们往往突然出现,反应剧烈,表现千变万化。但这种现象来也快,去也速,少则数时,多则数日即可平息。同时,疾病均能迅速好转,趋于痊愈[4]。这种特殊现象,医家称其为“瞑眩反应”。因其具有“突然性”“剧烈性”“多样性”,常常令患者恐慌不安,也令医家疑惑不解,若不能深刻认识,处理不当,会影响疾病痊愈。因其迅速趋愈性,瞑眩又被当作是一种治疗有效的反应,所谓“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综观《伤寒论》,记载瞑眩反应的条文很多,试举如下:(1)太阳病篇第46条“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此为太阳风寒,阳气受寒邪闭郁较甚,服麻黄汤后,郁阳得伸,邪从衄解。(2)第93条“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此为太阳病误下后,正气损伤,阳气怫郁而微邪郁表,复发汗,正气得助欲祛邪,邪正相持,清阳不升,病人头目昏冒,待正胜邪去,汗出自愈。(3)第101、149条“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此为柴胡证误下后,邪未内陷,柴胡证仍在,但正气受损,阳气为阴邪所束,复与柴胡汤,正邪剧烈相争,正能胜邪而出现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4)第174、175条所论风湿三证,皆为阳气不足,风寒湿痹着经络关节,只是在病位上,桂枝附子汤偏重于表,去桂加白术汤偏重于肌肉,甘草附子汤偏重于关节。服辛热药物后出现“其人身如痹,如冒状,烦者”等情况,此为阳气得辛热之药扶助,奋起驱除经络关节之寒湿,欲通未通,继服可汗出而解。(5)第192条“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为阳明风湿表证,狂躁汗解。风湿表证六经均有,而以太阴,阳明为主。风湿在表,水湿阻滞,故小便不利,骨节疼,翕翕发热。饮食如常,大便自调,说明胃气尚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正气奋起驱邪,相争于外而奄然发狂,汗出而解。(6)少阴病篇第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本条疾病向愈的机转与脾家实腐秽当去的意义相同。少阴病,病至七八日,脉由紧突然变得微弱,心烦,下利,但手足由冷转温,可知阳气来复,脉紧反去乃寒邪消退,烦乃阳气恢复与邪气相争,下利乃正胜排邪外出。
通过对经典中有关瞑眩反应条文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瞑眩反应临床表现虽然变化万千,但其机理终究是正气亢奋和邪气速溃两个方面[4]。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分析:从体质来讲,患者平素身体较为强壮或虚而不甚,倘若阳气大虚,自保尚且不足,又如何驱邪外出?在病因上常感受寒、痰、水、湿等阴寒之邪。在病位上一般都比较深,如红汗,虽属太阳表实证,但病位以由卫分影响到营分。在病机上阳气往往受到遏伤,无法与邪气抗争。在病程上发病时间较长,内伤杂病中多为陈年痼疾,外感病中多为数日不解。在病势上郁遏之阳气得药物扶助,冲破病邪束缚而奋起驱邪外出。
在临床上,瞑眩反应往往给人一种疾病恶化的印象,故将瞑眩反应与误治后病情加重相鉴别是十分必要的。瞑眩反应发生时,医生很难立刻接触到病人,往往是反应后,病人询问医生。因瞑眩反应具有一过性,疾病向愈性,故反应时间短暂,反应后病情减轻,余无所苦。误治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精神状态转差。临床上还是要做到观其脉症,四诊合参,看清本质,避免因误判而延误患者病情。
3 典型案例
患者白某,女,54岁,因“胃脘冷痛伴胸闷5年余”于2019年2月8日初诊。自诉5年前因在医院照顾老人,食生冷食物,后乘摩托回家途中吸入过多凉气,回家后自觉胃脘处冷痛,有凉气上冲。后去当地县医院就诊,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有所缓解,后来渐渐发展为胃脘痛伴胸口怕冷,偶有发闷、发紧感。病情发作时,自服开胸顺气丸,症状可缓解,始终难以根治。
刻诊:胃脘部疼痛伴胸口发闷、发紧,怕冷,不敢吃凉食。早晨去田地放羊,需带口罩,否则说话时会感觉有凉气自口中往肚子中灌,随后就胸口发凉,有紧闷感,自诉用手按揉后可以缓解。平素吃点水果,或偏凉食物,或久坐凉地板,容易拉肚子。饮食一般,喜热食,不吃凉食。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居多,小便正常,腹部怕冷,晚上睡觉时要盖紧腹部,天冷时需用被子捂住嘴。患者形体壮实,声音高亢有力,舌质淡红稍青、苔薄白,脉沉略紧。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脾阳亏虚,寒湿阻滞;治法:温阳健脾,散寒除湿。治以理中丸和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药组成:干姜15 g,党参15 g,白术 15 g,茯苓 15 g,木香 10 g后下,砂仁 10 g后下,陈皮 10 g,枳壳10 g,厚朴10 g,炒苍术10 g,桂枝 10 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5 g。5剂。
服药后第3天早晨患者突然来访,述服药2剂后,突然腹痛伴腹泻多次,大便呈豆腐渣样,诊其脉象,脉紧稍减,力度稍增,脉象较为平静。问其服药后的其他反应,患者自诉腹泻后,胸部和胃脘部已无冷感,疼痛减轻大半,但唯有喝药时咽喉有辛辣感。询问得知生姜有手指般厚,3大片,故嘱其生姜减量,腹泻乃排邪反应,不必惊慌。继续守上方,干姜减至10 g,继续服药5剂。并嘱其汤药服完后,再服理中丸1个月。后电话回访得之,胃脘部已无冷痛,胸口已无发闷,可进食水果。
按:本例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形体壮实,正气不弱。5年前因在医院照顾病人,过度劳累,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之物,后又因吸入冷气,导致寒湿自口由食道进入胃肠道。寒湿在食道,影响上焦气机,故出现胸闷;寒湿停聚胃腑,损伤中焦阳气(脾阳),寒主收引,气机不通,故胃脘冷痛。长期服用开胸顺气丸,只治其标,未治其本。余从温阳健脾,散寒除湿,佐以行气入手。由于病程长,患者本身体质不弱,长期受到压制的脾阳得药物扶助,奋起驱邪,正邪剧烈斗争,使胃肠道中腐败秽浊之邪从下而解。
4 结语
综上,“脾家实,腐秽当去”的内涵为脾阳充实,正气充盛,驱逐肠中腐败秽浊之邪外泄,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脾虚湿停的病症时,应着眼于脾家实,正盛邪去则病自安。由“脾家实,腐秽当去”延伸到瞑眩反应,浅议瞑眩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即突然性、剧烈性、多样性、迅速趋愈性以及发病机理为正气亢奋,邪气速溃,从中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