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CTA与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类病诊断中的价值
2022-11-25周岩
周 岩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脑血管狭窄类疾病起病隐匿,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突然,患者神经功能发生缺损,影响疾病预后,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MRI和CT等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狭窄病患者进行诊断,对确定病灶位置和病理原因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类诊断中得到了进一步开展和广泛使用,并且获得了明显功效[1]。为验证头颈部CTA与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在该疾病诊断中的成效,本研究对6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脑血管狭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经DSA证实的60例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8.26±5.25)岁。所选实验对象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实验,并排除CT造影剂过敏及高场强MRI检查禁忌症患者。
1.2 方 法
经DSA证实血管狭窄60例患者分别应用东芝Aquilion ONE640层动态容积CT及飞利浦Ingenia全数字3.0磁共振核磁共振上完成头颈部CTA及MRA检查。应用90 mL碘普罗安作对比剂,经肘静脉单向高压团注入,对患者进行640排螺旋CT血管造影,速度5 mL/s,扫描间隔0.7 mm,层厚1.0 mm,做横轴位原始截面成像,进行VR、MIP、 MPR血管曲面重建三维后处理,通过旋转和切割显示病灶与附近组织,测算面积,计算得到相应的体积[2]。患者并行头颈部MRA检查,用头部及颈部线圈经主动脉弓起始行头颈MRA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血管扫描,经过3D-TOF后处理成像传输到GE工作站[3]。
1.3 观察指标
头颈联合CTA技术与血管曲面重建诊断及头颈MRA 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
2 结 果
2.1 CTA和MRA的诊断率
60例患者DSA检查共发现189处动脉粥样斑块致血管狭窄区域。CTA检查中阳性患者为58例,阳性率为96.7%,血管狭窄185处,准确率为97.8%;MRA检查患者中阳性为56例,阳性率为93.3%,血管狭窄165处,准确率为87.3%。
2.2 诊断符合率
头颈CTA与曲面重建误诊和漏诊各1例,符合率为96.67%;头颈MRA诊断误诊和漏诊各4例,符合率为86.67%。与头颈MRA相比较头颈CTA与曲面重建诊断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敏感度与特异性
头颈CTA与曲面重建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67%和96.55%,头颈MR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67%和85%。与MRA比较,头颈CTA与曲面重建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 论
临床上,DSA检查虽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创伤性较大。MRA检查方法相对便宜、无辐射损伤,属于无创性操作,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但扫描时间过长,且不适用于幽闭恐惧症、发热、体内存在假牙、节育环、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患者。头颈CTA属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但创伤小,而且还十分简便,可清晰显示骨性解剖结构和病灶解剖关系的问题[4]。通过临床实践证明,640层螺旋CT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应用广泛,比如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高质量曲面重建原始横轴位图像;通过旋转角度和短时间内重建层厚,有效对病灶血管进行多平面、多角度重建。头颈CTA技术与血管曲面重建在脑血管狭窄病诊断中,可以将病灶立体且清晰显示出来,有效评估斑块具体情况以及计算狭窄率,对疾病的诊疗具有着极强的作用。
综上所述,640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联合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较常规头颈MRA检查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类病变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同时图像显示清晰,诊断率较接近于金标准DSA检查,并克服DSA的缺点,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类病变早期诊疗中具有极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