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永乐宫壁画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挖掘

2022-11-25李娅萌

文化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壁画艺术文化

李娅萌

永乐宫作为我国元代时期颇负盛名的道教圣地,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其中的永乐宫壁画更是弥足珍贵。

一、永乐宫及其历史背景

永乐宫坐落在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地处黄河沿岸,背靠中条山,山灵水秀,树木林立。远在唐朝时期,永乐镇本来属于河中府,原名永乐县,直到公元1070年才改名为永乐镇,这里也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之地。在吕洞宾仙逝之后,唐朝将吕洞宾的居所改名为“吕公祠”,享受世人的供奉。王鄂在《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之碑》中有记载:“每遇毓秀之辰,远近庶士毕集其下,张乐置酒终日乃罢。”吕公祠也成为了人们集会的重要场所。后来由于吕公祠地方狭窄,难以满足人们集会的需求,又进一步修缮,扩大其规模,并改称吕公观。公元1244年,吕公观因为一场野火,几乎全部被毁。由于当时“新道教”盛行,由道教的代表人物——尹志平举荐,命潘德冲来主持重新修建吕公观,并改名为纯阳殿。纯阳殿于1247年开始修建,历时十五年,期间又扩建了两处殿宇,分别为三清殿和重阳殿,与纯阳殿合称为永乐宫,于1262年才初成规模。重阳殿中供奉着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和其众弟子,故曰重阳殿。三清殿别名无极殿,当中供奉着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明——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合称三清[1]。三清殿也是整座永乐宫的主殿,宏伟壮丽。不过由于在修建的过程中潘德冲逝世,导致永乐宫的修建工作并没有完全完成,直到1294年才将无极门统筹继续修建完成。在后续的岁月中,无数能工巧匠陆续为永乐宫绘制壁画和彩绘,最终到1358年才全部竣工。

二、永乐宫壁画介绍

永乐宫壁画经历了七百余年的历史沉淀,色彩样式依旧饱满纯正,以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当中的壁画数量最多。

三清殿中的《朝元图》是整个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所在,是由河南府洛京的十余位民间高手画师于1325年共同绘制完成。《朝元图》主要描绘的是诸神朝拜道教三清时的场景,整幅壁画长约95米,高约4.5米,总面积约400平方米,突出表现了“群神拱之”的宏伟气魄。

在三清殿的东边壁画中,主要刻画的是“皇天后土”,即玉皇大帝和皇地祗。在两位主神的身后,分别站立着代表四渎五岳的神仙,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五岳是指泰山、嵩山、华山、衡山和恒山,另外还有阎王、文昌帝君和代表十二属相的神仙。

西边壁画中主要描绘的是东王公和西王母,他们是传说中掌管八卦的神仙,同时还是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神明的直系统领。

北边壁画主要描绘的是两颗恒星,这两颗恒星被道教神化后,衍化出两位代表恒星的神明,分别是紫薇北极大帝和勾陈天皇大帝,称为紫微星和勾陈星[2]。在这两颗恒星后,还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同时还有太阳神、月亮神、二十八星宿等诸多行星。

在东西方向的扇面墙上,分别刻画着“南极”和“东极”,也就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南极长生大帝和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纵观整座三清殿的壁画布局,除了三清之外,南极和东极的地位较为崇高,坐落在三清的左右两侧,寓意三清的得力助手。在三清殿大门的两侧刻有两位大将,左侧为青龙护将,手持利剑脚踏青龙;右侧为白虎护将,手持长矛脚踏白虎,这两位也是民间俗称的“门神”。

纯阳殿和重阳殿中的壁画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并且两者首尾相连,主要讲述了吕洞宾和王重阳从出生到得道成仙的传说历程。

三、永乐宫壁画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一)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一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特点必定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所影响。

永乐宫壁画竣工于元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蒙古人对中原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在壁画中融入了大量的世俗文化。这点在重阳殿内的壁画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其中展示了许多百姓的世俗活动,如平民的吃饭、打渔、采药,贵族的朝拜,道士的讲经等活动,都被形象具体地刻画在了壁画当中。这成为了后世人们了解宋元时期社会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也说明绘画艺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3]。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和自然景色,是一幅典型的社会风俗画,运用写实的绘画手法,将百姓的日常生活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清明上河图》和三清殿的壁画风格不同,它与纯阳殿、重阳殿的壁画相近,都是展现古代人的生活,通过优美山水和古朴建筑的描绘,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优美惬意、忙碌悠闲的各类人活动的画面。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服饰习惯等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文字史料所无法替代的。三清殿北边关于恒星的壁画,甚至对我国的天文研究领域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特别是二十八星宿的有关动物的标志,更是我国天文学领域珍贵的实物佐证。

(二)绘画艺术研究价值

永乐宫壁画不光在我国艺术史上影响深远,同时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错落有致的人物位置关系,数量虽多,但丝毫不混乱,几乎每位神明都具备独立的外观和神韵,同时壁画中那种隐藏不住的磅礴气势、大气古朴,也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永乐宫壁画在继承唐代吴道子画风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琳琅满目的色彩充满生气、华贵脱俗、神秘莫测。在《朝元图》的构图中,将万般变化归于统一,用静态手法衬托出动态美感,无论在创意,还是画工方面,都代表着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特别在用笔方面,笔尖主要用猪鬃毛制成,下笔手法很好地结合了唐代主流的细密和宋代主流的顿挫,经技艺高超的画工运用,更为圆润有力。同时,绘制出的器物不光栩栩如生,其中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情感和文化底蕴,如壁画中的金鼎、铜炉等器物形象到好像能用手敲出声音;荷花、牡丹等却透出含苞待放的质感。在人物形象的绘制方面,须眉细致到根,衣袂好似迎风而舞。绘画色彩方面,为了突出壁画的内容,营造良好氛围,画师运用了重彩勾填的手法,将青绿、石黄和朱砂等颜色分开使用,不同颜色之间用白色这种较为纯粹的颜色分隔开来,着重刻画人物的面部细节,用沥粉来突出人物的袖口、缨络等部位的特点,给予观赏者以更加生动的感受。壁画当中上下两端分布着朵朵祥云,绘画风格豪气奔放,形象地展现出风云变幻的奇特景象。不光如此,画面中还有随风飘荡的云朵,袅袅升起的雾气,狂野、安静两者完美结合。在《朝元图》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每位神明面部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又极端恰当[4]。神情庄严肃穆的帝君、骁勇彪悍的天将,柔美秀丽的玉女等都活灵活现。在人物动作方面,他们有的在对话、倾听、凝望等,面部表情遥相呼应,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在一幅人物数量众多的壁画作品中实属难得,同时在元代的绘画史上也是极为耀眼的,这也为我国后世的绘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三)文物保护研究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乐宫壁画在保存的完整度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缺憾,对此,我国相关文物保护部门也积极地做出了应对,最大限度地让这块艺术瑰宝得到有效保护。永乐宫壁画凸显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工匠精神,富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某种程度上看,保护壁画就是保护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够直接反映当时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背景的资料,这是我国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永乐宫壁画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将其进行充分地保护和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责任。在1952年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当中,永乐宫才出现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一经发现,就被纳入到了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中。因此,永乐宫对研究和传承我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曾公开发出过感慨:“永乐宫的修建时长几乎和元代的历史相差无几,陆陆续续搞了一百多年,许多古代的能工巧匠,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才为我们后世留下这么宝贵的作品,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国人保护的。”

(四)文化旅游宣传价值

永乐宫,是我国一处驰名中外的古建筑群和举世稀有的13世纪元代壁画艺术宝库,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永乐宫壁画传承历史悠久,是我国晋南地区古代寺观壁画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永乐宫的旅游产业能够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永乐宫艺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宣传,不光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还能有效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繁荣发展。其次,永乐宫艺术文化会吸引国内外大批的游客前来,这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人们惊叹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体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通过在永乐宫圣地开展数字壁画展厅,即有效保护了珍贵壁画,也让大众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四、如何将永乐宫现代价值发扬光大

(一)保护是根本

永乐宫在建成之后的悠久岁月中,历经多个朝代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如明代的嘉靖帝、清代的康熙帝、嘉庆帝和光绪帝等,才得以使这份艺术文化瑰宝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尽管如此,在七百余年的历史洗礼下,永乐宫壁画依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首先,我国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对永乐宫壁画的损坏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地检查,并找出问题的原因,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联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作,如敦煌研究院等。其次,还应该加大对文物法的宣传力度,加强文物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第三,要加强对壁画修复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修复保护方法。最后,目前永乐宫壁画的修复保护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的专项拨款和景点门票的收入,光凭这两点显然无法满足壁画修缮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构成,比如争取国内外个人的投资等。

(二)研究是关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国家大力弘扬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背景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都明确了艺术教育在社会中普及的重要性。在全国各大高校,永乐宫壁画教学作为专业学习的必修课,更是全国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项目。如多所院校全图复制原大或原1/2大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运城学院、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高校对永乐宫壁画(局部)泥板进行原样复制等。在研究永乐宫壁画题材、形象、线条、色彩、样式等方面,形成了优质团队并促进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发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永乐宫壁画现代价值,其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显著。

为了充分发挥永乐宫壁画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开展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分别从绘画风格、色彩布局、社会风俗、道教文化、元代服饰特色等诸多方面入手,深度挖掘永乐宫壁画潜在的内涵和价值,并充分结合永乐宫建造时期的历史史实和社会发展动态,还原最真实的古代社会。比如,据史料记载:元代服饰在金方面的运用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这点在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中得以验证。壁画中无论男女,但凡身份尊崇,服饰上都会描金,这样会显得高贵、大气,这也说明元代大多数王公贵族基本都会在服饰上用金,以凸显尊贵的身份。通过对永乐宫壁画人物服饰的研究,能够让世人对元代贵族的着装风格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创新是生命

永乐宫壁画历经岁月沉淀,要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大力开发和发展永乐宫壁画的旅游产业,吸引众多游客,让永乐宫壁画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其次,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将壁画内容与我国传统神话传说深度结合,赋予永乐宫神秘的色彩,增加文化底蕴,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开发设计与永乐宫壁画相关的旅游周边产品,激发我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打造专属于永乐宫壁画的文化品牌。这不光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为永乐宫的日常修缮与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更能让这座承载着无数古人的智慧结晶和民族精神的古老殿宇,历久弥新。

五、结语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让许多国外学者赞叹不已。在全世界的绘画艺术发展史中,壁画艺术是最为特殊的一个门类,壁画因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盛行而发展到了顶峰。永乐宫壁画对我国历史、文化乃至天文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我国现存的壁画艺术作品已经所剩无多,像永乐宫壁画这样保存如此完整更是不可多得,因此,我们要更加全面地予以保护,让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持续绽放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壁画艺术文化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飞蛾”修复壁画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