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2022-11-25郑丽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9期
关键词:轴对称作业数学

郑丽钦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巩固学习的基本,它不仅是学生检验所学和运用知识的手段,更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过往的教学中,作业不再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的快乐过程,反而成了过重的负担,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的题海训练中煎熬。要想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有价值的延续,就要唤起学生的作业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成功的体验,就需要教师加强作业教学研究,科学进行作业设计,有效实施作业引导和辅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浅谈数学作业内容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作业,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作业;不同的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秀的作业,要能吸引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创造,要使作业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场所。[1]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化,并富有趣味。

(一)实践探究式

过往的那种方法单一、内容呆板枯燥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当下,学生的学习工具也不再局限于纸笔、课桌,学习的场域也不再受限于教室,网络空间、实践基地、社区社会极大地延展了学生作业的时空。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采集、汇总、统计、整理需要的数据,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例如,设计四年级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可怕的白色污染”,要求学生调查自家一个月扔掉的塑料袋有多少只,其中不属于环保垃圾袋的有多少只?利用统计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图,根据自己能力,分析所扔掉的塑料袋中数量最多的部分来源于何处,并与同学议一议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实践活动的情境就是学生家庭中的真实事例,学生的兴趣自然就高涨,作业内容有梯度体现分层理念,学生乐于接受挑战。这一实践性作业中,绘图(思维导图)发散了思维;统计塑料袋的分类来源,巩固了分数知识,直观地理解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分析了本项目(塑料袋)家庭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主要构成,为后续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了铺垫,段炼了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解决方案则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学生还了解到,随着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扩大,看着无伤大雅的小小塑料垃圾袋,竟可以堆积成一个有危害的垃圾山。[2]学生从“做”中获得体验,将数学融入生活,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解决者,乃至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者。这一教学设计思想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二)创新探索式

对小学生而言,创新更多地意味着动手创作,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给每一位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在创作中了解知识来胧去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形式可以体现为数学设计、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避免学生被动完成,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留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探究、交流、发现,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前作业:“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或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下一堂课,比一比谁的更对称。”次日讲课伊始,学生汇报作业,提交的作品五花八门,有设计图案、剪纸作品、橡皮泥捏等。无一例外他们都追求“轴对称”的效果。这样的作业了无痕迹地巩固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的深度认知,激起了学生去发现自然和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激发了学生对轴对称背后所蕴含数学原理的探索意识。

(三)情境体验式

作业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生活场景,去寻找趣味,让学生学得有趣,练得有趣,学生乐此不疲,就使得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机,从而主动去获取知识。例如,关于“东、南、西、北”方位知识的作业设计可以是:让学生早上起床,面向太阳说一说四个方向,晚上面对北极星说一说四个方向;学习数学中的“可能”知识点前,让学生在课堂上玩一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胜者获得奖励。这些游戏类作业,有时师生互动,有时亲子互动,学生在玩中学,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3]

(四)形式分层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的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设计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避免“一刀切”。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作业供学生选择。A层,模仿性的基础作业:小区要打造一个长方形小花园,花园长8米,宽6米,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B层,提高性的变式作业:小区要打造一个长方形小花园,长边挨着墙,花园长8米,宽6米,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C层,拓展性的思考作业:小区打造一个长方形小花园,长边靠墙,长9米,是宽的3倍,围上护栏,护栏至少要多少米?若每隔1米插一棵灌木,需要种几棵?

有层次性、有弹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在成功完成作业后还能建立自信,让学习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作业内容丰富化

作业内容的丰富化要求作业具有新颖有趣、有思考度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做、爱做、乐做。这样的作业过程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培养了数学学科的多种能力。

(一)基础性作业

依据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教学实践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课后对新授知识进一步进行巩固练习。一般授新课后进行的作业,教材上的“做一做”和配套作业本中的作业都可作实现目标。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适合学生的才是好的,课中笔者结合授课班级学情,突出教学重点,设计了一组“先不要求计算”的练习题,考查学生如何将小数转化为整数:0.4÷0.8、0.27÷0.3、0.208÷0.04,学生动手撇撇点点,看除数是几位小数,转化整数,再将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相同位数。这样“跳一跳,摘得着”把基础的问题解决了,学生轻松地迈向各自的“数学最近发展区”。

(二)准备性作业

准备性作业又称课前预习,深浅适当的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根据课标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计划内容布置适当的预习。教师首要注意的仍然是增加预习作业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作业兴趣,通过适当的写一写、做一做、练一练准备性作业练习,[4]做好自主预习,提前梳理出知识难点,以便课堂上重点听讲、交流。通过准备性作业,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要学什么、怎么学,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放性作业

新课标倡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设计开放性作业,让作业内容呈现发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特质。例如,在学习了“数的整除”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列出1~20中所包含的整数数字,并运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学生自由想象、分析:第一种分奇数和偶数;第二种分质数、合数和1;第三种分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四类。不难发现,由于学生思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思考的路径也不一样,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是比较简单的,而第三种分法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5]开放性作业,答案多元化,学生可多角度解答,提供了想象与综合运用的空间,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四)操作性作业

实践出真知,想的再妙,不如动手做一做,将脑中的奇思妙想具象化。所以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践题。自主探究、亲身经历知识推理过程,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例如,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买一张地图,找一找这幅地图的比例尺,量一量福建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两个城市),并算一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学以致用,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阅读性作业

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出现了一些新题型,需要学生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数学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择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如“祖冲之与圆周率”“中国的剩余定律”,以及《数学报》《小学生周报》上的富有趣味的典型题型等,让学生通过课后的“数学阅读”,拓展视野,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王国的热情。如“年、月、日”一课中,学生初步认知"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可出题,以下年份判断是否闰年:2020、2001、1998、1800。1800年就成为了一个难点,学生会认为这是闰年,但是翻阅万年历却又发现那年只有365天,于是产生质疑,这时,笔者顺势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教材中继续阅读,领会“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一闰”。通过数学阅读性作业练习,学生自己解决疑惑,获取的知识记得牢,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促使他们更好、更主动去学好数学。

(六)生活性作业

学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小学生必备素养之一。传统的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应对考试,它的形式单一、题海战术,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美妙,而只有重复的枯燥。但数学不单是符号,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时,布置如下作业:(1)动手测量家中客厅的长、宽,并算一算客厅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用规格为40cm×40cm的方砖铺满地面,需要多少块?(3)如方砖40cm×40cm,一块5元,另一种方砖50cm×50cm,一块7元,你会购哪一种砖铺地比较省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生活性作业,增强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作业设计是一门科学,它不仅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还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和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设计中融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巧,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巧妙运用。[6]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数学观,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科学的作业设计,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猜你喜欢

轴对称作业数学
《轴对称》巩固练习
“轴对称”复习点睛
作业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欣赏图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