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post-task环节”提升学生思维的探索
2022-11-25潘琳琳
潘琳琳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关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的,而思维品质的提升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多研读教材,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初中教学中多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即包含pre-task preparation,whiletask procedure,post-task等环节。“Post-task”环节即语言的实践应用环节,为提升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模式入手,结合提升思维能力的几个原则,在实践中分析“Post-task”环节可以如何设计。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概述
任务型教学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源于珀拉胡(Prabhu)在印度进行的班加罗尔项目,他把课堂教学分为“前任务、任务、反馈”三个阶段。[1]
在前任务阶段(pre-task preparation),教师通过讲解某些学习方法,提供与随后要完成任务类似的情境,激活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如欣赏歌曲、观看影片、词汇预习与记忆,或者问题导入等形式。任务中(while-task)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与学生主动交流与讨论,感受学生在任务中的困难,并给以指导,如“pair-work,group work,debate,interview”等形式。[2]任务后(post-task)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分析、巩固和练习阶段,也是反馈阶段,通过任务后的设计,师生共同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Post-task”环节对提升思维的意义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具体指对概念等知识的分析、推断、分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构建新的概念,实现多元思维。[3]
在任务后(post-task)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新的语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输出。[4]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是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post-task环节提问,创设有意义的贴近生活的情景,刺激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发问,挖掘问题深度,从而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不同,鼓励学生从西方的文化背景出发,理解英语语言知识。
三、在“Post-task”环节提升思维的实践
(一)材料简介
以牛津英语教材7A Module 3 Unit 9“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第一课时为例,笔者在设计“post-task”环节时,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整个单元来看,后面几个课时是国际食品节的准备、开展和小结,而第一课时是引入话题和背景。这篇课文主要是为SPCA无家可归的动物筹集钱而策划一个国际食品节,用be going to一般将来时展开表述,对“when,where,what,how,who,what time”等问题进行操练。
(二)教学目标
By the end of the class,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1. grasp the new word(homeless);
2. use “going to” to talk about future events;
3. plan activities by asking wh- and how questions to make good preparations,eg,what,where,when,how,who;
4. transform a dialogue into a paragraph。
(三)Post-task环节
1. Brainstorm other ways to raise money.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出更多的筹钱方式,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此前师生进行过图书义卖活动,学生可以想象得出,并且在“mind-map”中给出了海报提示,对应教学目标1和2。“mind-map”是设计的亮点,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活动的策划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2. 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 dialogue about planning an activity for raising money.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形成一个合理的活动策划,并探讨相应的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对when,where,what,how,who,what time进行操练,评价学生对本课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应教学目标3。
这个活动的亮点在于学生可以说的内容比较多,能够联系以前的图书义卖活动和生活实际。
3. Transform the dialogue you’ve heard into a paragraph.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一个小组完成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把听到的对话转述为文本的形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对应教学目标4。
(四)课后反思
在“post-task”环节,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多问几个“why”,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如有学生提到,如果遇到下雨天就将活动场地更换到室内体育馆。但是“post-task”中应该预设一些生词,预设出相应的难点和生成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表达。
四、总结“Post-task”环节提升思维的方式
(一)基于文本,创设有效情境
何亚男提出,在基于文本的前提下,教师在设计时,需要关注三个“相关”,即读后活动的主题必须与文本内容相关;读后活动中学生所需语言必须与文本提供的语言相关;读后活动必须与读前活动、读中活动相关。[5]那么在设计时既要考虑文本内容,又要考虑教学目标。例如,牛津教材7A U7 “Signs around us ”第一课时“signs and rules”主要是介绍Ben在徒步中遇到的四种不同的标识,让学生能够区分四种不同标识,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post-task环节就可以创设一个为学校贴标识的情境。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活动,让学生首先理解不同标识的意思,然后选择贴在哪里,进而说出合理的原因,刺激学生进行逻辑思维。
(二)关注课型,设计不同活动
根据不同的课型可以设计不同的“post-task”形式,在阅读课中,可以设计问题讨论、大意复述、角色扮演、中心思想概述、采访、人物简介、交流感想、仿写等。[5]而在听说课中,常常设计“a dialogue,a report,a survey”等形式,或者提供新的情境,运用本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对话交流。例如,7A U2 “Our animals friends”第 一 课 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Visiting the SPCA”是听说课型,在“post-task”环节可以设计成对话的形式、小组合作,去采访SPCA的工作人员,从而巩固课文内容。
(三)立足学情,启发学生思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不同的班级其学情也各不相同,所以“post-task”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该班级学生的基础和语言能力,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使活动具有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实施时还应分层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post-task”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