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培养”呼唤管理者改善认知、兼容并包
2022-11-25楚江亭
楚江亭
在中小学深入落实教育方针、推进治理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听到,对于某一管理或教学问题,不同的管理者、教师等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当对某一具体事物或问题进行探讨时,由于不同管理者、教师的出发点、想法等的不同,加之某些管理者、教师对自己的判断过分自信、否定他人的观点,从而致使有关研讨活动、交流会等转变为争论或辩论,甚至是赌气或吵架。这种情况在班级、家庭等社会群体中也同样存在,尤其是要做出某种决策的时候。由于双方各持己见又企图说服对方,难免言辞过激、相互冲撞,不仅影响双方思想的正常交流,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学校及有关群体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该如何深入理解并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呢?
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尽管能够进行思想的只能是个人,但个人的思想却是由个人所处的社会境况和社会位置所决定的。一方面,一个人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境况中,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另一方面,这个人在这种社会境况中、社会位置上,只能历经特有的生活过程,具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形成某类特定的观点和思想。正如一个人在空中观看一个物体,从一定的位置只能看到该物体某个或数个侧面的图像,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全貌。因此,个人的观点或思想必然带有片面性或有限性。
不仅如此,当代社会科学中的“历史主义”也坚信“感觉渗透理论”,并认为纯粹中性的经验是不存在的,个人对一定事物的认识过程渗透着个人的价值取向或社会影响,包括价值观、家庭生活、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等等。因此,个人形成的观点或思想本身就包含着他的价值前提、认知预设,而不是从“纯粹的事物逻辑”或“单纯的问题立场”出发的。
其实,纵观近代以来各种知识的形成,无一不是为了满足某种主导价值观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某些个人发展需求及旧的知识观念、结构、内容等之间发生了矛盾,才提出新知识形成的要求。知识的形成包含了知识生产者以及其生活社会的价值追求,这一追求导引着人们对以往知识的改造或重构,决定着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在其主要方面并不表征人类逐渐逼近“绝对真理”的历史,而是在某种价值需求的导引下,不断对知识进行挑选、取舍及其对所包含的价值、意义的重新诠释,对人类的认识行为重新规范,进而建构、重塑新的认识发展史。
可见,个人的观点和思想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或消除片面性、有限性的,同时,片面性、有限性也不是认识错误或错误产生的根源。因为,由个人的遗传、所处地域、家庭、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所塑造的看问题的视角,虽然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形成了局部、不完整的认识,但并不就是错误或造成错误的缘由。应该认识到,正是因为认识的局部性、不全面性,才赋予了个人观点及思想的有限正确性、片面认同性,以及阐释、理解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才使得人们有可能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进行交流或讨论,并进一步修正、完善认知,逐步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正如哲学家伽达默尔所指出的,片面性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有限性是人的视域,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有限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
因此,在学校治理工作中,管理者、教师不仅要认识到个体经验的有限性,理解观点与思想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看作唯一、正确或最终的认识,而且要以求真的态度不断修正与完善自我,摒弃“跟着感觉走”的习惯性思路及做法,耐心倾听、尊重、珍惜他人的意见及建议,由此,在最大限度地消除个人之间的矛盾,改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减少摩擦、抵触和组织内耗的基础上,民主、公平、合理地进行决策,并保证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