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路径

2022-11-25梅雪峰李兵

机械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办学

梅雪峰 李兵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必然要求,对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和目标。产业学院是我国推进产教融合的制度创新,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人才的供需对接。本文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探寻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形成校企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一、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产教融合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其自身属性决定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积累了较成熟有效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1]。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将课堂教育与生产性的工作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学生、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主张职业教育过程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进行,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也是一种工学交替的模式,并且形成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和系统灵活的校企联合运行机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模式,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有机整合在一起,并突出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共同参与TAFE学院办学的各个环节。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制度完善、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切实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和经济产业的共同进步。

(二)产教融合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20多年来,国家对产业和教育相结合的表述[2],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升到“产学合作”“产学研合作”,再到目前的“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体现了我国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2017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以下简称《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为其赋予了重要意义。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合力培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3]。

二、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创新

(一)产业学院是高职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类型

《意见》中提出:“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大创新,对激发院校办学活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相互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刺激,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不同主体和层面上进行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产业学院作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类型,是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现,是实现职业教育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平台,是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和载体。

(二)国内产业学院的办学现状

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开展的产学合作,开始显现出产业学院的功能和特征[4],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创立了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是国内最早的产业学院。随着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近年来产业学院成为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热点,被很多学校用于改革试点,形成了一定的办学模式。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区域内现代服务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与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共建多个产业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对接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与湖南跨境电商协会、跨境电商企业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主要是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开展理论教学,借助企业的厂房、设备、工艺技术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学徒制的模式开展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确实提高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和生产压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矛盾,但尚未达到产教融合的内涵要求,甚至在产业学院运行中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无法达到校企双方的合作预期。

三、产业学院下的产教融合路径

国内多数学者都将产教融合广义上理解为“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是两个产业形态的融合[2]。行业企业和学校分别是产业和教育的外在表现和构成单元,两者为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也就肩负起紧密校企联系,促进双主体深度融合的重任,产业学院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目的和归宿。

(一)协同育人,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相适应

首先,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产业学院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需求,由多元主体联合建设的组织,有浓厚的产业属性。作为产业学院的主体,企业应当是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在技术、工艺、制造、管理等方面走在产业的前列,一方面,将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工艺引入教育教学,为产业学院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另一方面,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吸引行业内更多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联合办学或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其次,引企入教,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基于多种原因,目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产业学院打造的校企合作平台就显得更加珍贵。高职院校要鼓励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成立产业学院专业共建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共同研究规划产业学院的专业布局,明确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出口标准、核心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制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工作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和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最后,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绝大多数产业学院的现行做法,通过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一体打造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产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院校应结合专业课程和企业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以工作现场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平台,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抓手进行实训教学和技能培养。另外,产业学院要加大对企业的对外宣传,切实推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明确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为企业用人需求提供支持。

(二)共同治理,提升多元主体联合协作能力

产业学院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对产业学院建设的理论研究重点和产业学院实践运行中的难题。产业学院是由多元主体共建的,理应由多元主体共治共管,相互协同以获取各自利益。在现实实践中,各方主体在办学立场、利益诉求、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机制等方面并不相同,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在出现分歧时互相推诿指责,使产业学院运行效率低下,打击了各方的办学积极性。国内产业学院在治理模式上也存在着权责不清,治理体系和结构不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和困境[5]。在治理观念上,各方应本着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立场。学校是公益性的,在政府的管理下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办学活力不足、制度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是逐利性的,采用市场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其利益至上的管理方式和淘汰机制并不适合在教育体系内全面铺开。学校要打消引入企业资本和管理而削弱其对产业学院管理权的担忧,为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和治理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产业学院的办学活力和运行效率。企业也要理解教育本身的公益属性,不要急于获取控制权和短期利益。校企双方应打破非公即私的观念,认同理解各自的差异,并在合作中融合互补。在治理体系上,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实行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专家办学的治理结构,在各方认同、相互投入的基础上,明晰产业学院各方的权责,并由各投入方共同成立产业学院董事会,对产业学院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由董事会聘任产业学院负责人和管理团队。在产业学院的机构组成、职能分工、人事任命、财务制度、教学管理、分配方式、学生权益等方面,制定详尽可执行的制度和章程,维护各方权益的同时,确保在出现分歧时有章可循。在日常运行中,健全对话协商机制,各方通过建立协商机制应对在日常运行中突发或未预料到的问题,提高产业学院的决策效率。

(三)人才共用,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通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作支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产业学院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和产业沟通协作的桥梁,承担着传授知识、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对外培训等多重任务。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产业学院校企双方的共同追求和责任。学校层面,要强调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等重要性,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利用假期和实习管理期间使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培训和实际工作。重视培养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团队承担校内实训设备的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提升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等。通过设立“科研教师”“社会服务型教师”等专职岗位[6],为教师从事产教融合和科研服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将教师从事产教融合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或单项补贴,并在职称评审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企业层面,要加大对产业学院师资培养的投入和支持。人力方面,选派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参与产业学院的管理和专业建设;要为产业学院提供高水平且人员稳定的兼职教师和带岗师傅,与专业教师协同完成实践教学和学徒培养。岗位方面,企业要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岗位和机会,让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应用技术能力。在科研方面也要与产业学院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引导教师将科研向应用领域转化。校企双方应在政策和待遇方面,对产业学院的专兼职教师给予激励和奖励,促进校企人才的双向流通。

(四)资源共享,建设服务校企的资源平台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平台,同时拥有校企双方的人力资源、产业资源和信息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服务校企双方的资源平台,不仅可以使双方受益,而且能使学校输出的人才与产业需求相对接。通过“引企入校”,双方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者“引校入企”,直接利用企业的设备开展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降低了学校在固定资产和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学生也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可对外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双方带来收益。信息共享,利用企业的真实环境,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编教材,以服务教学和职业培训。行业、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发布产业的发展动态、前沿技术等信息,使学生和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学习和研究,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共享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情信息,实现用人和求职的高效对接。

(五)文化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建设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多年沉积的思想理念,引领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是一家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推动着企业的发展。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存在主体差异,但两者并非没有共通之处,特别是产业学院是直接面向行业产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本身就有着吸纳融合企业文化的现实要求。校企文化的融合有益于对彼此的认同,使双方合作持续发展。在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下,文化融合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首先,要明确产业学院学生的双重身份,是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产业人才,将产业元素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中。适当开设与产业信息相关的职业素养课程;将学校的思政教育内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并归结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其次,利用学徒制的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在技能锤炼的同时,体会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在心理、观念上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7],在工作岗位中领悟工匠精神,树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最后,开展如“技能节”“企业文化展”“企业大师讲堂”等校园活动,使企业文化进校园,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关注。

(六)科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

教育要融入产业,首先,要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输送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其次,应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竭力为企业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重点应聚焦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瞄准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可转化、能落地的技术研究。以企业为主体,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依托企业自身科研项目和校企横向合作课题,加强科研与产业的融合。最后,国家层面正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鼓励企业投资产教融合。产业学院要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对接各项政策,积极申报各级产教融合项目,助力企业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为校企双方争取各项利好支持。

产业学院作为多方共建的育人平台,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目的和归宿。通过各方主体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通过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实现产业学院的共建、共管;通过人才共用,推进人才的多元发展和多向产出;通过资源共享,服务校企双方的同时开展社会服务;通过文化融合,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教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使产业学院真正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办学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