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2022-11-25辉,易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风池穴视神经复方

谢 辉,易 文

(1. 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2.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疾病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变细的一种视神经形态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处[1]。视神经萎缩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疾病,是诱发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常见原因之一。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视觉传导功能障碍、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及后天色觉障碍,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视力丧失,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临床研究发现,视神经萎缩多由视神经和视网膜炎症、退变、缺血、外伤、遗传因素、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目前,临床上针对视神经萎缩主要是从病因出发进行治疗,通过去除原发疾病、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方式促进视神经再生,但效果不够理想。大量的研究证实,中医特色疗法在视神经萎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在本文中,笔者就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医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中医并无“视神经萎缩”这个病名, 后世医家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青盲”的范畴。青盲多由暴盲等病失治转变而来,病程较长,因而多从虚、从瘀、从郁论治[3]。《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正气亏虚时,外来邪气容易侵犯机体引发疾病。叶天士云:“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病久气机运行不畅,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肝开窍于目,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司,气血运行不畅,目系失养。肝气郁结,玄府闭塞,或肝肾不足,阴精亏损,或心营亏虚,神光耗散,或先天不足,脾肾阳虚,或久病体虚,瘀血阻络,脏腑精华不能上承于目,使目睛失养,发为青盲。

2 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特色疗法

2.1 针刺治疗

蒋晖等[4]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20 例,在选取睛明穴、球后穴、攒竹穴、阳白穴、承泣穴、合谷穴为治疗主穴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疗法为肝肾不足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加刺肝俞穴、肾俞穴、太溪穴,为肝气郁结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加刺肝俞穴、太冲穴、内关穴,为气血两虚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加刺脾俞穴、膈俞穴、足三里穴,为气滞血瘀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加刺膈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每次留针20 min,每天治疗1 次。治疗14 d 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视力、视敏度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针刺相应穴位能够改善患者眼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提升视神经传导能力,提高视网膜功能。赵娣[5]选取承泣穴、攒竹穴、阳白穴、风池穴等穴位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31 例。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3.87%。这表明,针刺承泣穴、攒竹穴、阳白穴、风池穴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促进眼部气血运行。陈静[6]运用眼三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针刺眼周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三处穴位时不提插捻转针灸针,针刺风池穴时采用捻转补法,针刺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28 d。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升,视野改善,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这表明,针刺眼周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及风池穴,可扩张脑血管,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视网膜功能。夏燕婷等[7]在采用“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过程中发现,采用近眼三针(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联合风池穴针刺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和视觉诱发电位P100 波的振幅。王玉梅[8]采用针灸疗法对48 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取太阳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攒竹穴、睛明穴、风池穴为治疗主穴,并结合辨证配穴,脾肾不足配伍足三里穴、肾俞穴、脾俞穴,肝肾不足配伍太溪穴、三阴交穴,肝郁气滞配伍合谷穴、太冲穴,得气后留针60 min,每天治疗1 次。治疗30 d后,患者的视力及视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这表明,用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促进其视功能恢复。

2.2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

张红梅[9]在研究中为60 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进行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3%。进行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是将针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和复方樟柳碱的药理作用相结合,以发挥更加强劲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指出,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脉络膜、视网膜的血供,促进其已萎缩视神经的恢复,从而可提高其视功能。周旭宇[10]运用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53 例,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视野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张莉丽[11]采用复元明目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萎缩发现二者联合使用可增加脉络膜的血流量,增强神经传导,促进神经修复。周海霞[12]通过对53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发现用扩血管药物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扩血管药物。郭敬惠[13]通过对65 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复方樟柳碱对阻止患者的视野损害及提高其视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樟柳碱和普鲁卡因。樟柳碱是从茄科植物左特山莨菪碱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进行太阳穴穴位注射主要是通过刺激颞浅动脉旁神经末梢来改善脉络膜、视网膜的血供,减轻视神经水肿,解除眼球小血管痉挛,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缺血。普鲁卡因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眼部小动脉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视神经的修复。

2.3 离子导入

王志军等[14]在临床研究中将112 例视神经萎缩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采用直流电离子导入丹参注射液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39%)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0.9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借助直流电离子导入药物可以发挥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且药物导入体内后,在体内留存的时间较长,能够持续地产生治疗作用。吕静华等[15]运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吕静华等认为进行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促进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促进视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王菲[16]通过对70 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借助离子导入药物能有效扩张动脉,改善微循环,从而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和再生。药物借助离子导入后作用时间持久,对胃肠道无刺激,安全性高,疗效显著。邵霖霖[17]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通窍明目Ⅳ号口服联合苦碟子注射液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通窍明目Ⅳ号口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治疗操作可改善视神经及视网膜的血液循环,提高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修复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增厚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促进视神经再生。

2.4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吴清等[18]将72 例急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明目复元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100 波的潜伏期较短、振幅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徐朝伟等[19]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明目复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急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力,改善其视野,缩短其视觉诱发电位P100 波的潜伏期。宋艳[20]认为,中药穴位贴敷是将穴位的刺激作用和中药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以改善眼部的微循环,增强视神经的传导功能,促进视神经修复。穴位贴敷具有无创伤性、无致痛性、作用直接、起效迅速等特点。进行穴位贴敷的药膏多由麝香、丹参、冰片等粉碎后加入蜂蜜制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麝香、冰片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耐缺氧功能,改善脑循环[21];丹参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有利于解除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状态,缓解组织水肿。

3 小结

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的研究表明,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野,提升其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但目前临床上对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面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猜你喜欢

风池穴视神经复方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与肿瘤相关的视神经病变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复方丹参片和滴丸的作用一样吗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