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流行音乐特色学科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2-11-25叶子豪
叶子豪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诞生于20 世纪之初,是欧美工业革命历程中由于社会文化风向转变而形成的新音乐形态,一经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积极响应,并迅速席卷全球。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流行音乐在学习借鉴和自主创作中迅速崛起,开启了长达40 余年的快速发展历程。在几经沉浮之后,中国流行音乐如今已然形成了完善的商业化体制,并依靠着强大的“造星”能力和音乐作品“输出”能力在乐坛盛行。相对于社会传播与应用层面的普及,流行音乐教育的社会普及则显得相形见绌。无论是在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中的融入,或是在专业化教育层面的推进,均与其社会化发展有着天壤之别。即便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流行音乐相关专业,但受制于种种主客观条件因素的羁绊,不约而同地存在着表里不一、外强中干等突出问题。因此,对于高师教学体系中流行音乐学科化的建设问题亟待予以深切关注,并力求以此为窗口,解决流行音乐的专业化教育和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一、理顺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的先导问题
高等师范教育从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学科化教学体系的裹挟下,趋向于对师范人才的培养,且具有专业性和定向性的双重特征。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其所涉足的专业方向可谓丰富多元、面面俱到。但唯独对于流行音乐这一领域却“视而不见”,这显然并非体制的漏洞,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当然,艺术领域的理论学者与教育家在多年前便已发现这一问题,并发文详尽阐述在高校教育范畴中构建流行音乐学科的价值与必要性。比如,南京艺术学院是国内开设流行音乐相关专业较早的院校,时任院长王建元曾发表专题论文《从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谈流行音乐学科建设》,深入阐释高校教育维度中流行音乐学科建设的方式方法和目标远景;①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同样是国内较早在本科教学体系中招收流行音乐演唱方向学生,并开展流行音乐理论及表演方向研究生培养的教育主体,王思琦曾在2000 年发表论文《流行音乐学学科建设再思考》,就王建元的理论观点进行进一步推敲论证。②当然,相对于其他音乐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关流行音乐专业化教育,尤其是着眼于流行音乐学科建设的优质理论成果显得极度匮乏,这也客观上说明了教育实践领域的理论转化与应用探索还任重道远。但是,作为进一步实际行动的先导,一些基本的焦点问题需要预先捋顺,以避免无意义的争辩造成未来的止步不前。
首先,究竟何谓“流行音乐”?对于这一问题的界定,无论是在谋求学科建设或对其进行纵深的理论研究而言,都是首要节点。对于流行音乐属性概念的界定与解释,并非没有相关理论研讨。早在1980 年,音乐理论家李凌便在《“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随谈》中进行了初步界定。此后,冉彤、周荫昌、何乾三、于今、金兆钧等学者均从不同视角对流行音乐有所界定。王思琦在博士论文及后续出版的《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一书中,综合了多家之言,将流行音乐的基本属性与各种特征详尽梳理,可谓面面俱到。当然,流行音乐是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音乐形态,其本身的概念范畴也有可能出现变化。从目前看来,研究者们的理论总结仍具有适用性和稳定性。但是,在当前的各种音乐学理论研讨会议中,仍有学者对“何谓流行音乐”这一话题存在疑惑,他们大多并非带有创新性的精辟理论,而是要么孤陋寡闻,要么有外行充当内行之嫌。作为一个缩影,可以看出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的认知态度与深度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也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的步履维艰。
其次,流行音乐在社会发展中的如火如荼与专业教育领域的浅尝辄止之间可谓“冰火两重天”,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虽然流行音乐在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曾经因为“身份”和“内容”等问题在社会舆论及学界产生过争议,甚至是批评。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文化部门及整个社会的包容态度日趋开放,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与调控背景下,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并未受到阻碍。经过40 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流行音乐并非“卿卿我我”或“矫揉造作”。作为众多音乐形态中的一种,它有着自身的艺术价值与审美魅力,并在社会公共事件中能够产生重要且积极的文化影响力。对于这一点,无论是从许多具有主旋律精神或和平、友善、博爱等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中,或是在抗洪抢险、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社会重大事件背后所诞生的公益歌曲中,公众均清晰可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流行音乐的发展不仅吸纳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创作出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还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文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然,对于流行音乐的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公众并非熟视无睹,而是会及时修正并抵制。比如21 世纪伊始,“网络音乐”在飞速发展过程中曾出现的低俗作品及各种侵权行为,通过网络“守关者”与文化学界的联手抵制,将歪风邪气迅速打压。这足见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有能力促进流行音乐的健康成长。
此外,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体制与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需要有清晰的理论认知。流行音乐之所以能承担学科建设的重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又因其内容广博,可以从多个层面组织专业教育,比如演唱教学、史论教学、创作教学、复合型理论教学、表演教学、多样化附属内容教学等,才使研究者认为将流行音乐作为音乐学科内的一种子专业来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开放性的教学空间中,流行音乐与师范教育相结合从属于交叉学科。针对流行音乐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及师范类院校教学的目标及育人标准,确立师范院校流行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流行音乐知识储备及教育能力的师范类人才。他们的未来就业方向趋向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及更高阶的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主要传授的知识内容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的。这一职业领域的细分,填补了当前社会各教育阶层在流行音乐专项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推动流行音乐教育形成社会化网络。在引导青少年及社会群体正确欣赏和认识流行音乐作品、从业者、艺术事象的同时,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如此看来,其教育价值与社会责任将会是极为重要和艰巨的。
二、对于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对象的认知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对于“对象”的认知都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只有做到认识准确、清晰、深刻,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与实际效果。在当前高师教育于各个领域出现细分与纵深的大趋势下,高师流行音乐的学科化建设更需要在“对象”的认知方面“心明眼亮”。当然,这里所讲的“对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科进行组织、研究、教学行为的主体对象,很显然指的是“流行音乐”;二是教育的受众客体对象,也就是在未来高师教育体系中选择流行音乐学科进行深造,并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从事流行音乐教育的学生群体。这两个对象具有鲜明的特性,需要先在学科化建设中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理解。
一方面,对于“流行音乐”这一对象主体,应从其属性特征及社会价值方面给予正确的认知。流行音乐虽为一种外来音乐类型,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快速的民族化与本土化转变,因此几十年来始终发展得顺风顺水。但从深层来看,能够支撑其稳定成长的因素均源自其自身独立的特征之中。流行音乐具有亚文化属性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其作品风格及主题内容更趋向于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也更容易获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流行音乐具有与生俱来的商品属性,并以实现经济利益作为内部重要的发展驱动力,因此会形成一系列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共振”,并使流行音乐产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产生褒贬不一的社会热议;流行音乐具有时尚性和通俗性的本质特征,因此其自身发展也在快速地“新陈代谢”,不断有新的风潮取代旧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不断变化曲风和创作构想,才使得流行音乐“常听常新”,始终活跃在主流音乐舞台;流行音乐具有“多细胞”属性,内部存在着包括摇滚、民谣、蓝调、爵士、情歌、重金属等在内的多重分支,且每一种音乐的唱法、曲风、配器方式、审美特征均有着显性的差异。也正因如此,流行音乐与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充分的必要性将其定位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着手展开教育。
高师教育体系虽然在教育视野中有着专注于师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但是在流行音乐的学科基本形态构建方面必须遵循“流行音乐”这一对象主体的本质,形成围绕师范人才培养的师资配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平台等。首先应确保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深入的学理性认识,了解流行音乐内部结构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次应融入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着力定向培养师范性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体现出流行音乐作为专业学科的价值,使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能从中汲取充分的营养。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群体”这一研究对象的认知,主要在于培养目标的设定。通过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的建设和教育行为的开展,希望未来的毕业生能够在社会职业领域从事哪些教育工作,完成何种教育使命,实现哪些教育价值,这显然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高师教育在这一领域所培养的人才主要肩负着三方面使命:其一,振兴与普及流行音乐的社会化教育,使中国大众深刻认识到流行音乐的文化机理与审美价值,塑造正确的流行音乐认知观念,并摆脱纯粹的娱乐化认知误区。在为流行音乐本身正名的同时,也使国民的音乐审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其二,下沉到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通过音乐课开展定向美育教育,矫正少年儿童有可能出现的流行音乐欣赏审美误区,以及造成成长危害的“追星热”与“偶像风”。通过变“堵”为“疏”的教育策略,使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音乐认知观与文化价值观,这也间接解决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争议点。其三,具有理论、歌唱、表演、创作、运营等专业技术知识的毕业生,未来也可以从事流行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流行音乐产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流行音乐产业对人才供给十分渴求,尤其对于专业技术卓著、综合文化素养高的人才,有着充分的行业认同感。未来的流行音乐从业者需要具备更加过硬的素质,才能够支撑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显然,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专业教育岗位的师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基于此,应在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方面梳理明确的目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有法可依、稳步推进。
三、把握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
从另一角度来看,在高师教育发展几近成熟的背景下,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仍处于理论探索和筹划阶段。除了上述态度误区和历史因素等原因外,必然也包括其自身储备未能达到质变的高度等因素。因此,在学科化建设的初始阶段,还需要对几个重要方面予以重点的思考和论证。既然对于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已无“先机”可言,那就力求做到准备充分,并期盼有朝一日它能够“大器晚成”。
(一)加强理论储备与方法论创新
一门学科的组建应具备充分的理论储备和方法论成果,只有在此领域厚积薄发,才有可能形成深刻的教育文化底蕴,并使其未来的发展“掷地有声”。从理论储备方面来看,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 世纪末,有关流行音乐的学理化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在部分评论、纵谈或具有理论研究含量的文章中,存在着严重的主观倾向性,言辞的严谨程度和理论视角的开阔程度也略显不足。进入21 世纪,有关流行音乐的研究成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井喷”,这一点从“中国知网”平台中的文献资料成果发表时间和数量便可见一斑。截止到目前,相关论文数量达到了一万余篇,其中绝大部分撰写于2000 年之后。理论文献数量方面的异军突起,可以看出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的关注程度已“今非昔比”。在对文章类型及题材的横向量化分析中可以发现,研究者身份多集中于高校及中小学在职音乐教师,除此之外,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位论文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流行音乐的关键词。题材方面,内容涉及基本概念、文化历史、美学品评、个案分析、社会活动、教育思考等多个层面。但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不同身份的研究者对于流行音乐的基本文化认知存在着不统一、不客观、不翔实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音乐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关流行音乐的理论阐释存在着随意性、娱乐化与主观臆想的倾向。这在客观上也说明了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仍处于不尽成熟的阶段,研究者自说自话,缺乏共识性的理论视角和潜心探索的态度。科研精神与科研成果是一门新学科诞生的基础,若没有丰厚且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支撑,就显然无法使流行音乐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也难以完成高师人才培养的重任。
在方法论层面,流行音乐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师范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具有独立性的。比如,流行音乐作品风格千变万化,并不断在创作与表演环境中形成跨界或新生事象,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避免知识体系的保守与闭塞;流行音乐的社会拓展往往通过商业化手段,且与主流传播渠道紧密相连,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教学指导,需要具有跨学科的视角和知识储备,以避免单一教条的就事论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既与国际流行音乐发展趋势之间紧密衔接,又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形成微观发展生态。因此,作为教育者,应着眼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特征,培养中国流行音乐的后备师资力量,并坚定文化自信,寻求中国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之道。基于此,对学科建设中方法论的探讨,切勿一蹴而就地将临近学科的教育理论照搬照抄,而是应秉承“独立自主,兼容并济”的精神,在研究中思考,在借鉴中学习,找到一条适合流行音乐学科开展方法的可行之道。
(二)师资的择选与培养
流行音乐的师资来源一直是困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一个严重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主要是以声乐、器乐、舞蹈等为核心所展开的。常规状态下,这些专业方向的师资力量可以由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供给,并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一脉相承的有序衔接。但是流行音乐的师资来源却与之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流行音乐专业教育系统在高等教育中缺位,造成毕业人才匮乏,具有教育资质、能力和经验的可用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于是,在现有的一些高等教育体系中,出现了由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教师兼职或转型从事流行音乐唱法教学的现象。无须过多赘述,这种牵强的做法明显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毕竟这类教师的学习经验、专业认知、教学能力等方面均难以与流行音乐教学相匹配,因此也造成了十分尴尬的教育结果。
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见识和包容态度的高校也谋求将社会领域的流行音乐歌手及从业者引入教育系统,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经验、阅历来快速振兴本校的流行音乐教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这类人才往往不具备相应的学历和教学资质,不符合高校教师岗位聘用的基本规定,只能通过“荣誉教师”“客座教授”等方式聘请其来校讲学或指导。这对于高师流行音乐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而言是一种严重的损失,也是造成高师教育系统与流行音乐社会化发展之间分歧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快速妥善解决当前体制与实际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是摆在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此外,对于已经由其他临近专业转型进入流行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师而言,应及时介入岗内再教育。即通过系统化的专项学习,理解流行音乐的本质属性与教育特性,使教学方法、教材理解、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达到统一性,遵循流行音乐学科的育人规律,全身心投入自我学习与教育实践当中,避免在实际教学当中采用错误的主观意识理念或所谓的“经验主义”。
(三)完备且独立的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来说,它首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次才是与高等师范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向。即便教育主体是从培养师范类人才的视角对其塑造,也必须首先尊重其学科内容的完整性,这样才会避免“盲人摸象”的问题出现。因此,在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建设中,应着重关注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力求使课程体系聚焦于流行音乐这一类型化音乐的周围,并由此延伸出与教育学相互交叉的课程配置。从这一理念设想出发,笔者认为:高师流行音乐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内外两层课程群。
外层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流行音乐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歌唱表演、创作改编等多个层面展开。其中,应涵盖流行音乐视唱、流行音乐和声与曲式分析、流行音乐歌曲写作、流行音乐编曲与配器、流行音乐声乐演唱、流行音乐器乐演奏、流行音乐鉴赏等与实践应用紧密相关的课程体系。当然,包括流行音乐基础理论及流行音乐史学、美学、社会传播学在内的基础理论课程也应融入其中,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流行音乐的文化机理与艺术内涵。在大多数四年学制的高师教育中,这些外层课程体系是学生打开流行音乐之门的重要课程集群,应将其排布在前两个学年的教学环节中,且以学科入门的逻辑规律设置,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内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外层课程为基础,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获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所展开的以师范类人才培养为方向的课程内容,比如流行音乐教育学、流行音乐教育心理学、流行音乐美育实践课,等等。这些课程的组织主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教师岗位上如何应对有关流行音乐的教育传播事象,培养学生的专项教学理论储备与实践应用能力。本着胜任岗位职责和良性传播流行音乐文化的双重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配置,以求显现出高师教育与流行音乐文化的交互融合能力。
结 语
如今,流行音乐已然成为中国音乐产业的重要支柱,并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但与其在社会层面发展的风生水起之势相比,流行音乐教育事业的推进程度始终不尽如人意。为此,上述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师教育体系中构建流行音乐学科的问题。纵观一门学科的建设,不仅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共同支撑,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国流行音乐凭借着40 多年的发展积累与丰富的成果储备,足以证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及开展专业化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作为当代教育者,有责任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师范人才,打造中国流行音乐可持续化发展的新格局,使其为中国民众提供更多艺术精品与文化熏陶,并以高师教学体系中的学科化建设为契机,培养专项教育人才。以求能够承上启下,达到育人与发展的双重功效,并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健康稳定地快速成长。
注 释
① 王建元《从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谈流行音乐学科建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 年第1 期。
② 王思琦《流行音乐学学科建设再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0 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