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提升 反思·成长
——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实例记录
2022-11-25鱼冬芳
鱼冬芳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第二幼儿园,江苏 南京)
我园坐落于吉山脚下,周边美丽乡村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我园独特的教育资源网络。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对幼儿发展有着巨大价值。那么,如何挖掘与利用丰富的美丽乡村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让课程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这是我们一直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理念和行动并行,深入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提升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水平。
一、从学习到深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
(一)在主题式教研中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
聚焦某一主题,开展系列化的主题式教研活动。例如:针对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现状,我们开展了以“优化半日活动组织”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此次教研一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提升期:通过理论学习、专题培训、好书分享、线上打卡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第二阶段——分析研讨期:以自我分析班级一日活动组织现状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在组内展开充分的研讨,共谋解决策略。第三阶段——放样展示期:采用自荐和组荐相结合的形式,各组选定一个放样班级,在观摩基础上,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第四阶段——观摩分享期:年级组平行班之间互相观摩、学习,优化一日活动组织策略。
(二)在问题式教研中提升教师的思辨能力
基于问题导向,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例如:针对教师户外游戏组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引发教师积极思考:户外游戏可以开展哪些内容?创设哪些区域?提供哪些材料?以体验、互动、激励的形式引导教师释放思维,爱上思考,学会慢慢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将共性问题收集起来,列出问题“菜单”,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进行研讨沙龙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辨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分层式教研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针对不同梯队教师的需要,开展分层式教研活动,精准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例如:经验型教师对“水粉画活动中范例的有效选择和欣赏”很感兴趣,我们请来区美术教研组长,通过课例展示、范例分析、问题提炼等方式使教师了解和明确范例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新手班主任对“家园沟通”比较感兴趣,我们则开展了以“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工作”为话题的经验分享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给骨干教师压担子,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二、从理解到行动——实现理念到实践的落地
(一)改变活动空间,变“局限”为“拓展”
1.调整区域空间,变“四周”为“适宜”
改变前:游戏区域基本上都固定在教室的四周,桌椅按组摆放在教室中间,造成游戏空间不足、区域感不强、动静区域分不开,不利于幼儿正常游戏和良好游戏品质的培养。
改变后:调整了班级区域空间,将桌椅全部进区域,灵活利用幼儿床铺进行区域隔断,有效利用教室中间和户外长廊的活动场地,动静区域有效分离,增大了游戏空间,增加了游戏时间,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幼儿游戏更加专注。同时实行“一区两用”,如建构区上午可以开展建构游戏,下午则可以进行其他区域游戏,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
2.从室内到室外,变“单一”为“多元”
改变前:以往我园的户外场地几乎只用于组织晨练、体育游戏及体育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功能单一,造成了资源浪费。
改变后:整合了户外场地资源,将幼儿游戏空间从室内拓展到室外。塑胶场地上利用轮胎、牛奶箱、奶粉罐、纸杯等低结构材料开展创意性的建构游戏;生态区的绿草地上,孩子们铺上垫子或搭上帐篷开始了郊外野营游戏;长廊下,美工区的孩子们撑起画架、拿起画笔,兴致盎然地开始写生……各年级组错时开展活动,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户外游戏时间,为幼儿探索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改变管理模式,变“管束”为“放手”
改变前:教师是班级的权威者,游戏的内容、规则一般都由教师制定,班集体的事情也基本由教师完成。
改变后:
1.幼儿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幼儿可以完成的事情,放手给幼儿完成。例如:大班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值日生可以为班级做哪些事情?幼儿畅所欲言,最终讨论出了整理游戏柜、照顾自然角、布置用餐环境、收拾餐具、清洁桌面等二十几件事情。幼儿用绘画表征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再各自认领自己的小任务,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2.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尝试以儿童海报的形式呈现幼儿的问题困惑与探究过程。游戏的内容、环境、材料、规则不再是教师预设好的,而是通过师幼讨论产生的,游戏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贴近幼儿的生活,游戏材料来自幼儿的需要,游戏规则内化于每个幼儿心中。幼儿在游戏中更加主动、积极和投入,游戏水平不断提升。
(三)改变组织策略,变“高控”为“自主”
1.优化作息时间,变“统一”为“弹性”
改变前:各年龄段作息时间统一,一日作息时间安排零碎而刻板,过渡环节较多,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不能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发展。
改变后:根据幼儿学习、生活及游戏的需要,将碎片化的时间调整为块面状的时间,并将调控时间的主动权还给师幼,动静交替,弹性安排一日作息时间。灵活组织形式,将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有机结合,避免和消除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出现。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与调整,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2.优化活动内容,变“割裂”为“融合”
改变前:一日活动组织与主题活动相脱节,形式单一,常以教师讲解为主,活动缺乏计划性、游戏性,幼儿兴趣不高,未发挥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
改变后: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将生活活动作为课程实施路径之一。例如入园环节,结合小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的开展,提供“我爱幼儿园”签到板,幼儿自主选择夹夹子、贴画、印章、子母扣粘贴等方式进行签到,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我升中班了”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用心情牌记录自己的心情,并利用晨谈、小组或个别交流活动,帮助幼儿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标志的世界”主题中,大班幼儿自主设计签到本,对照时钟记录自己的名字和入园时间,还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日期、天气进行记录,充分发挥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
(四)改变资源利用,变“零散”为“整合”
改变前:课程资源的收集只局限于某一个主题活动,比较零散,缺乏计划性与整合性,没有系统地进行收集与分类,资源保存不当,查找不便。
改变后:以幼儿为中心进行资源筛选。关注幼儿对哪些资源感兴趣,哪些资源能引发幼儿持续探究的价值,不断整合、优化身边丰富的美丽乡村资源。按照学期主题及课程实施路径,将电子资源进行分类,建立网上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教师的学习渠道。建立了小型实物资源库,做到专人专管,定期收集整理,分类储存,方便快捷查询。班级还配备了资源收纳箱,主要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由师幼共同收集与管理。
(五)改造课程方案,变“照本宣科”为“基于儿童”
改变前: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本身,而忽略儿童的兴趣、经验、问题等。盲目照搬教材,对课程解读与理解不够,未将其进行整合并落实到实践中。
改变后: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根据幼儿兴趣的变化及时调整、适当延伸或生成相关活动内容。通过使用《课程审议问题记录表》,使每位教师提前深入分析班级幼儿,研究教材,并进行有效反思。例如,在中班“好吃的蔬菜”主题活动中,基于对幼儿的观察与理解,幼儿对土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便与幼儿共同讨论,生成了班本主题活动“一颗土豆的旅行”。在梳理幼儿提出的各种有关土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调查、观察、种植、对比、实验、制作土豆美食等一系列探索活动,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使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真正符合幼儿生长与发展的需要,将课程紧扣幼儿的真生活、真需要。
(六)改变观察角度,变“查找不足”为“发现儿童”
改变前: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偏向“找不足,找差距”,关注幼儿不能做什么,不会做什么,或是为了完成观察任务和教育笔记而被动地观察儿童。
改变后:树立“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理念。倡导教师以学习故事的理念优化撰写观察记录,捕捉孩子的“魔法时刻”。指导教师结合《指南》中的幼儿发展目标对幼儿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支持策略。鼓励教师勤学习、勤撰写、勤反思,提高了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紧紧遵循“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改变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