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课程助力学前儿童自主学习的教育思考
2022-11-25徐梦琦
徐梦琦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江苏 苏州)
幼儿园阶段是启发幼儿思维的重要教育引导阶段,在幼儿园活动的实践中能够发现,游戏化的课程所带来的活动效果是最好的,能够结合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知识、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园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游戏化课程的活动方式,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游戏化课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幼儿主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感受,在游戏中借助问题的引导,来帮助幼儿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突破,并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而游戏化课程的设计,并不仅仅是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是要以游戏为载体,将活动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其中,更好地发挥游戏对幼儿思维与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幼儿课程组织的游戏化
所谓幼儿课程组织的游戏化,就是指在幼儿活动实践中,将一个完整的游戏活动引入活动中,使游戏化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建设与开展。在游戏化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借助游戏来开展活动,而且要将活动的任务、目标隐含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对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等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从而在一个完整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与感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摸索与探究,获得更多的认知。
例如,在游戏的设计中,教师引导幼儿对相关事物“对与错”的判别中,就要在整个课程中有效地与游戏相互结合。首先,教师要为幼儿设计一个“对”和“错”的趣味表情,或者是能够体现“对”和“错”的背景音乐,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效地结合游戏化的内容。在这个游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引导,也就是对于“对”和“错”这两个概念的认识不能够过于绝对,也不能够设置规则来规定游戏中“对”与“错”的认识,而是能够通过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语言、思考等方面来引导幼儿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够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能力。
二、注重将游戏结果转变为游戏过程
在传统的游戏化课程的活动中,可能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在游戏最后幼儿所收获的知识、技巧,注重的是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却忽视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提升与培养,其实游戏过程才是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怎么玩为重点,而不仅仅是最后得到了什么为重点。
例如,在游戏化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注重集体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在开展全面的集体游戏活动中,以幼儿的情感体验以及在游戏中的表现作为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如在“找朋友”的集体游戏设计中,游戏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认识别的小朋友,并能够通过良好的交流方式、行为方式去交朋友。这个游戏并不是注重幼儿在最后能交多少朋友,而在于游戏过程中幼儿是怎么去“交朋友”的,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行为来获得对方好感的,并能够使对方愿意、主动去成为幼儿的朋友。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能够以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来衡量幼儿的收获与成长,将传统的注重游戏结果逐渐转化为注重游戏的过程,注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达到结果而使用的方法和思维。
三、以游戏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传统的游戏化活动课程中,幼儿一般都是以“接受游戏学习”的状态去进行游戏的,这并不是最有效的游戏活动引导的方式,最好的状态是能够以游戏来有效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真正体现出主体地位,教师则是作为游戏的指导者来进行活动的引导,使幼儿能够主动融入游戏,并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情境游戏的设计中,教师不能在游戏中一直对幼儿指导如何去做、下一步该如何去做,这会使幼儿在游戏中永远都跟着教师的思维与指导走,而没有自主思维。因此,对于情境化游戏的设计,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的感知、挑选,而游戏的过程,则能够引导幼儿以自己的认知与想象能力作为出发点,促进游戏中对话、行为的发展,有效地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有效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思维与能力。
总而言之,在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游戏化课程,为幼儿设计出更适合幼儿学习、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游戏活动方式,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在游戏中逐渐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奠定重要的、坚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