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途径
2022-11-25王丽艳
王丽艳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幼儿园,甘肃 通渭)
如何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每个幼儿教师应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幼儿自主确定游戏的内容与主题,以此突出幼儿的责任感、成功感与责任心,使其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培养创造性。就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来看,游戏活动属于重要载体,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发挥游戏这一载体的作用,推动幼儿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借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但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很多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效果不理想[1]。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幼儿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一、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关系
学前时期对幼儿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阶段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肩负培养幼儿学习能力与终身发展的重任,自从第一所幼儿园被福禄贝尔建立后,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就是游戏。但目前学术界也未统一游戏的标准,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范下给教师提供游戏材料、布置游戏场地,统一由儿童自主开展或组织,主要是为了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游乐活动。根据上述定义可知,幼儿园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且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发展与学习。所以,幼儿园应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培养学前儿童核心素养。
(一)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内在目的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开展幼儿游戏并非只是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取知识、经验以及成为课堂主体,最重要的理由是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经由体验成为自由、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知识与经验的作用,将其与幼儿的精神与情感联系起来。这表明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开展游戏活动应从幼儿的体验与经验着手,将游戏还给幼儿,使其在体验学习中获得更多学习经验而不是在游戏的基础上赋予学习知识。幼儿核心素养指的是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但部分幼儿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容易走向知识本位,因此并非所有游戏都适合幼儿,也并非所有游戏都有利于发展幼儿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最终目的是从知识本位转变为以儿童为本位。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时应以发展幼儿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在目标,增强对幼儿愉悦与幸福感的重视。
幼儿可以通过游戏逐步扩大自身信息储备,以此发展自身性情与技能。有研究者提出,可通过游戏促进儿童文化学习、大脑发育等,也发现游戏与儿童语言、社交以及情绪等方面联系比较密切。培养幼儿核心素养属于比较基础且又关键的内容,幼儿可以在游戏中科学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幼儿发展自身社交能力。
(二)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其在学前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除了表现在纯粹的游戏活动,且在生活中占据的时间与其他高年龄阶段儿童相比更高,还反映在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做成年人认为非游戏的活动,在生活各方面渗透游戏因素。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建立联系,因此幼儿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环境的刺激发展自我,因而教师若可以将游戏当作一种手段与教育途径,那么就赋予了游戏教育的意义[2]。
幼儿教育主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格的幼儿园无论开展升华活动还是教学活动都应以游戏活动为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效率更高,但教师在教学中仅是给幼儿传递自身现有的经验与实践,没有游戏活动,幼儿就不能创新,更不能在游戏中更新自身体验。而核心素养则是让幼儿自主经历获得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锻炼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要想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还应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为此,幼儿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之前,加强教育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根据游戏规则开展游戏活动。特别是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细致掌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体育器材的结构机理与应用技巧,能够根据相应游戏活动的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结束以后,还要将它们归类摆放回原来的位置。只有这样,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才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家校合作共同培养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必须与家长合作,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共同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挑选合适的时间,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通过组织亲子游戏活动,培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借助微信这一即时通信工具,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向家长推荐合适的教育方法,加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并听取家长对游戏活动的实践建议,然后巧妙组织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未来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增强责任感
每个游戏都必须以游戏规则为依托,当然游戏规则也可以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种。在制定游戏规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自主意愿,不可由教师强制性添加,如何开展游戏、游戏规则有哪些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制定[3]。当然,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点拨与引领作用,但也要注意制定出的游戏规则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需要以游戏活动的过程为基础进行调整,及时更新游戏规则,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以幼儿园大班开展的“我是规则小主人”这一活动为例,在开展活动时笔者让幼儿自主制定规则,提高其自觉性,使其自觉遵守集体规则,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规则,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培养创造性
开展游戏活动离不开材料的支撑,若缺乏材料支撑,就很难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如借助积木、沙石等多样化的结构材料,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时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想象、验证中开展游戏活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了自主选择的机会,逐步锻炼自身创造性与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在结构性游戏中发展核心素养。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还需要积极地引入生活化素材,这同样也是培育幼儿核心素养的有力手段,使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熟悉感和亲切感,能够更加自主、积极地参与活动。并且,为了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有进一步的收获,培育核心素养,教师还应该为幼儿设立明确的生活化活动目标。例如,在中秋节时,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活动主题,组织幼儿制作一个“月饼”。首先,教师要让幼儿观察月饼的图案和形状,并对制作过程进行一定的了解,还要让幼儿认识月饼的种类,使幼儿了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幼儿利用橡皮泥来进行仿作。如凤梨馅月饼,就要让幼儿观察其馅的颜色,让幼儿用黄色的橡皮泥进行制作,并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风格和种类的月饼。此类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幼儿更加了解中秋节的相关习俗,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最终有效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
(五)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当前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对幼儿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期间,应当适量、适度、适宜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借此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该故事的动画,小朋友在看到乌鸦张嘴唱歌和狐狸叼肉而走的情景后,都长叹了一口气。对多媒体的利用,有效吸引了幼儿学习的目光,实现了幼儿深度学习活动的目标,可以更好地培养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但幼儿的核心素养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要积极地学习并探索各种游戏活动,认真地组织并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