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

2022-11-25戴美想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28期
关键词:智能网汽车产业联网

刘 轩,徐 欣,戴美想,赵 阳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1 国内外智能网联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美国对智能网联汽车持开放态度,自2011年起,内华达州、加州等40余个联邦州颁布了自动驾驶法案或者相关政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与现有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欧盟2015年提出了欧洲自动驾驶发展战略,鼓励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凭借产业集聚和先发优势加强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日本、韩国也相继发布了自动驾驶研发路线图,促使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逐步从高速公路延伸到一般道路[1]。2016年新加坡允许在车流量较小的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2017年,瑞典哥德堡有100位消费者租借沃尔沃的自动驾驶汽车XC90,在瑞典境内一些特定的道路上驾驶。Uber已经从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超过40名无人汽车方面的专家,专注于未来汽车的发展新模式研究。

《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初步构建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体系,后续发布的2.0版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模式的自动驾驶生态系统,实现建设世界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了方向及路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发展智能汽车有利于完善我国汽车产业体系。2021年,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路网网络化体系基本完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显著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前瞻布局智能出行领域,陆续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2016年,上海建成首个专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的全封闭式综合性测试场地;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建成首个专门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封闭高速公路环境[2]。

1.2 发展趋势

车联网涉及汽车整车、信息交互、人工智能、5G通讯、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等众多行业,是一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交织融合的新兴产业[3]。自动驾驶系统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上游为汽车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包括智能传感器、功率半导体、光电器件等,下游为整车制造业。自动驾驶是依托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技术,实现汽车环境感知、智能决策等功能,主要包括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3个方面。感知领域,目前主要形成两大阵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感知”和以Waymo、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激光雷达融合感知”解决方案。前者纯视觉方案“轻感知,重算法”,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能够满足当前L2级别的感知需求,但随着自动驾驶逐渐演进,感知层数据量指数级上升,芯片的性能和算力将难以满足视觉方案的需求。后者主要依靠激光雷达创建3D感知云图,探测精度高、距离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L4以上级别的感知方案,但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同时,激光雷达的高昂成本也是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2 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状

2020年,江苏省汽车产业规上企业2 397家,实现营业收入7 672.7亿元,在全国占比9.4%。智能网联车相关企业400余家,涉及智能感知、信息交互、自主决策、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培育了魔门塔、初速度、中汽创智、中电莱斯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4]。2019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无锡获批建设。2020年,无锡完成260 km2示范区的改造。常熟凭借其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领域深耕多年的底蕴,积极推动5G-V2X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并集聚云途智能、京东鲲鹏等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2018年,相城“长三角智能驾驶产业示范区”项目启动,2019年,获批建设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目前苏州相城区已集聚了智加科技、蘑菇车联、轻舟智航等15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累计改造智能网联道路63.4 km,部署超400台套感知设备,实现了自动泊车、无人驾驶小巴、无人配送等近50种车路协同应用场景。

3 相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 政策环境优越

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积极主动作为,不断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商环境,从产业集聚、生态搭建、人才发展、技术引领、基础建设、管理服务专班等多方面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先后印发《苏州市相城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苏州市相城区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聚焦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智能驾驶产业营商环境及氛围,做大做强相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提升相城产业品牌知名度。

3.2 产业基础扎实

2018年相城“长三角智能驾驶产业示范区”项目启动,2019年获批建设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2021年获批首个江苏省数字交通示范区。相城抢抓智能网联汽车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载体,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打造智能车联网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当前已建成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研创园、中意汽车技术(苏州)创新基地、中奥智能驾驶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要素集聚的创新载体平台[5]。高水平平台载体的建设和立项,极大地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相城区的集聚和发展,推动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向相城集聚。当前,相城集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152家,年营业收入近2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2家,占比达到34.2%,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余人,相关从业人员3 000余人,自主知识产权超1 000件,参与或主导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8项,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领域中积极抢占行业话语权,相城已成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

3.3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相城已成为国内少数覆盖“车”“路”“网”全产业链的区域,也是国内车联网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152家企业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涵盖了软件与算法、环境感知、终端与芯片、汽车执行与控制系统等30余个细分领域。环境感知领域方面,区内企业开发全球首款300线图像级激光雷达,已进入试产阶段。软件与算法领域方面,国内乘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高精地图技术方案已在国内成功应用。终端与芯片领域方面,国内商用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军企业在智慧交通系统市场领域已拥有L4级实验车队,并联合业内顶尖机构开展首次自动驾驶重卡第三方测试。汽车执行与控制系统领域方面,清华汽研院在轻量化车身方面领先发展。

以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为总目标,相城正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积极营造良好产业氛围,构建全要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依托高铁新城等核心板块,打造“商务通勤”“城市生活”“休闲度假”应用场景示范区,推动城市环卫、智慧泊车、分时租赁、疫情消杀、园区无人物流等场景在园区的商用化试运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成果在相城的落地,促进了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

4 存在问题

4.1 核心技术攻关有待突破

相城区在自动驾驶算法、激光雷达、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代表性骨干企业,但仍缺少涵盖NR-V2X、5G车联网、安全认证等支撑“人-车-路-网-云”高度协同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及研发支撑体系,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开发迭代的公共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4.2 基础设施需持续完善

目前,相城区将形成总里程超60 km的高级别开放道路环境,但未来支撑场景连续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开展大规模测试验证,需要部署更加完备的路侧基础设施。此外,开放道路测试立法及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以期最终形成全域覆盖智能路网环境。

4.3 示范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化

相城区已发放苏州市首批道路测试牌照及智能驾驶上路计划,开展Robotaxi、Robobus、自动物流、自动环卫等示范点建设,但规模化应用示范尚未铺开,未形成区域级的应用示范区。自动驾驶算法、高精地图及定位、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以及本土标志性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突破,围绕算法、算力、感知等高技术领域的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带动作用需进一步提升,车联网产业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

5 建议

5.1 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常态化运营机制

一是进一步规范决策、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优化运营管理流程。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以及职责分工,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二是增加人员,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合会,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月报、季度活动、双月跨区域交流走访、会员入会流程、会员权利及义务等制度。

5.2 “建链”“补链”“强链”,壮大车联网产业集群

瞄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相城产业特点和优势,锻长补短,持续深入开展“建链”“强链”“补链”行动。围绕产业链创新需要,深入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链超越计划;围绕创新链需要,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以创新带动产业的集聚,以创新促进产业生态的全面发展,以创新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瞄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国家战略需要,鼓励企业与资源方共建高能级创新载体,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培育,实现以龙头企业为标杆、成长型企业为基础的集聚发展态势。

5.3 加强产学研合作,夯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石

联合国内整车企业自动驾驶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车联网实验室、创新技术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打通研究开发、孵化、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创业中心载体建设,提升技术服务和转移转化能力。深入对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长沙等高校院所资源,加大与有关部门联动,开展“技联”高校+园区等对接交流,吸引一批产业专家、项目团队到地方转移转化车联网相关成果;同时,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通过项目合建、党支部共建、培训体系共建等方式展开合作交流,让科研院所快速走入园区,夯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石。

5.4 加快新基建规模建设

一是结合已获批的国家5G新基建车联网项目建设,以产业核心区为辐射中心,制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有步骤分批次地实施智能网联道路改造,从高速道路逐步拓展到城市主次干道、快速路等道路体系。二是推进智能车路协同建设,逐步实现L3~L5级智能车路协同规模验证与应用。三是推动智能驾驶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提升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推动区内更多企业接入平台开展测试。

5.5 开展全域示范应用

一是制定车联网场景建设推进方案,鼓励相关部门参与车联网产业推进工作,助推应用场景快速落地。二是加快推进低速车上路试商用运营,研究推出不少于3条自动驾驶示范线,面向全区打造无人售卖、无人环卫、无人配送、无人消杀等一系列示范应用场景规模化试商业运营。三是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整合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跨区域大规模测试验证。

猜你喜欢

智能网汽车产业联网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发展指南》即将发布
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前方防碰撞辅助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