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环境治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县F村为例

2022-11-25王立帅

黑龙江粮食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垃圾

□ 王立帅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党的十八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乡村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一项规模宏大、长期的攻坚战。无论是从各种媒体发布的信息,还是走访乡村,都可以了解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速度和效果总体落后于城市的环境治理。根据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安排,生态文明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而乡村环境的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大挑战。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短板,其污染量大、污染面积面广,治理难度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一、F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通过对F村的实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F村生态环境既有好转,也有很多问题。

(一)F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明显

F村位于安阳县西北部,多山地,属于都里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F村在基础设施、卫生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村里的主干道和支路都修成了平坦水泥路,泥泞、崎岖的土路和石头路消失了,道路的一侧都按上了节能路灯;主干道的一侧修建了排水沟,路面比较干净,经常有人不定时的打扫,改变了昔日垃圾满路的现状;主干道两侧种植了绿色植物,四季青较多,也有部分花卉植物,不但能够净化空气,还能美化环境;村里所有支路也都设置了很多垃圾点,改变以往家家门口垃圾乱堆的现状;村里只有一个扶贫服装加工厂,无工业废气、废水污染;个人采石场已被关停,由于开采石头而造成的污染得到治理;秋末秸秆燃烧的现象减少了,逐渐进行综合利用。

(二)F村生态环境依然存在的污染状况

虽然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好转,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脏乱差现象。F村依然存在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一是次干道由于监管力度和清洁力度不够,部分村民还是会随地乱扔。二是部分村民习惯性把所有垃圾扔到一起,垃圾不分类,对村委会放置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三是村里的破房、危房没有拆除,既有安全隐患,又不利于环境保护。四是生产生活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池塘水质恶化,水面以及岸边都是垃圾。五是部分村民门前的路没有排水沟,生活废水顺着路面往低处流,最后流到地势较低的农田里。六是村委会在集中处理垃圾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分类,没有进行科学处置。七是部分村民在山上养殖的羊、牛、猪等动物的粪便积累到一定程度散发臭味,污染环境。八是村民为了多收获粮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九是部分村民依然偷偷地去山上砍伐树木;在山上饲养动物的村民的生活垃圾也会直接扔到山上。十是农田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在扩大。村民去田地里劳动,随身携带的各种垃圾,直接扔到农田里;房子离农田较近的村民,会直接把垃圾扔别人田地里。

二、F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村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造成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总体而言,乡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更多的村民首要关注的是提高经济收入,很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F村就是其中之一。

长久以来形成的不重视生态的思想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部分村民自身素质不高,认为环境治理是村委会的事、政府的事,与个人没有直接或太多关系,只享受作为主人翁的权利,并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很多村民对于垃圾的处理都漠不关心,只要不在自己家里,扔到外面就行,把垃圾点的垃圾桶当摆设,农田的垃圾也是随便扔。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在村里的大都是年长的村民和少年儿童,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经常在外打工的人,也就节假日回来几天,基本上不参与本村环境治理。很多时候,由于村民污染环境,并没有立刻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不懂得敬畏自然。同时,学校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力度也不够。

村委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环境治理上,虽然也对环境治理有一些措施,但没有做好环境治理的总体规划,环境治理工作和责任没有落实到人。村委会对环境治理的工作不到位,对于相关政策没有贯彻到底,存在敷衍应付现象。村委会的环保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栏、墙上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内容比较少,且形式单一,没有双向互动;没有向家家户户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或者普及的知识较少。

(二)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欠缺是环境治理的一大难点

当乡村在落实各项环保政策时,往往由于配套的基础设施无法配合到位,导致环境治理效果变差。即使村民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硬件不到位,时间久了,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就会受挫。F村地势崎岖,住宅分布不均,村里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街道没有地下污水管道,所有的污水都是露天排放到路面,每天的路面中间都是水流,最后流进农田,污染土壤。距离池塘较近的,直接把生活污水排到池塘里。F村没有通自来水,而是开采地下水,没能建成覆盖农村的自来水排水管道。垃圾点的垃圾大都是露天存放,尤其是夏天,散发臭味进而污染空气。街道旁边并没有放置垃圾桶,只有垃圾点才有垃圾桶,且垃圾点的垃圾桶并没要分类设置。F村并没有可以处置垃圾的设备,每日都把各垃圾点的垃圾集中送往距离村庄最远的山里,并没有进行分类处置,也是对环境的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危害。

(三)用于环保的资金短缺,环保工作开展困难

环保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清洁工和管理者也需要资金。F村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就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首先,村里没有工业,也没有特色产业,也就没有收入来源,环境治理的资金只能靠国家的财政支出。其次,社会资本参与较少。本村缺少吸引社会投资的项目。再次是政府部门对乡村环保投入的资金有限。最后,村民自筹资金意愿低。大部分人都认为环保费用应该由政府支出。

(四)有关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低

F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没有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和监管惩罚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从宏观的政策层面给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1],但如何将这些宏观政策具体化为符合乡村实际的具体举措,还需要基层组织做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F村并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关于本村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无法从制度层面保障环境治理的执行,就无法做到令行禁止。例如,乱扔垃圾者没有受到惩罚,在环保中表现积极的人也没有得到表扬,就很容易挫伤人们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很容易使一部分村民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

三、关于F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建议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才能解决问题。加强F村的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上级政府、村委会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关键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2],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3]。F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们要以身作则,为广大民众做好环境保护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使村民信服,得到村民的支持,村民才会积极参加环境治理。所以,F村的基层党组织干部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要组织好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员的素质;要完善党员干部的考核机制,将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果融入到个人的工作成果中;完善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

(二)必须加强村民的环保教育和宣传

目前,环保意识的缺乏是造成现阶段污染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做好F村的环保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村民直接受村委会管理,因此,保护生态需要村委会做好环保工作的宣传,来提升村委会干部和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居安思危,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长远意义,才能有效地从源头处预防和应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一种道德义务上的约束[4]。“少若成天性,习惯之为常。”环境保护应该从小抓起。F村的小学、中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把环境保护的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中,让孩子从小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村委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平台如广播站、宣传栏和住宅围墙开展宣传;目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手机,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向居民宣传。村委会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惯,改进以往的宣传方式,使农民乐于接受,自觉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以政府拨款为主,扩大资金来源

村委会一是要做好财政支出预算。F村自身没有工业,解决本村环境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要合理利用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做好各方面支出预算,不得随意挪用资金。二是要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本村多山地、缺水,农业发展受限,可以在做好污染处理前提下发展畜牧业。村委会可以把现有的、私人的小规模的畜牧业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或者村委会自己发展畜牧业,让村民入股分红,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打好“感情牌”,吸引社会资金。每个村都会有人才流入其它城市,F村要积极与这些人士联系,争得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捐赠。四是可以参照城镇居民缴纳物业费,适当向本村居民征收环保费。村委会干部要通过各种办法来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愿意为本村的环保出资。

(四)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乡村的环境治理工作才能够快速推进。目前,中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以往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为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配套环境治理,包括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依靠F村的领导者,统筹资金安排,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村委会要根据F村的实际情况,做好建设基础设施的规划。本村没有低下污水排放管道、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没有垃圾处理设备。村委会就要对道路进行设计,如何能够在道路中铺设地上或低下排水管道,在村里的哪个地方选址建设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处理完的废水和垃圾如何进行第二次利用或处理等,这都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需要提前做好科学的规划。各垃圾点需要增加垃圾桶,一方面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另一反面也方便居民将垃圾分类放置;在原有的基础上,给垃圾池设置盖子,减少二次污染。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以及无人继承的破旧房屋,及时拆除,改建为平地或绿化地。

(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

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较差或者环保政策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法律制度的强有力的约束以及有力保障。F村并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有关本村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村委会根据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村的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例如,可以建立一套详细可行的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对符合标准的村户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不符合标准的村户及时做出批评以及相应的惩罚。各级政府要完善村干部考核机制,制定详细可行的奖惩机制,将村干部的环境治理工作效果与收入、选拔挂钩。村委会以及上级政府,要不定期派人对村庄进行巡视,对破坏农村环境的行为人进行处罚,对在环境治理中做出贡献的人进行表彰。

(六)将农村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

要引导村民逐渐减少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进行绿色生产。可以用动物的粪便、秸秆还田等方式代替无机化肥;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伤害,利用天敌治理害虫。村委会还可以引导村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村里几家私人的养殖业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集中人力、财力处理动物的粪便;还能共同抵御动物生病带来的收益降低的风险。

四、结语

“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综上所述,F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治理过程,需要不断探索环境治理的新路径,争取早日实现F村乡村振兴的目标、F村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目标。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垃圾
环境保护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倒垃圾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