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怀化市为例
2022-11-25舒会芳
□ 舒会芳 胡 炜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当前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只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持续巩固我国已经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成就。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势必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与责任中大步前行。
一、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持续深入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政策,要想农村地区更加顺利地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就要时刻抓紧农村的“五大振兴”,而农村的“五大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所具有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密切相关,只有切实从农村的发展源头出发,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有效处理好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就能保障职业教育的属性,引导学生顺利成才、成长,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赋予职业教育的新意义。
(一)有利于培训各类技能性的人才
怀化市农民知道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和新的理念。职业教育始终作为我国教育的补充类型而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展开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农村的战略发展集于一体,建设乡村宜居环境,有效设计乡村基层生活以及乡风文化建设。在怀化市农村地区,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教育,结合该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具体情况,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新型的农业人才资源,为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振兴。在跟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结合当前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实际,发展职业教育为数百万计农村青年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例如,将农村适龄青年纳入职业培训教育支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有利于激活怀化市新型农民的生产活力
从教育的本质上看,教育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增强劳动者的活力,顺利实现劳动力的转化,只有顺利实现劳动转化,才能更好地保障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依靠职业教育的建设,撑起农村和农村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供给。要想振兴农村经济必先振兴农村人才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专门技术人才,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特有的农民精神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从而保证农村在更大程度上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怀化市文化底蕴丰厚,高职院校借助当地文化特色,在传播先进的职业技能时,挖掘新型农民思想深处的特有精神文化,激活劳动者的活力,顺利实现劳动力的转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从而保证农村在更大程度上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三)有利于破解怀化市新型农民人才瓶颈制约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兴则百业兴,只有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持久保持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怀化市农业委员会在2018年6号文件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选派新型农民参加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培训。
二、高职院校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具备的优势
与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一)具有独特的培训模式
在培训模式上,高职院校不会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培训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时,其教学阵地以试验田或农田为主,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理论知识时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能够活用理论知识,掌握大量先进的农业技能。从不断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知识、传授学生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农业的智能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系统。
(二)具有先进的“三农”培育理念
高职院校培训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时,结合了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具体情况,把先进的“三农”培育理念贯穿其中。做到“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规范培训方案,完善培训体系,与怀化市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合作,深入实训场所,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推动他们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三)“农教”责任意识浓厚
高职院校在培训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时,具有浓厚的“农教”责任意识,这是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培训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时,不但要培训务农技能,同时还培训爱农的职业精神,为怀化市的乡村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三、振兴乡村战略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措施
(一)打造农业科技系统,夯实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础
在与乡村服务融合的道路上,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利用自身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为建设规范化的乡村管理铺平道路,在积极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力量。例如,怀化市可以从不断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知识,传授学生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农业的智能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系统。另外,在怀化市各个区域可以依靠农业科技力量全面建设农业监测系统,可以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定期展开天气以及病虫害等预测,最终有效降低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提高农业的产出率。
(二)合理布局职业教育,培训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在融合城乡服务的过程中,始终起到推动型和辅助性的教育作用,所以怀化市的高职院校要结合该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具体情况,发挥乡村战略优势,结合农村当前的发展需求,合理布局职业教育。仔细分析怀化市农村区域经济的现状,有效结合乡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在人口集中的农村乡镇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规划点,这样既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需求,也能有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养;深度落实高职院校服务培训力度,切实增强怀化市地方劳动保障部门与高职院校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有力提升职业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坚决避免出现职业教育与农业发展需求脱轨等问题,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强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巩固脱贫成果理念的培训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而要保持脱贫攻坚战的成果,重在“扶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理念。
四、振兴乡村战略视域下政府和社会团体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措施
(一)在制度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1.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强化顶层设计
怀化市地方政府部门是积极设计和参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执行部门,充分协调社会团体、企业、学校、政府机构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协同配合,彻底落实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规划,打破职业教育的壁垒,优化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彻底分解职业教育目标和任务。
2.建立完备的法治体系和法律规定
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战略作用和地位,怀化市应当根据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积极制定符合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实施条例,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以及经费投入等关键要素管理。
(二)在组织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已经用实践证明了“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主张切实可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领域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育办学的主体上,提出“混合所有制办学主体”也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推动起到积极利好影响。积极尝试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主体建设,从宏观上打造怀化市企业、学校、政府和农村建成相得益彰的产教体系,必将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以及农村的经济腾飞提供更大的进步。
1.夯实农业产业创新与创业基地
为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农业职业院校的参与和帮扶,积极创设农业创新和创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从长远看来,由多方参与建设的混合主体的农村职业院校机构,能够更好地保障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经管理以及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在积极有效应用农业技术的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专业平台,进而有效缩短农业、农村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通过职业院校实训体系、再造课程、重构专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地提升农村教育服务发展的质量。
2.构建农业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基地
怀化市农业管理部门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混合教育主体的构建下,有效联合企业以及农业管理部门,做好农村前沿技术应用基地建设,紧紧围绕新生态、新农民和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加强产业管理和自然资源的研究,面对农村基层农业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和更新一线的农业生产和操作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困境,运用创新驱动促成产业发展和转型。
3.建立农业生产技术孵化和培训基地
当前,在农村地区,建立农业技术孵化基地更有助于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快速转化。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必须混合所有的农业职业教育,这样更容易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更好地推动农业技术转化成农业生产成果,在农业发展和农村致富的道路上,为农业彻底提供经济支持。
(三)构建文化教育服务长效机制
劳动者的人文素养和劳动技术能力是决定人口贫困与否的关键点,20世纪的西方学者已经提出,贫困地区的人口,由于长期被困在贫困之中,因此便会形成固化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些要素可以被统称为贫困文化。经过实践表明,这种贫困文化具备一定的代际传播影响,而在农村地区开展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消除这种“贫困文化”应该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议题。
地方政府要注重培育文化土壤,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需。怀化市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情,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并加以培育,以满足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第一,依据当前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优秀资源并充分应用起来,有力结合职业教育优势,保障其农业资源和文创产品的深度结合,积极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文化土壤,构建全新的农村文化氛围;第二,以村委员会为基础组织单位,多渠道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教育活动,这样既能满足农村地区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能在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助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总之,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和巩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能够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致富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只有获得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才能促成农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越,积极打通区域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