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学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

2022-11-25朴雪涛

关键词:劳动人类生态

徐 晗,朴雪涛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2.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3.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的人通过群体性活动及生产劳动,本然的参与并改造着自然,从而形成了人类存在的自然规律美和人类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美。社会劳动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命存在于发展的重要价值依托,它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环境的交往性、艺术性活动。高校是人类最高精神文明的聚集地,是劳动主体学习劳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与重要路径。高校劳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体劳动观为基础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生态教育活动,新时代践行高校劳动教育任务亟需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明确劳动教育系统的实现路径。

一、生态美学的内涵生成

马克思的生态美学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认为生态美并非自然界的自在之美,而是实践基础上的生成之美[1]。美的规律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间有机统一的生态之美,人类社会也是人类劳动实践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必然生成,是自在自然与人文自然的生态统一,本然的包含了自然、人文和社会生态之美。

1.自然生态美

自然生态美强调人类及其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即人是自身有机身体与自然界无机身体的统一。一方面,人与一切自然存在的生物体一样,是自然的生命生成物,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有机体。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及一切的社会生产活动都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生存以及为保障生命存续而进行的一切必要性劳动生产是依存于自然存在的物质资源,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也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提供基础。因此,人类活动特别是劳动生产活动、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美的价值内涵要求,注重自然界与人类劳动的有机生态统一。

2.人文生态美

人文生态美主要强调人类社会实践审美与自然本然规律美的和谐统一。维序人文生态价值美需要在尊重自然界本然价值及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审美的自由全面发展。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或是“自然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会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人类审美的下降,而“自然中心主义”则忽视了人类的能动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现象,重视人的自由自觉劳动,实现人自身的真正复归。在充分尊重自然界本然价值及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在劳动中的个性与能力,承认劳动关系中人的自由与主体地位,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双重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

3.社会生态美

社会生态美主要强调人类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具有人道主义与制度生态美。社会生态美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及各要素系统的制约与影响。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应遵循社会发展水平与社会制度的适应性,同时重视劳动系统中各生产要素与制度环境要素的统一。人类的生产劳动活动要从人道主义、尊重自然的角度,遵循自然生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社会发展水平,完善劳动制度系统与要素系统,适度地人化自然,同时也将自然主体化,形成人与自然各要素系统与社会生产制度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美学与劳动教育的逻辑契合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个向度论述了关于生态美学的思想,涵盖了对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的多维诠释[2]。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依托自然界及自然资源进行的能动的社会性劳动具有明显的艺术美特性。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行为活动将内在的思维与能力外化到改造自然的生产性活动中,通过生产对象的形态或本质的改变实现劳动价值目标。

劳动教育是从社会发展需求角度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受教育者的特质,通过劳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导向、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活动的实施,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生产劳动教育过程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使受教育者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积极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应超越劳动技能培育为主的“小劳育”,走向关注劳动素养的“大劳育”,这本身也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生态艺术美[3]。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统一于实践劳动中。劳动是人类的应然属性,人类的社会价值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实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应坚持以劳动实现复兴梦为根本目标、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以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为基本遵循[4]。

三、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价值意蕴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句话深刻洞见了教育对于人性的生成意义[5]。2020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我国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站位和具体指导要求。劳动教育体系是关于劳动体验教育、劳动关系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总和[6]。新时代高校进行劳动教育对于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及服务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7]。

1.劳动教育赋予劳动者生命存在的意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能动性活动,教育活动以“人”为立足点,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和人类能动性劳动活动。劳动教育依托劳动实践实现教育功能与价值,其全部可能性与必要性在于劳动本身所蕴含的发展个体的生命意义。

就劳动教育内容而言,劳动教育不能脱离具体的人类劳动方式,任何“无劳动的教育”和“无教育的劳动”都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从概念上指向“劳动”的符号意义,在实践表现上指向具体的劳动方式,因此,劳动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劳动活动、劳动方式。作为自然存在的人有吃穿住行的生理需求,参与社会劳动是满足这些生理需要的必然路径,因此,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劳动者的生命存在与生命意义的实现。

2.劳动教育生成个体生命品格

个体生命品格主要指作为自然生命存在的人应该具有的综合品性、人格精神、劳动品格等品格特质。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具有人的“类特质”的生命活动,人类通过劳动活动,不断重塑自身,生成并创新自身生命品格。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方式承载了促进劳动主体劳动品格、生命品格发展的使命。

劳动者的知识、素质通过劳动的纽带作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能力,通过劳动活动劳动者将自身的隐性特质转化为显性的价值创造。一方面,生命品格的发展必须以劳动为生成途径。在劳动活动过程中,人必须克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自然与社会障碍,通过障碍的克服,人获得了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劳动个体以劳动的方式占有自我特质,在劳动过程中展现个体的心理品格与生命品格,实现自身社会存在价值意义。

3.劳动教育实现劳动创造的源起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学和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肯定了作为劳动存在的人对生命与人类历史生活的创造价值。劳动负载了一定的身体性的受动劳累,但同时也承载了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创造与超越。劳动创造生命自身、创造生活、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劳动创造文化的过程,包括对劳动自身的文化创造[8]。

劳动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而“劳动创造”是劳动的内在核心,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核心与根本[9]。劳动教育过程本质上也是劳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有机统一。劳动教育实现劳动创造,实现人类的劳动活动从单纯的适应自然、维持生命的生存方式,转向有目的地不断创造并发展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4.劳动教育承继劳动文化精神

文化是人类生命价值展开的基础,并以劳动的方式不断承继与创造。劳动过程中本身所体现的人的劳动精神,凝结了劳动文化内涵,它有机分布于人类的生活空间与具体活动中。劳动教育活动实现了人类劳动文化的升华与能动性价值的创造,劳动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劳动文化是人的劳动的“类本质”活动对象化的凝结[10]。

劳动教育把劳动者个体的劳动生命意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发展力量与社会共同遵循的精神价值。因此,从根本上说,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文化的发展,实现劳动文化的社会性价值,也是对每个劳动者或劳动生命的肯定,是对每个现实劳动者的劳动品格与生命精神的培育。

四、生态美学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路径

百年来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劳动正义观,纠正劳动教育的异化,健全劳动教育理论大厦,构建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施形式等不断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政策体系[11]。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四个理论维度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美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劳动素养内驱力建设,从教学生态维度促进教师学生间劳动生态环境建设,从社会美学维度推进家校社协同劳动共育,从教育实践维度弘扬工匠精神、实现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1.类存在维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内驱力

马克思指出:人类通过能动的生产实践活动,在自然界留下显性的存在物,从而证明作为自然生命的类存在。因此,人类作为自然界中唯一能从事审美活动的类存在物,通过异化劳动与实践创造性地改变世界。人类的异化劳动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自觉的实践。作为类存在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知识素养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文化与异化劳动能力。

一方面,立德树人理念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应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活动融入到德育、体育、美育和智育环节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育作用,在通识性教育课堂上开展劳动价值观模块课与实践课,让学生了解以马克思劳动教育观、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的现代劳动价值取向[12]。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系统设计专业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劳动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验实训环节,以此武装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美德、劳动价值、劳动文化。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丰富和弘扬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在大学生校园劳动生活中的活动形式与主体地位,不断净化学生心灵,形成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在尊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性、可读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师劳动教育手段与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基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校园劳动文化活动,培育新一代大学生主动劳动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劳动传统。

2.教学生态维度:建构师生劳动生态环境

生态的维度主要从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和谐统一观去看待和解决美学的问题。美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机械相加而形成的对象物,同时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并非是静止存在的,而是以动态平衡的方式而存在的。高校劳动教育系统是劳动教育主体、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社会环境等多重变量构成的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是劳动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主体,只有保持教育主体、客体、载体、教育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才能推动劳动教育工作协调有序地开展。高校教师是高校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施教者,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灵魂,因此,高校劳动教育活动应遵循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匠之师”,形成劳动教育系统内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我调节、动态平衡、开放通联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第一,高校应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培育一支实践型学科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契合“工匠”标准,能执书教课,会实践科研,为教师创造挂职实践机会,多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教师劳动教育修养和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遵循教人者先受教的理念,对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专任教师进行专项理论培训,拓展劳动教育教师的社会劳动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劳动理念与教师劳动技能水平,从而确保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构建立体化、全方位高校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及“以人为本”的高校劳动教育价值体系[3]。引入企业能工巧匠或一线劳动先进工作者到课堂,构建多元协同、专兼互补的教学团队,设立劳模讲师工作室,践行教师企业挂职、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双师型教师认定,充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教师企业实践的规范化、长效化体系建设,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生态环境。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授和实践引导对学生劳动教育施加影响,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同时,教师应以自己深厚的劳动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主动践行工匠精神,专注本职工作,对学生工作、教学工作保持热情,保持良好的师生生态环境关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时刻散发的“工匠”气息,成为学生敬重、学习的榜样。

3.社会美学维度:推进家校社协同劳动共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将自然生态美置于整个美学的核心地位,看重的是自然界生命与环境、生命与生命间的相互关联,将自然作为一种活的有机整体看待,反对自然界的分割式思维,从动态“关系”中去揭示事物的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明确要求,要构建和校园文化相整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13]。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构建是以功能关联、彼此协同为关键特征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规划[14]。因此,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需要重视劳动教育与美德教育、体育教育及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也需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以提升劳动教育水平与学生综合劳动素养。

学校方面:高校是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优化高校劳动教育文化环境氛围、丰富高校劳动教育渠道,对于实现高校浸润式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专业教学和劳动教学的双向融合渗透,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尤其是将专业理论课和劳动理论课融合起来,在专业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15]。另一方面,创新劳动活动形式,丰富劳动教学项目。高校劳动教育要明确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将劳动教育真正转化为行为教育,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设计多样的劳动岗位,开展勤工俭学、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实践训练等项目,创造各种劳动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生产劳动中更好地磨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最后,高校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劳动教育渠道与方法,不断拓展高校与社区、企业及社会福利机构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参加志愿者活动、开展公益性劳动活动,将公益劳动浸润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工匠精神、劳动情怀的浸润式培养。

家庭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育人作用等同于智育,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更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开展应浸入到劳动者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中,家校社合力育人是实现劳动教育的必然路径。学生通过学校理论教育掌握的服务意识与技能需要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去操练;同时更需要家长转变劳动教育观念,让孩子放手参与家庭劳动实践,创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观念。

社会方面:任何社会主体的行为都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检验,高校、家庭劳动教育的成果急需要社会的检验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首先,政府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与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支持。高校应不断拓展与企业工会、社区、社会团体与公益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形式,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实现大学生生产性劳动、公益服务性劳动和自主性劳动的有机统一。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资源,形成企业基地、社区基地、研学基地等开放劳动教育基地,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场域空间,为大学生开展劳动体验常态化活动,弥补在学校教育、家庭实践中无法操作和体验之缺。

4.教育实践维度:弘扬工匠精神,实现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生态美学的实践维度强调实践活动在塑造人中的重要性,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基本原则,同时肯定人类升华了的理论对实践的检验价值。科学的实践能够保证人类将生命活动划定在自然生态可承受的界限范围之内,使“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使“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成为支撑所有人类共同参与的生态之美建设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016年,“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被提到全国、全社会的高度,国家倡导培育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为将中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而努力[16]。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全覆盖、多渠道的劳动教育,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工匠精神”,也体现了新时代高校“知行合一”的教育改革理念。高校应将“工匠精神”作为培育目标明确出来,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氛围[17]。文化氛围对学生行为与思想的影响是隐性的、长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也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加强校园媒体渠道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与推广,创建“匠心”文化,鼓励宣传学生劳模精神,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普及工匠精神知识。同时,高校充分发挥其教育的载体作用,将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依托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让工匠精神教育成为常态。推进现代学徒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嵌入式校企合作、社会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劳动参与者与践行者。

猜你喜欢

劳动人类生态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人类第一杀手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