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的研发与应用

2022-11-24于凤泉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盆二化螟滑板

杨 眉,褚 晋,于凤泉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 110161)

害虫性信息素诱捕器是开展虫情监测、诱杀防治害虫的重要方式。 性信息素是一种高度特异性化合物,对昆虫交配生殖有着重要影响,但对非靶标性昆虫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依照靶标昆虫的行为学特性,开展二化螟性信息素诱集,既可缩小应用成本,又能保证预测的准确度及防治效果,是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研发的重要方向。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1],翟宏伟[2]研究了利用性信息素稻二化螟的发生消长动态并探讨应用性信息素诱捕二化螟的应用技术,近年来,水盆诱捕器以其成本低廉、材料易得、简单实用等优点而被广大农户所采用,但利用水盆诱捕需要经常检查水量和频繁加水, 比较耗费时间,且水盆是敞开式结构,水分易蒸发,杂物易进入,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水盆易被打翻吹倒,从而造成诱捕装置失效。 在结构上,水盆诱捕器需选择大小适合的水盆并在水盆上钻至少4 个孔洞,其中2 个孔用来固定二化螟性诱芯,另2 个孔作为溢水孔。 使用水盆诱捕器时,通常用竹竿等搭起架子将水盆固定在水田中,既需要考虑竹竿高度,又要求竹竿架搭成适宜水盆的构造且牢固,费时费力又难以稳定。 针对以上问题, 设计一种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以期解决二化螟诱捕装置安装费时费力且稳固性较差的问题。

1 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整体结构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1 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装置结构示意图Figure 1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new sex pheromone trap device for rice Chilo suppressors

壳体包括锥头、腔体、凸起和把手,用于插入土壤。锥头为倒圆锥状,用于破土并插入土壤。腔体的空腔设计为圆柱状,置于锥头顶端。 凸起位于锥头的外端面,呈螺旋上升状,且远离锥头的一侧呈尖锐状,用于高效破土。 把手用于提供助力,便于将壳体插入土壤。 滑筒形状为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可在壳体内部沿着竖直方向滑动。滑筒底端的中心处向外周发散设有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头垂直连有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曲面滑板,曲面滑板以滑筒底端的中心处为轴对称设置。腔体的内端设有供曲面滑板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槽。沿着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是壳体、滑筒、盛水腔和隔离盖,它们均可拆卸,以便于运输和清洁。

该装置曲面滑板工作状态如图2 所示。

图2 曲面滑板工作状态Figure 2 Working state of curved skateboard

图2a 为该装置中曲面滑板在插入槽外的横向剖视图,图2b 为曲面滑板在插入槽内的横向剖视图。腔体内设有与滑槽毗邻的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等间距的插入槽。

该装置诱芯槽和连接网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

图3 诱芯槽和连接网结构示意图Figure 3 Structural diagram of core-trap and connecting network

滑筒顶端设有开口方向朝上的盛水腔,盛水腔内部设有诱芯槽,诱芯槽放在连接网上,连接网顶端设有供诱芯槽放置和取出的圆孔。 底端设有支撑杆和凸柱,在凹槽和凸柱配合下盛水腔与滑筒通过螺栓连接。 隔离盖上半部设计成网状结构且开口较大,以便二化螟进入。 隔离盖形状呈圆柱状,通过螺栓连接于盛水腔外部。连接网靠近隔离盖的一端为若干根垂直于隔离盖侧面的直杆, 远离隔离盖的一端为圆环,直杆与圆环的连接处设有供诱芯槽放置和取出的圆孔。直杆、圆孔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6 个。

1.2 工作原理

在田地里安装该装置时,先将壳体插入土壤并固定好,将滑筒的曲面滑板插入滑槽并使曲面滑板向下移动, 直至滑筒距离土壤表面的高度适宜时旋转滑筒,使曲面滑板插入插槽,将滑筒固定在壳体内。连接好滑筒与盛水腔,放置连接网到盛水腔内,把水倒入盛水腔,将诱芯槽放在连接网圆孔上,再将性信息素放在诱芯槽内,最后连接盛水腔与隔离盖,即可使用。

2 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的应用

2021—2022 年连续2 a 将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布设在辽宁省东港市新兴区土房北村水稻田, 进行二化螟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及防治效果调查。试验选择比较空旷的水稻田,每667 m2放置1 个诱捕器,共放置10 个。 每个诱捕器放1 枚诱芯,诱芯30 d 更换1 次。 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诱芯为毛细管型。

2.1 二化螟种群消长动态监测

监测时间为每年5 月1 日—9 月5 日,隔日记录诱捕雄性成虫数量,每次调查后将诱捕器内二化螟残虫清理干净。 检测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二化螟消长动态Figure 4 Growth and decline dynamic state of Chilo suppressor

由图4 可以看出, 在东港市新兴区2021 年5 月13 日始见水稻二化螟成虫,2021 年第1 代和第2 代二化螟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6 月18 日和8 月23日。 该地区2022 年5 月15 日始见水稻二化螟成虫,2022 年第1 代和第2 代二化螟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 6 月 12 日和 8 月 17 日,2021 和 2022 年 8 月 31日之后均未再诱集到成虫。

2.2 二化螟防治效果调查

对照水盆诱捕器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每667 m2安插1 个新型诱捕器,共安插10 个。另一区域同样放置10 个新型诱捕器, 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区域。 每次调查时注意清除残虫及补充水量。 7月中旬和9 月中旬,待第1 代二化螟和第2 代二化螟为害症状稳定后开展防治效果调查。调查方式是平行跳跃式取10 点,每点连续调查10 丛,两种诱捕器各调查100 丛,记载总株数、枯心株数,统计被害株率,与空白对照区比较后,计算相对防治效果。

1) 枯心率(白穗率)/%=枯心株数(白穗数)/调查总株数×100;2)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枯心率)(白穗率)-处理区枯心率 (白穗率)/空白对照区枯心率(白穗率)×100。

由表1 可知,新型诱捕器的2 a 防治效果均超过80%,总体防治效果优于水盆诱捕器。

表1 二化螟防治效果调查Table 1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Chilo suppressor

3 结论与讨论

有关水稻二化螟诱捕器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 盛承发等[3]对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性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 曾伟[4]提出使用黏胶型性诱捕器预测二化螟发生期, 但按此法诱集到的成虫完全暴露在外, 易被蜘蛛等天敌捕食, 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而且,黏胶板裸露在外,极易黏到其他飞来生物,导致每次调查均需仔细辨别,费时费力,且虫情监测需将每次调查完的残虫清除, 才能准确记录下次调查数据。 此外,黏胶板清除残虫很难,如若每次调查都更换黏胶板,又造成物质浪费。 陈前武[5]自制的可乐瓶诱捕器,此方法优点是材料易得、成本较低,缺点是可乐瓶较轻,极易被风吹走,瓶口较小,诱蛾量较少,调查时较为困难且浪费时间。

新型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在控害防治方面表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水稻二化螟诱捕器能准确监测二化螟种群消长动态, 表现出良好的诱蛾效果,连续2 a 诱蛾效果均高于水盆型诱捕器, 且稳固性高,无需补水和更换黏胶板,省时省力,可在相关地区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水盆二化螟滑板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共同的生存之路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屋檐下的小草鱼
快乐滑板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湖上的滑板
滑板改造记
去玩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