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春雷霉素·喹啉铜纳米悬浮剂配方研究
2022-11-24王爱臣谭葵张小敏莫俊锐
王爱臣,谭葵,张小敏,莫俊锐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257)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SC)是农药水基性制剂的一种重要剂型,是悬浮有微细固体粒子的水基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展着性和生物活性。不添加有机溶剂,加工和使用中无粉尘,对人及环境都更为安全[1]。
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将其与农药研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纳米农药研究领域。纳米农药的出现,不仅大大降低用药量、提高药效,在使用经济性上也得到突破发展,真正体现了使用浓度低、杀虫防病广谱、不易产生抗性、低毒低残留、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2]。因此,将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成纳米悬浮剂,是未来农药制剂加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目前悬浮剂制剂存在容易出现析水和膏化的现象,且在加工成纳米级时会更加容易出现颗粒聚集,导致黏度增大、粒径增大、无法长期保存等问题。
喹啉铜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有机铜螯合物,兼具喹啉和铜盐的作用。可抑制早期细胞表示的G-蛋白质合成,又兼有多点接触活性;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后,可杀死孢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严密保护膜,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具有很好的防病治病作用。整体来看,喹啉铜防效高且使用成本低,产品应用前景较好[3]。
春雷霉素(kasugamycin)又名春日霉素、加收米、加瑞农等,是由春日链霉菌(Streptomyces kasugaensis)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春雷霉素防治效果好,且对人畜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符合现代环保要求,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农药之一[4]。
本文主要研究36%春雷霉素·喹啉铜纳米悬浮剂的制备条件,通过湿法研磨的方式,将有效成分粒径D98研磨至600 nm以下,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稳定剂和研磨介质的筛选,获得最优的配方组成及研磨条件,以解决悬浮剂容易发生析水、结块以及制备成纳米级粒径稳定性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SHW-SM-0.5L实验室砂磨机,上海盛海威电气仪表有限公司;氧化锆珠,广州柏励司研磨介质有限公司;FM200高剪切分散乳化机,上海弗鲁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S-POP(9)激光粒度分析仪,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NDJ-8S数显粘度计,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DHP-916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慧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Turbiscan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法国Formulation公司;JEA5001电子天平,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A10表面张力仪,美国Kino公司。
1.2 试剂
(1)原药。春雷霉素(85%),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喹啉铜(93%),陕西诺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分散剂。Emulson AG TRSS、Emulson AG TRN 14105,意大利Lamberti公司;Atlox 4913,美国Croda公司;3016,无锡颐景丰科技有限公司;DS505P,广州方中化工有限公司;D-400,东莞市长洲化工科技有限公司;Y97,实验室自制。(3)润湿剂。Atlox G5000、Atlox 4894,美国Croda公司;4075,无锡颐景丰科技有限公司;YUS-WET108,上海杰世化工有限公司。(4)增稠剂。黄原胶,中轩生化有限公司;硅酸镁铝,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5)防冻剂。乙二醇,惠州市坤洋实业有限公司。(6)pH调节剂。柠檬酸,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乙酸,汕头市达濠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制备方法
采用湿法砂磨,将春雷霉素、喹啉铜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pH值调剂和水按一定的质量比例称量后混合,用均质乳化剪切机剪切5 min后砂磨,粒径小于0.5 μm后,将增稠剂均质剪切。
(1)分散剂:固定春雷霉素、喹啉铜、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和水的质量比例分别为3.00%、33.00%、2.00%、0.50%、4.00%、1.00%和水补足 100%,选择 Emulson AG TRSS、Envipol 14105、Atlox 4913、3016、DS505P、D400、Y97分散剂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质量比例分别为8.00%和6.00%,使用0.6~0.8 mm规格的磨珠进行研磨,考察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2)湿润剂:固定春雷霉素、喹啉铜、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和水的质量比例分别为3.00%、33.00%、8.00%、0.50%、4.00%、1.00% 和水补足 100%,选择Atlox G5000、Atlox4894、4075、YUS-WET108润湿剂中的一种,添加质量比例分别为2.00%和1.00%,使用0.6~0.8 mm规格的磨珠进行研磨,考察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3)增稠剂:固定春雷霉素、喹啉铜、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pH调节剂和水的质量比例分别为 3.00%、33.00%、8.00%、1.00%、4.00%、1.00%和水补足100%,选择黄原胶、硅酸镁铝的一种或两种,添加质量比例分别为0.05%~0.20%和0.50%~1.50%,使用0.6~0.8 mm规格的磨珠进行研磨,考察其对产品析水率和倾倒性的影响。
(4)pH:固定春雷霉素、喹啉铜、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的质量比例分别为3.00%、33.00%、8.00%、1.00%、4.00%、1.00%和水补足100%,pH调节剂(乙酸或柠檬酸)添加质量比例分别为0.50%、1.00%和1.50%,使用0.6~0.8 mm规格的磨珠进行研磨,考察其对产品分解率的影响。
(5)磨珠:固定春雷霉素、喹啉铜原药、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增稠剂、pH调节剂和水的质量比例分别为 3.00%、33.00%、8.00%、1.00%、4.00%、1.00%、1.00%和水补足100%,选1.0~1.2 mm、0.6~0.8 mm、0.3~0.4 mm规格的磨珠进行研磨,考察其对产品分解率的影响。
1.3.2 悬浮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1)热储稳定性。按《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9136—2021)方法要求,将试样密闭放置于(54±2)℃的恒温箱中贮存14 d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并于24 h内对规定项目进行测定。
(2)低温稳定性。按《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9137—2003)方法要求,将试样在(0±2)℃冰箱中放置1 h,观察外观有无变化,继续在(0±2)℃冰箱中贮存7 d,测试其理化指标。
(3)pH值的测定。按《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1部分:pH值》(NY/T 1860.1—2016)进行。
(4)黏度的测定。按《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21部分:黏度》(NY/T 1860.21—2016)进行。
(5)悬浮率的测定。按《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GB/T 14825—2006)进行。
(6)持久起泡性的测定。按《农药持久起泡性测定方法》(GB/T 28137—2011)进行。
(7)表面张力的测定。在室温下对已稀释3 000倍的样品进行表面张力测定,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
(8)粒度的测定。将样品稀释100倍,使用激光颗粒分布仪对其进行粒度测定,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散剂
合适的分散剂可以将原药颗粒在样品中均匀地分散开,形成一个稳定的固液分散体系[5]。传统悬浮剂的有效成分粒径在1~5 μm,分散剂可以较好地包裹有效成分,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然而将有效成分粒径加工至0.6 μm时,粒子的比表面积变大,表面能升高,粒子热运动变强,受范德华引力的作用,粒子发生聚沉,其聚结、絮凝、奥氏熟化等现象将会更加明显,从而导致稳定性差。因此,有效成分粒径越小对分散剂的要求越高。
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分散剂或分散剂组合,研磨至目标粒度后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见表1。由表1数据可知,单一助剂很难控制纳米级的颗粒在热储中稳定存在,需要几种助剂搭配协同作用,且其用量对粒径的变化有较大影响。
表1 分散剂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将Atlox 4913、Emulson AG TRN 14105+Y97三种分散剂复配,可以有效控制粒径增大,且黏度较低。
2.2 润湿剂
悬浮剂中润湿剂主要作用为润湿原药等固体表面,提高润湿速度和砂磨效率,使分散剂能快速与原药相结合,同时要求其不能影响整个分散体系,因此润湿剂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不同种类润湿剂及其用量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数据可知,用量为1%的4075或2%的Atlox 4984表现较好,样品研磨效率高,热储状态较好。
表2 不同种类润湿剂及其用量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含有1%的4075和2%的Atlox 4984的样品进行稳定性检测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多重光散射技术是经过穿透力极强的近红外脉冲光源的扫描,快速、准确分析悬浮液体系的乳化、絮凝、沉淀、破裂等现象,可定量分析上述现象所发生的速率以及粒子的平均粒径、浓度等特性[6]。该仪器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准确测量样品沉淀层、澄清层以及粒子平均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稳定性指数(TSI)可以直观判断样品的稳定性,同样的时间下,稳定性指数越小意味着样品稳定性越好。将配制好的悬浮剂样品不稀释放置于42 mm高的玻璃样品瓶中,分别在30 ℃每隔1 h扫描1次,共扫描24 h。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样品的稳定性系数TSI(整体)都在0.3以下,体系较为稳定,其中4075表现更佳。
表3 2种润湿剂对体系TSI的影响
2.3 增稠剂
悬浮剂属于一种不稳定的分散体系,粒子间会相互聚集并发生沉降,其沉降速率符合Stokes定律,与悬浮液的黏度成反比[7]。增加体系的黏度,可以降低粒径的沉降速度,提高体系稳定性。但增稠剂过多,则导致体系黏度过大,流动性差,故选择合适的增稠剂及其用量也相当重要。
本实验通过改变增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样品析水率和倾倒性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见表4。数据显示,添加0.05%黄原胶或1.00%硅酸镁铝增稠效果较好,在黏度较小的情况下析水少,且入水分散较好,倾倒性合格。
表4 不同种类及用量的增稠剂对析水率和倾倒性的影响
2.4 pH调节剂
春雷霉素在样品体系中很容易发生分解,热储后分解率一般会超出5%。其在pH值为4~5的条件下较为稳定,因此本实验选用了两种酸度调节剂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数据表明,春雷霉素分解率随着pH值降低而减少,不同种类的调节剂对其影响不同,其中当乙酸用量为1.0%时,春雷霉素的分解率为3.4%,符合要求,且此时体系pH值适中。
表5 不同种类pH值调剂在不同pH值的条件下春雷霉素分解率
2.5 磨珠规格
悬浮剂的研磨一般选用0.3~1.2 mm的磨珠,研磨粒径至1~2 μm,本实验使用3种不同直径的磨珠,考察研磨至目标粒径0.6 μm的情况下研磨效率的差异,结果见表6。实验结果表明,选用0.3~0.4 mm磨珠更为合适,研磨时间为6.5 h,效率较高。
表6 不同直径的磨珠对样品研磨效率的影响
2.6 最优配方及技术指标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获得最优配方,见表7。
表7 36%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最优配方
对最优配方样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36%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技术指标
3 结论
通过试验确定了36%春雷霉素·喹啉铜纳米悬浮剂的最优配方(质量分数):春雷霉素3.00%,喹啉铜33.00%,Atlox 4913 4.00%,Emulson AG TRN 14105 2.00%,Y97 2.00%,4075 1.00%,Y97 2.00%,乙二醇4.00%,硅酸镁铝1.00%,黄原胶0.05%,乙酸1.00%,1522 0.30%,BIT20 0.30%,去离子水补足100%。该配方可以制得稳定的有效成分粒径D98≤600 nm的纳米级悬浮剂,且热储稳定,无结晶及粒径增大现象,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此外,研究筛选的合适粒径的研磨介质为0.3~0.4 mm磨珠,生产速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