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引领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2-11-24党丽赟孙云云李京昊胡继勇吴玉环刘家纯

云南化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实训

党丽赟,孙云云,李京昊,薛 飞,胡继勇,吴玉环,刘家纯

(1.河南城建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2.河南城建学院 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先进制造业依赖于人才队伍的建立和优化。长期以来,我国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助力我国制造业顺利向全球中高端攀升,应重视多层次人才培养,如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设计生产相关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创新型人才是企业研发生产的主体,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1-2]。

对材料化学专业而言,要求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除校内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外,校外相关企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产教融引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意义重大。目前,材料化学专业如何向应用型转型问题上,存在下列问题:①专业培养方案不够合理;②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偏弱;③师资队伍中企业行业经历教师较少。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产教融合为引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助力企业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依托材料行业、化工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毕业生就业相关单位调研,确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在产教融合引领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1 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转型中存在的培养方案不合理问题,进行校企深入合作,以校企融合为引领,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调研材料、化工行业相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通过多方讨论共同研究、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图1 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1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是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合作,展开深度讨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新增材料类课程如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制备技术及表征实验、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新增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碳材料工艺基础、光催化材料及应用、材料电化学、材料表面与界面等相关课程。

1.2 邀请企业技术人才参与教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本科教育,邀请企业负责人担任学校的任课教师,就专业行业知识、实践经验、就业要求等方面向学生进行授课或开展讲座。

2 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学过程比理论教学方向性更清晰鲜明,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行为习惯发展影响更大。以产教融合为手段,以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应用能力、促进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根据材料化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优化整合材料化学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各类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通过建立、健全学生实践环节考评标准,以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考评学生的实习效果[4]。

图2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

认识实习环节注重使学生了解现代材料、化工行业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奠定基础,让学生理解不同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同时,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

生产实习环节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的生产实习在实际安排时,实行顶岗实习,尽量安排在企业的一线岗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通过亲自操作掌握实际生产知识,增强学生感性的认知。生产实习是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实际生产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答辩时讨论顶岗实习时发现的问题,将生产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位。

毕业实习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动手能力的检验及训练,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掌握实际生产岗位的职责及目的,为毕业即就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保障学生毕业、就业的无缝衔接。

毕业设计环节,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与相关企业紧密结合,从企业生产制约问题入手,以解决行业问题为出发点,拟定相关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鼓励到已签约单位进行设计,企业导师根据企业生产实践问题拟定设计题目。

2.2 加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通过实训,学生能够见到、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呼应,加深其理解。此外,通过实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以提升,使学生摆脱书本固定内容的束缚,体验真实生产环节,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深入分析专业理论与实际生产的区别与联系[5]。充分认知材料与化工行业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更多新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已签约实习基地如表1所示。

表1 已签约实习基地

2.3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特点,根据实际生产课题需求,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大赛内容结合,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6,7]。

3 以产教融合为引领,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众多高校教师队伍存在年轻化、学历高、专业知识扎实而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的现象,由于没有进行过现场工程实践经历和工程设计,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讲解枯燥,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工程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在专业实践环节,青年教师动手能力弱,在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时受到思维的禁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8,9]。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如图3所示。

图3 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示意图

3.1 专业与社会需求协调

专任教师传授学生实用性专业技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最终目的。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及行业政策进行协调,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符合行业、企业需求[10]。与此同时,教师深入企业深化校企合作,进行实习实训,根据专业拟定的发展方向开发配套实训教材,保障实习实训满足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及能力需求。

3.2 课程与岗位标准衔接

专任教师根据企业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及工作能力的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3 产学研融合机制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去企业学习、提升,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岗位能力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体验企业文化氛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指导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借助企业平台,到企业中参加工程实践,一方面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工厂生产技术的全面了解,促进专业知识与企业行业知识相结合,促进校企合作,同时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4 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教”带动专业技能水平。此外,通过讲座、专业沙龙等方式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充实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教学能力。

3.5 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专业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行业政策、专业技术、实验操作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本文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对毕业生的知识要求、实践能力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产教融合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配合能力,真正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