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2-11-24董树功张越
董树功 张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观强调要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强调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注重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各学段,并将劳动素质纳入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与生产劳动联系最密切的专业教育,[1]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诉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因此,应明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与基本定位,为实践措施和保障措施指明方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必然之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客观要求。
(一)劳动创造人类社会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维度阐述劳动的重要作用,认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可见,古代社会的劳动已具有了“实践”的特点,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生产实践活动,是区分人和动物的关键属性。马克思也通过对劳动概念的阐释来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认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这里的“一定劳动部门”即为职业或岗位,说明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是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劳动者胜任一定岗位职业要求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通过劳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此来创造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人类社会。
(二)劳动创造财富
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述劳动的重要作用,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切有价值的商品,都是建立在劳动创造基础上,而生产商品的劳动通常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部分组成,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4]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一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是在特定职业领域实现的,反映出个体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诉求和职业选择诉求。
在新时代,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并且更加侧重于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上。在职业教育领域,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秉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理念;劳模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基本信念、价值追求和人生境界,强调劳动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工匠精神注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是职业教育中敬业、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具体概括。高职院校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学习劳模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以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三)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教育学维度阐述劳动的重要作用,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两者都得到充分发展,并没有将脑力劳动排除在外。马克思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既适应了社会劳动形式的变化,又为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6]
马克思认为技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结合起来训练工人阶级,[7]这是教育整体性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劳动教育观、职业教育观和实践教育观的重要体现。可见,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需要理论中人民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历史性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还突出强调应具备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劳动的理想信念、为了人民而劳动的满腔热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成果、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和职业劳动能力的培养塑造等。高职院校可通过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以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技能大赛、公益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职业精神、素养和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基本定位,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涵、形态、形式等在不断变化,劳动教育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如下内容。
1.贯彻“做中学”理念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强调实践性的特点。劳动与实践在主体、客体和活动方式上具有统一性。劳动教育的结果具有实践性,实践活动本身往往表现为劳动过程。实践性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归宿。新时代高职院校应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政策要求,贯彻“做中学”理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增加学生实践技能课时数、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开展顶岗实习实践等活动中,让学生们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使其在熟悉未来职业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通过实习实践活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
2.以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强调创新和财富创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创新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这是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必备品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本身蕴含着创新性,包括价值创造和文化创新,这也是促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实施、大国工匠的培育均要求高职院校推动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教育改革的理念,以劳动教育新形态满足产业行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
3.政、校、行、企的协同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劳动教育通过多主体协同共促实现既定教育目标。新时代高职院校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离不开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协同作用。因此,政府、学校、行业、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联合主体,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协同主体。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主要体现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形成社会合力,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落地实施,从而培养新时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倡导实行双元育人、现代学徒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匹配协调,实现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整合与共享,全面发展学生劳动技能。
4.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能力,以满足不同岗位操作需求为动力,其内容也从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劳动教育的高度、宽度、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延展,其内容也增加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科技化等新时代产物,以适应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革命引发的职业新需求,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定位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在目标、功能、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精准定位(见图1)。
图1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定位
1.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定位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双高计划”和“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1+X 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高职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不断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助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感受到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领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8]培育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劳动精神,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从而增强人才的体力、智力与创造力,提高人才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水平,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2.以更好地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为功能定位
劳动教育是包括劳动思想观念、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9]是一项既涉及理论层面教导也包含实践操作的教育活动,在融通“五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一是以劳树德。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能够从思想层面重新认识劳动的重要性,通过亲身劳动实践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职业素养。
二是以劳增智。学生以手脑并用的方式参与高职院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强化自身的系统化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判断思维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三是以劳强体。体力劳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运动健身形式,通过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可以帮助其强魄健体,增强体质,树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第一的理念。
四是以劳育美。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淳朴、勤劳、节俭的审美取向。
3.以日常生活、生产、服务和科研劳动教育为内容定位
根据劳动任务的不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可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和科学研究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主要立足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如洗衣做饭、清洁卫生、整理衣物等行为活动。通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自我管理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生产劳动教育是指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参与劳动、体会劳动伟大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学习使用劳动工具,可以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生产创造、操作实践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服务性劳动教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如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社会服务意识与劳动兴趣;二是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造科研成果,为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科学研究劳动教育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并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充分展现劳动创造的魅力。
4.以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为形式定位
劳动教育的形式繁杂多样,包括专门劳动理论课程、手工课、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实践项目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层面。理论学习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10]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中渗透劳动教育、举办劳动教育讲座、阅读文学作品、传播工匠故事等。实践锻炼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实践,体会价值创造过程的乐趣,如校企合作实习实训、职业技能竞赛、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日常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等。
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内容定位与形式定位共同构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定位。在这一体系中,目标定位是核心,影响着功能定位、内容定位与形式定位;功能定位、内容定位与形式定位三者均服务于目标定位。其中,功能定位是基础,推动高职劳动教育目标实现;内容定位是归属,指明高职劳动教育目标方向;形式定位是保障,支撑高职劳动教育目标达成。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形态的不断嬗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逐渐被弱化,出现劳动教育缺位、劳动认知错位、劳动情感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探索实践措施和保障措施。
(一)实践措施
1.创设劳动教育课程,强化劳动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一边是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边却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11]在某种程度上,侧面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劳动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的设置、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高职院校将发展重心放在提升办学层次上,追求绩效考核,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学术轻技术”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精神的塑造;[12]二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连贯、与专业课程的内容衔接度不高,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时,只将德、智、体相关内容纳入考核评定,并未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评价范围,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缺位。
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开设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不仅可以弥补劳动教育的缺失,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劳动的重视与认知,养成要劳动、懂劳动、爱劳动的习惯。
一是高职院校应结合院校特色、区域发展需求来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如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安全与法规、劳动文化学等课程,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同时确保劳动教育课时数每个学期不少于16学时。
二是高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基本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还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实施“课程劳育”,渗透于劳动思想养成、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中。[13]
三是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体育课、人文素质课等教育教学活动中需重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学习与应用,阐明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突出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
2.搭建劳动实践基地平台,转变劳动认知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以及家长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存在认知错位。一是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范围窄化,把简单的日常生活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的全部,忽视生产实践劳动、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等。二是学生层面。部分学生缺少劳动意识,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14]也有部分学生中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现象。例如,一些高职学生认为体力劳动工作环境差、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不愿意从事脏、苦、累的体力劳动。[15]三是家长层面。一些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劳动教育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职院校开展课外劳动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高职学生除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来强化劳动认知外,还可以将劳动教育课程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通过学以致用、回归实践等方式来转变原有的劳动认知观念。高职院校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实现校企联动、校社联动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基地平台。
在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场所,邀请技术专家进校园进行现场实践技能指导;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活动,了解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建立校企协同创作平台,深度探索产教融合,实行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共研科研项目,创新科研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校社合作方面,学校与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社会组织积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增加学生劳动教育体验感,培养学生体脑结合、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能力;举办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如抗震救灾援助计划、大学生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拉近高职学生与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其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3.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劳动情感
有学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劳动情感缺失的现象。[16]其主要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劳动体验不足,例如,受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没有充分的条件完全参与生产实践的全过程,或者学生忙于各类考试,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从而缺乏劳动经验,未能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二是高职院校学生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不足,缺乏与劳动人民之间建立深厚情感的社会服务活动等。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和践行者,应要整合学校的各项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引入本专业的工匠精神、典型劳动案例故事,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养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布置不同的家务劳动任务,并邀请家长进行监督与反馈,这不仅帮助学生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方面可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通过不定期评比文明宿舍、最优秀值日生等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养成讲卫生、勤劳动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生与劳动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可通过Vlog 视频大赛、演讲比赛、小品话剧表演、手抄报等方式来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感。
(二)保障措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覆盖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应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首要前提、以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为必要条件、以科学评价机制为重要手段来构建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领军人,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双能”指导者。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论扎实、德技精湛、素质高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施劳动教育做好师资保障。
一是为补充劳动通识教师、思想政治教师数量,高职院校可通过购房补贴、交通补助、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津贴、荣誉证书及奖项等举措,吸引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认同感、拥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劳动实践操作能力的师范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
二是高职院校应将劳动素养、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纳入教师劳动教育专题培训范围,强化其“课程劳育”能力;建立校企流动机制,邀请教师加入企业实践实习,加强其劳动教育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高职院校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高超的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担任教师,为学生进行劳动指导;还可以通过劳动模范、技术领军人物为领衔人开设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树立劳动榜样,示范劳动技能。
四是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使教师重新审视劳动教育与“四育”的关系,重新定位劳动教育地位与自身职责,深刻认识劳动素质、劳动技能的重要性,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错误思想与观念。[17]
2.建立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并进行合理分配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在不断增加。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6,129.1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1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60%。[18]可见,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在不断增长。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我国劳动教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不具体等情况,导致我国在劳动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不合理。因此,我国亟待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目前,我国亟待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一是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持续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一方面,各地区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经费的责任与投入比例,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保障高职劳动教育经费充足,加快劳动教育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费、土地划拨、校企办学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职劳动教育。
二是优化劳动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根据劳动教育形式,政、行、校、企各主体要科学规划各项劳动教育活动经费支出,合理使用劳动教育经费,从而有效保证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三是完善劳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一方面根据经费投入制度和预算制度,严格落实劳动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例如,高职院校每年可编制一份劳动教育经费预算表,[19]其应包括开展劳动教育课时费、建设实训基地费、实习实训器材设备费、实践技能大赛费、劳动成果表彰费、先进劳动模范费等相关的明细。另一方面根据劳动教育实际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分期分批使用和管理专项经费。高职院校要及时报送年度劳动教育经费预算情况与实际经费使用情况,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劳动教育效果等综合调整下拨后续经费。
3.构建劳动教育科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有效检验和制度保障,有助于检验高职学生当前劳动能力与劳动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改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构建“过程+结果”四个环节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第一环节背景评价,即劳动教育环境评价。从宏观层面了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整体环境,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实力状况”“发展潜力”“目标定位”作为二级指标。第二环节是输入评价,即劳动教育资源评价。从微观层面衡量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顺利实施的外部保障条件,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并将“经费状况”“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作为二级指标。第三环节是过程评价,即劳动教育过程评价。考查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状况,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并将“课程开设”“实践项目”“技能大赛”作为二级指标。第四环节是结果评价,即劳动教育成果评价。对学生所有的最终劳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劳动情感态度”“劳动认知观念”“劳动技能证书”“劳动就业满意度”作为二级指标。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构建“时间+空间”原则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制。在评价主体上,形成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同学、家长、企业、社会等他评为辅的协同评价机制。在评价标准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劳动教育内容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广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把握劳动教育过程与结果,进行劳动教育全程监测与记录评价。
总之,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遵循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把握高职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是创设现代高职劳动教育发展范式的重要前提。同时,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更要结合职业教育特色、行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注重实施成效和科学评价,探索出符合自身院校发展实际的劳动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