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青春励志:《无问西东》人文精神的传承
2022-11-24凤卓
凤 卓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6)
2011年6月,清华大学决定推出百年校庆电影《无问西东》。影片于2012年开拍,历时五年,2018年1月公开上映,最终获得7.54亿元的当年票房。这部“半命题作文”性质的电影品质上乘,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并交相呼应。
一、知识分子青春电影的叙事类型
岁月变迁,青春易逝,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青春年华。戴锦华说过,“所谓‘青春片’的基本特征,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及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1]
(一)自由意识的觉醒(1979—1990年)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人性复归的呼唤,知识分子的青春叙事开始出现。压抑已久的自由和个性得以释放,激情与青春成为众多影片表达的重点。《庐山恋》洋溢着青春叛逆的痕迹,代表着那个时代对理想的呼唤: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在庐山游玩的途中与耿桦相识相知,文革结束后他们在庐山意外重逢,这对知识青年终于突破了政治、地域、家庭的重重险阻,有情人终成眷属。《青春万岁》根据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表现了建国初期女中学生们的善良纯真与青春飞扬,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及时空烙印,至今还引起人们对那段纯真年代伟大感召力的怀旧反思。《青春祭》讲述了女知青李纯在西南傣族乡下插队落户的故事,体现了个人生命的张力。李纯就像电影中的那颗青涩的野葡萄,时代让她接受贫下中农改造,而原始、奔放的云南乡下却意外释放了她的青春光彩。
(二)精英小众的迷茫(1991—2010年)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进入大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空间逐渐走向多元化”[2],这场改革大潮席卷着社会上下每一个角落,影视作品当然也受到冲击。《冬春的日子》里,青年夫妇冬和春是大学老师,青春激情早已被程式化的无聊生活所替代,他们迫切追求新生活,渴望自我价值被社会认可。影片《立春》中的文艺女青年王彩玲天生有一副唱歌剧的嗓喉,却因相貌丑陋而沦落为一位大龄“剩女”。黄四宝、胡老师虽与她志同道合,却不能把友情转化成她心中所渴望的爱情。《我的父亲母亲》中,知识青年骆长余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来偏僻乡村三合屯当小学老师,不久便被打成了右派,村民也不愿来上学,只有农家女招娣愿意来听课后结为夫妻,这一晃便是40年的时光。电影在弘扬纯真爱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乡村教师在社会转型中的青春迷茫。
(三)校园青春的多元化表述(2011—至今)
2011年,《失恋33天》的热映,标志着青春电影的发展进入多元化高速发展时期。这类作品充斥着男欢女爱的世俗情爱,如《致青春》里的郑微与陈孝正、《匆匆那年》中的陈寻与方茴、《同桌的你》里的周小栀与林一。难怪有学人指出:“这样的青春叙事与今天真正的年轻一代没有任何关系,也很难说这种因注定要逝去而只能付诸于追忆的青春可能具备怎样的示范意义。”[3]青涩朦胧的青春叙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虽赚取了影视票房,但集体狂欢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当然,情欲不是校园青春的唯一主题,还是有一些佳作已经走出狭小的叙事空间,备受影迷关注。如《中国合伙人》中,三个年轻人成冬青、孟晓俊、王阳从大学时代便开始创业,他们的青春是为了梦想而奋斗;《夏洛特烦恼》里,夏洛的梦境便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但是影片在怀旧的氛围中却凸显了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鸿沟;《七月与安生》通过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女孩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抉择,反思了女性自觉意识的崛起。
二、百年青春历史叙事之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4]《无问西东》无疑是此类文艺精品,它不是机械复述清华大学的百年变迁,而是通过记写一代代清华学子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围绕学科、家国、情爱、为人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抉择,完成了对个体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思索。
(一)变革时代:不问西东,只问真实
1923年的清华学堂,在冰天雪地里清华学子正在围观期末考试成绩榜。人群中,有一张忧郁憔悴的面孔,那是国学天才吴岭澜,英语第一名,但是物理成绩居然不列(不及格)。这让吴岭澜落入文科与实科的艰难抉择之中,最终去找校长梅贻琦寻求答案。吴岭澜是幸运的,在青春迷茫之际遇到了现代最卓越的一批公共知识分子,梅贻琦告诉吴岭澜何为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一瞬间,吴岭澜明白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期间,在清华关于“自我真实”的演讲极具震撼力,“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青年吴岭澜做出了抉择,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年轻的文科教授,开启了自信而笃定的人生之旅。
(二)战争时代:不问西东,只问真性
1938年的昆明郊外,在这片被日军反复轰炸的热土上,一所伟大的大学依然坚挺,在中国近代史上仅存八年的西南联大培养的民族精英却呈“井喷式”增长。“静坐听雨”那一段颇具禅宗风韵:雨季来临,简陋的教室抵挡不了瓢泼大雨,师生们肩头全被打湿,但是课堂秩序井然,直至暴雨声响完全淹没了老先生的讲课声。这不仅要求师生心静如水,而且要求在雨声中苦修真性,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心境。空袭来临之时,大师们依旧在峡谷里进行教学,历史学教授陈寅恪讲解中西方哲学思想、地质学教授袁复礼展示禄丰龙的化石骨架、文学教授吴岭澜吟诵泰戈尔的诗歌。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一代年轻人的青春面临着战乱纷飞、国破家亡,在漏雨的校舍里,在警报声中,在防空洞口惶惶不可终日,何其不幸。而当时的西南联大却集聚了顶级的民国大师,学子们可以与师长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又是何其有幸。这些西南联大的先生们,可谓真性情也,在炮火和动荡中,毅然优雅从容地选择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就是这样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超越硝烟战火、邪恶黑暗,让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
(三)极端时代:不问西东,只问真情
1962年的北京四合院,一封匿名信掀起了两段不堪回首的爱恨情愁。第一段是许伯常与刘淑芬的爱情悲剧。许伯常采取“冷暴力”杀死了曾经的青春,刘淑芬压抑许久,控诉道:“你对自己的学生、邻居、售票员、所有的外人都和蔼可亲,只要这屋里只有你和我,你就冷着脸。”刘淑芬至死也不甘心“当初是你说,你会对我好一辈子”的执念,许伯常无法直面曾经的爱人,刘淑芬对他而言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夫妻两人在巷口相遇竟沉默不语而形同陌路,这段孽缘随着刘淑芬跳井自杀而烟消云散。
另外一段是王敏佳和李想的离情别绪。他们是孤儿,少时一起读书。长大后,李想做了一名医生,王敏佳成为一名护士。为了解救被妻子折磨的许老师,王敏佳和李想合作撰写了一封匿名信谴责师母的家暴行为,最终却被刘淑芬发觉了蛛丝马迹。王敏佳随后被诬告为勾引他人丈夫的“小妖精”,经过上级组织简单粗暴的调查后,竟被定性为“通敌反动分子”。影片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同一时间地点,一边是批斗会,因群情失控,王敏佳几乎被殴打致死;另一边是表彰会,事件的合伙人李想却正在激情演讲:“我们要和一切反动分子划清界限”,因为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支边机会,他自始至终没有勇气替她辩解一句,却为此悔恨终生。
(四)商品时代:不问西东,只问真心
在2010年现代都市的高级写字楼里,时代精英张果果,所面临的问题远比清华前辈们还要复杂。他与生俱来地缺乏安全感,对周围充满警惕和敌意。原本准备回家与家人团聚吃饺子,但肉铺老板却在肉馅里掺假,破坏了一顿难得的家庭聚餐,他异常愤怒地将肉馅和盘子一起扔进垃圾桶。资助四胞胎是一项积善行德的公益事业,前同事Robert有意无意中告诉他:“我也资助过一个贫困家庭,结果认了一门亲戚”。担心被这家人讹诈的巨大顾虑与恐惧让张果果决定放弃对四胞胎家庭的资助。即使这家人找到他,寻求帮助,他还是选择回避。对于亿家奶粉的商业推广方案,张果果在安全性与营养美味的方案设计选择上与上司David发生了严重分歧。谁料,David和竞争对手Cell公司达成默契,让Cell公司在安全性提案上中标,而自己营养美味的提案失败,张果果最终只能黯然辞职,充当了当权者的替罪羊。
清明节那天,张果果如期陪伴父母亲去为李想叔叔扫墓。电影的隐形情节正是当年李想舍命救父母,才有了张果果生命的诞生。在李想墓前,父亲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儿子,我和你妈妈就希望你健康开心。”这些都深深打动了张果果,他决定遵从内心深处的选择,以真心和善意来面对现实生活。他坚信善良才是人的本能抉择,只因为“我跟你们不一样”,从而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上没有做出有悖良心的举措,继续资助四胞胎家庭。事实也证明四胞胎家庭并没有纠缠,更没有讹诈,只是为了感恩他的善举,为了送那四支胎毛笔。
三、百年青春人文精神之张扬
(一)人文理想的人生抉择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5]江山如此多娇,一时多少豪杰。影片以清华百年校史为缩影,致敬大师,放飞青春。那个时代,这些学人期望用君子的生命价值来弘扬“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精神,在大学校园这块“伊甸园”上去构建理想的“立德、立功、立言”之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清华的礼赞,不如说是对清华精神,甚至是对中国大学精神、时代精神的礼赞。
言及立德,梅贻琦求真求实,他主持下的西南联大名士如云,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林徽因抗战期间病重,国外的友人劝她出国医治,她说:“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也不应该选择在这样的时候离开祖国”,却终究耽搁了治疗,英年早逝;闻一多原为楚辞专家,却热衷于爱国民主运动,在抗日爆发后开始蓄须立志,“赶不走日本人,我就不剃胡须”。
言及立功,王国维,一代国学大师,在我国近现代哲学、美学、史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陈省身,国际数学泰斗,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国际数学联盟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陈寅恪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知识渊博,对历史学、古代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深厚的研究;沈从文36岁便名满文坛,虽因学历低受到刘文典的轻视,但自古淹博勤中来,后来他两次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的“五人入围名单”中。
言及立言,梁启超是晚清民国的风云人物,弃旧学、办报纸、开办新式学堂,学贯中西,著述达1400万字;冯友兰担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是了解中国哲学的必读书目,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梁思成在全国考察了2000多栋古建筑,踏遍中国15省200多个县,编撰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中国建筑史》等经典教材;朱自清34岁便出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30岁之前便写出《背影》《荷塘月色》,后均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二)人文使命的担当意识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先贤一直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目标,士大夫们的建功立业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延宕到近现代,适逢千古未有之劫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为忧国忧民的青年知识精英群体自觉救国,尽其本分。
清华青年学子犹如银河中的繁星,如杨振宁、华罗庚、穆旦、邓稼先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沈光耀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位,他出身名门,作为家中独子,原本可以拥有流畅精致的人生轨迹。他千里迢迢来西南联大求学本是出于谨遵家训、体验生活,但西南联大的大学人文精神对他耳濡目染,一次空袭更是改变了他“独善其身”的想法,平民阿山被炸死让他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明白了“国亦亡,家不在”的道理。他决定弃学从军,瞒着家母加入了陈纳德飞虎队,冒着被日机发现的危险空投食物给蘑菇屯里挨饿的孤儿,最终在1943年的鄂西会战中壮烈牺牲,以身报国。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陈鹏是敢于担当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文革”那个集体疯癫的时代,他依旧对爱人不离不弃,救赎了爱人失落的灵魂。安顿好爱人,他毅然投身到中国的核弹研究事业中。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陈鹏终于完成了祖国母亲的嘱托。由于长期受到核辐射,他头发脱落,未老先衰。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他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三)人文价值的时空传递
《无问西东》的时空叙事跨度极大,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大再至当代清华大学,四个故事、四代有机传承的清华人,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理想有机融合起来,力图打造一块清华百年校史与民族精英成长的时空拼盘。如表1所示:
表1 《无问西东》人文精神的时空传递
民国时期,清华学子吴岭澜面临文理学科的抉择,在梅贻琦和泰戈尔“真实”人性的感召下选择文科,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跟风实科,并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时期,已是大学教授的吴岭澜没有畏惧空袭,带领学生吟诵泰戈尔的诗歌,让学生们明白:“只有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放弃对生命的思索,才是人生的价值”,他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现场学生,使沈光耀最终违背长辈的期望,走上战场。沈光耀违反军队纪律,空投食物给沦陷区的孩子,这个壮举不仅感动了飞虎队的其他飞行员们,而且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包括当年幼小的陈鹏。文革前夕,靠着沈光耀空投食物侥幸活下来的陈鹏,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王敏佳,还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句谨言敲醒了曾经的挚友李想。支边的李想一直心存愧疚,在边疆雪山上把食物全给了别人,凭借死亡完成了灵魂的救赎,而这对被救的夫妻正是张果果的双亲。到了当代,李想舍生取义的壮举依然影响着新生代的清华人的价值观,让深陷现实困境的张果果打消了猜疑和顾虑,最终跟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抉择,从而在时空脉络上延续了代代相传的大学人文精神。
(四)人文气质的浪漫情怀
1938年,沈光耀不远千里来西南联大求学,但此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沈光耀虽有报国之心,但家母只想他享受人生的乐趣,感受为人父母的喜悦,强调功名利禄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光。随着战局进一步恶化,偌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沈光耀遵从了自己的真心,入伍参军成为一名飞行员。为了救助那些饥饿难耐的孩子们,他多次单独飞行同一线路,虽然这是非常愚蠢和危险的行为,但赢得这些孩子们的信任,被尊为“晃晃叔叔”。当沈光耀即将战死沙场,他飞过早已被打死在降落伞上的战友尸体时,轻轻地说了句“回家”,便径直向日军的战舰冲去。镜头一转,他所投放食物的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正大雨倾盆,神父带着饥饿难耐的孤儿们唱歌,歌声响起:“这些离开了家乡的人,在梦里也看见幸福故乡”。悠扬的歌声和缓缓的降落伞,伴随着英雄们走完了血色浪漫的青春。
1962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陈鹏不忘初心,坚守了自己内心的真实——专注情感,救下政治漩涡中的恋人,即使容颜不再,也要给人生低谷的爱人温暖,正如陈鹏所言:“不管你掉的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那一天,王敏佳欣喜地解开陈鹏寄来的包裹,里面有雪花膏、贝壳还有爱人给她刻的木雕花。夜幕降临,借着房中微弱的灯光,王敏佳解开蒙脸的头巾,把雪花膏倒在贝壳中,小心翼翼地抹在满是伤疤的脸上,把贝壳和木雕花放到床头。在那个极端的年代,正是爱情的巨大力量延续着王敏佳这残破的人生之旅。
四、结语
时代不同,青春却殊途同归,一代代清华人义无反顾地选择真实、真性、真情和真心,人文精神和信仰的传承贯穿于影片始终,给人以温暖的力量。《无问西东》独其理想主义情怀,用青春的画面构建了历史与现代的时空,阐述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并唤起当代青年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