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骆秉章家风家训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22-11-24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

李 远

(广州骆秉章研究会,广东 广州 510800)

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嘉庆举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少卿、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四川总督加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衔等职,赠太子太傅,入祀良祠,谥号“文忠”,著有《骆文忠公奏议》《骆秉章自撰年谱》。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骆秉章以廉政事迹走上晚清政治舞台,并担任封疆大吏。查银库,破陋规,拒贿赂,“四两平”“一个半”的故事,流传青史。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法制讲座”播放的《清道光朝整肃大案·国库失窃案(三)》,对骆秉章秉公执法,敢于打破“潜规则”,对抗“围猎者”,极为赞赏。说“他的崛起,算是处理国库亏空案的一个副产品”[1]。

骆秉章的清正廉洁、大局意识、家国情怀、善于用人、传世家风,仍值今人学习。骆秉章去世后,原幕僚左宗棠挽联缅怀:“公为诸葛一流,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我侍文忠数载,感恩知己,生不能忘”[2]。

骆秉章的家风家训,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骆文忠公家风家训的密码揭示

家训,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骆秉章虽为封疆大吏,但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和通过科举阶梯而进入翰林的读书人,自然以圣贤言行为榜样,并注重自身修养,享有“本朝人品第一”美誉。难能可贵的是,身居高位的他仍能以身作则,没有放弃对家人、族人的教育责任,诸如修身炼品、为人处世、奋发有为等等。他给家人、家族留下卓有成效的家风家训,现仍代代相传。

“家训一:训安於读,农安於耕。家训二:官清安宅道如舍,宦游佳是右军山。家训三: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家训四: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长。家训五:其文有经术者贵,所居在廉让之间。家训六:富贵不能淫,崇俭以养德”[3]39。150多年来,骆秉章良好的家风家训,犹如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神奇密码,让后人时时感念,受益良多[3]39。

(一)家训一:训安於读,农安於耕

此条家训教导后人读书要专心,耕作要安心。为骆秉章撰,现镌刻于花都区炭步镇骆村的骆氏家庙屏风两侧木柱。楹联中,骆公示训“安于耕读”的家训思想,一直被后人所推崇。

“训安於读,农安於耕”虽为古话,但其内涵深远,农耕可以富家,求学可以明理。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家庭、农村乡绅阶层,都很重视和追求“耕读”境界,将“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楹联镌刻在门户上。贫寒出身的骆秉章,自然也和许多农村子弟一样,走的是以耕为本、求取功名之路。他始终认为只有耕读传家,家道才会兴旺,不至骄奢而败。这则家训的宗旨,就是教育子孙既学做人,又学谋生。他不仅这样说的,也是如此践行的。

(二)家训二:官清安宅道如舍,宦游佳是右军山

此条家训教导后人为官清廉就是露宿道边,也会觉得像在家一样心安踏实;做官入仕应该像王羲之在会稽山兰亭翰墨那样君子坦荡。

为官清正,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在浩瀚的历史进程中,“清官”是受人敬佩和尊重的。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官吏的“正己”是“正人”的先决条件,并从自身做起,“择其善者而从之”。在中国历史上,清官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中国吏治的风清气正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这条家训充分展示了骆秉章的最高思想境界,做一个像王羲之这样清官,内心坦荡,处世从容。他不仅告诫家人,而且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清同治六年(1867年),骆秉章在四川总督任上病逝。与骆共事多年的同事、成都将军崇实问骆之侄孙骆肇铨后事如何安排。骆秉章所有家当,仅有箱笥五六具,里面除官服外,其余多是粗布缝制的旧衣。另有银子八百两,全是官俸银,每封都有藩司的印花。崇实大为感动,向朝廷申请赏银五千两治丧,骆秉章的灵柩方能从成都回乡。骆秉章因廉起家,以廉守身,这在晚清政坛极为罕见。这则家训,对于官场政治仍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41。

(三)家训三: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

家训其义:孝敬父母是件感动上天的事情,它将载入经史,永远流传。

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湖南浏阳仁寿山仙人庙,专祀皇帝敕封的陈昭显真人。陈昭显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父亲很早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孝敬母亲,终生未娶,母亲死后,在坟前守孝3年,后游历名山大川,寻访修行,人称“陈大仙”。就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一向力倡孝道,为其写下这对楹联,曰: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一片斋夔符舜德;请封闻枫陛,丝纶特赉,千秋昭显懋皇仁。骆秉章认为,陈世贤的孝行感动了苍天,是经义永垂的大事。百善孝为先,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应大力弘扬。后来,“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便成为骆氏家训而流传至今。

(四)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长

此家训要求保持住前人所创立的事业,必须以勤劳为根本;保持一颗仁厚之心,家族才会长盛不衰,永远兴旺发达。“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长;家修敦典礼,庭献达文章。”当时,骆秉章书写的这条家训虽然真迹遗失,但在花都骆氏族人中至今仍相袭八代,意在牢记先辈的信条:勤勉为守业根本,仁厚为兴旺之基。现在,从华岭村分支出去的广西融安县车平村骆氏还严格保留着按这条家训起名的习俗。

(五)其文有经术者贵,所居在廉让之间

其意为:文章贵在有经学思想,为人处世要懂得廉洁和谦让。这条由骆秉章亲撰的家训楹联挂在骆秉章研究会,备受后人追捧。家训彰显了骆秉章做学问、做官、做人的态度,对于一位封疆大吏而言,着实难能可贵。

(六)富贵不能淫,崇俭以养德

即便富贵权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举止过分、超越常理;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富贵不淫,以俭养德,骆秉章自然明白其理,故以此警示家人需从小节入手,养成节俭的习惯。他担任四川总督期间,几位族亲千里迢迢到成都求他办事,他婉言拒绝,打发他们回广东,也不给路费,只送每个乡亲一把题有“勤俭持家”的纸扇。这则家训被家族口口相传,奉为圭臬。

二、骆氏家训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自古至今,为世人尊崇而广为流传的,如孔子对儿子的庭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贵子》《颜氏家训》《朱熹家训》等,充分体现了良好家风关于修身、治家、立世的思想光芒。细品之下,骆氏家风家训也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思想渊源主要聚集了儒家精髓。不管是耕读传家、家国天下,还是积德行善、仁孝清廉,其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仍有积极意义。

(一)孝亲敬长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骆秉章在家训中讲究孝悌伦理,清楚地说到: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3]43。孝敬父母,为天经地义,并感动上天,务必传承下去。亲笔写下“祭用蒸尝,仰酬祖德,礼循昭穆,克序人伦”的书法作品流传于世[3]43。他认为,孝于亲是感恩,孝于众是慈悲,孝于国是忠义,礼序伦理,以孝为先。正应“百善孝为先”之古话。

(二)耕读传家

家训“训安於读,农安於耕”,就是对“耕读传家”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最好诠释,而“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在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农村乡绅皆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除了耕读结合是高尚之事外,还有耕读结合的生活是合理的、耕读是治生的需要、是锻炼人的方式。

来自草根的骆秉章,虽然官拜一品,但耕读的生活经历,仍深深烙印在心间。农耕可以富家,求学可以明理。“耕读传家”观念能在当时僻远的华岭、骆村、莲塘等乡村有所恪守,这与骆秉章的家风家训的影响有关。

(三)以廉守身

骆秉章手书“官清安宅道如舍,宦游佳是右军山”楹联,便是此家训的最好诠释。这是骆秉章为官清廉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生的至上追求。

骆秉章主张廉洁立身,因廉起家,以廉守身,崇俭抑奢,自觉节制欲望,抵制各种诱惑,拒绝种种陋规和“潜规则”,防止被“围猎”。查银库案、自掏腰包上任、为官清廉、死后八百两银子等故事,终其就是他对家训的最好践行。

(四)修身养性

家训:其文有经术者贵,所居在廉让之间[3]45。骆秉章在家训中强调为官清廉、做人低调、处世谦卑、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于一位官拜一品的大官,能有如此做学问、做人、做官的态度,的确难能可贵。“言炳丹青道润金碧,名昭图史德被朝钟”“欹器一满即倾常虑亏从盈处伏,谦卦六爻皆吉须知益自损中来”“吉金贞石左右交辉,良玉润珠精神流照”等楹联书法作品[3]49-50,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骆秉章重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家训“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长”[3]44,要求守业勤勉、做人厚道,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家训中首先是作为一种广为倡导的修身理念,故历代家训都非常重视这一修身养性的要诀,了解修身的功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深信且践行者少之又少。

骆秉章虽然贵为封疆大吏、湘军统帅,但他却两袖清风、廉洁奉公,并且经常接济同僚和穷人,以至于死后的遗产仅有区区八百两银子。他手下有个叫张全的小吏,家中有一个身患残疾的老母亲,日子过得非常拮据。骆秉章知晓后,便派人定期给张全家中送米送粮。张全辞职后,骆秉章仍帮助他。“人走茶莫凉”的故事,被人记载在《民间故事选刊》(2018年第5期)。

(五)崇俭抑奢

“富贵不能淫,崇俭以养德”的家训[3]44,充分显示崇俭抑奢之要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贵不淫,以俭养德。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4]。诗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成功缘于勤俭,奢侈招致破败。作为大官的骆秉章,对前人所言“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理念自然是根深蒂固,且常常要求家人、族人铭记在心,成为家训而口口相传。今天看来,崇俭抑奢不仅具有道德价值,而且对于官员廉政和保持政治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就是对普通民众而言,崇尚和践行崇俭抑奢、节制欲望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有其特殊意义。

三、骆秉章家训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及其启示

骆秉章去世已经150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家训就今天而言仍有意义。

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家风是传承道德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一个家族代代相袭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骆秉章的家训(家教思想),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追求的都是家庭之中向上的文明氛围,150多年来盛传不衰,成为骆氏后人乃至骆氏族人津津乐道的教子妙方和治家良策。树立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折射出家庭教育重要性。从家庭角度看,家庭教育就是一种家风家训的教育和熏陶,每个家庭具有良好的风气,方能对年轻一代做事、为人、处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给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子女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他们走向社会后的行为准则。只有家庭每个成员的道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素养才会整体得到提升,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从家庭入手,通过良好的家风、家训的家庭文化教育和培养,既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又能迎合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潮流。当前,全社会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可以从骆秉章家风、家训中得到体现。

三是家庭教育重在修身教育。修身,就是要修养身心,学会做人,塑造品学兼优的完美人格。只有做到身修、家齐,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故而古代家训几无例外,以“修身为本”,都将修身提到突出的位置。骆秉章特别强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诸如“训安於读,农安於耕”“所居在廉让之间”“欹器一满即倾常虑亏从盈处伏,谦卦六爻皆吉须知益自损中来”等[3],在立志、读书、待人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些家训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子孙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关系和睦和谐,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

四是要有意识去培育养成。其实在人们心目中,除了家财和地位想要世袭外,更多的是想把家风家训代代相传。好的家风家训是人生的“指路灯”,只有真正抓好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可彰显成效,才能在这个社会形成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能量。

五是对廉政建设仍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中说到“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5]148。廉洁自律,这是共产党人做官从政的底线,也可以讲是一道红线,不能踩踏,否则就要触雷。而身为清朝一品大员、官居四川总督的骆秉章,就以反贪而闻名于京城,以廉洁而职巡抚总督,以“孤寒”而逝于任上。“四两平”“一个半”“自费上任”“八百两银子”等故事,“富贵不能淫,崇俭以养德”“官清安宅道如舍,宦游佳是右军山”的家训,杜绝陋习,抵制“潜规则”“被围猎”,以身作则,管好家人、身边人,提携左宗棠等人皆为清官,这些在今天而言,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尽管官员的拒腐防变仍要以自身的廉洁自律为根本,政府和社会也不可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家风家训对官员廉政的影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5]356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促进和保证干部廉洁。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