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临沧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考

2022-11-24赵如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临沧市临沧中草药

●赵如林 胡 慧

(1.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 临沧 677000;2.双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 临沧 677399)

据统计,2019年我国的中药材市场规模达685亿元,我国常用的500种药材中,可大量栽培的有300多种,年产量100亿千克,全国已有22个省区把发展中药当作支柱产业[1]。在中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然形成了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医药商业为枢纽、中医中药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草药产业不仅与人类健康和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还关系到“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医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云南省素有“药材王国”之称,中药材资源有6559种,占全国51.2%,品种和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有1200多种是云南独有的[2]。云南省临沧市中药材资源也特别丰富,土地面积23 693 hm2, 森林覆盖率63.4%,曾获“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临沧市以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光热资源充足、年温差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干湿季分明、雨水较充沛等气候特征。境内由于海拔差大(海拔在450~ 3500 m),立体气候显著,兼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等气候类型。气候多样性是临沧植物资源和中药材资源多样性的基础。

1 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栽培面积、品种及产值情况

据2021年统计,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67万公顷,年产1640万千克,实现产值7.63亿元。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滇龙胆、滇重楼、三七、红花、滇黄精、云茯苓、石斛、白芨、云木香、灯盏花、秦艽、当归、金线莲、桑葚、天门冬、马蹄香、鱼腥草、刺五加、血胆、鸡血藤、猴耳环、红花、续断、草果、金银花、花椒、砂仁、大黄藤等约30个品种,其中既有专门药用的,也有药食两用的。

1.2 企业发展情况

全市共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企业4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户,省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8户,良种繁育基地4个,科技示范园9个,星创天地1个,科技经济合作组织4个。临沧市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航天育种(临沧)试验基地”“云南航天生物科技示范基地”“云南航天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云南太空生物育种(临沧)试验示范基地”。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户,中药材行业协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8个,种植基地10.8万亩,参加农户5534户,销售收入8674万元。此外,还有中药材庄园2个、家庭农场35个、专业大户61户,新增有机基地认证2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基地面积3000亩。

2 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

2.1 资源丰富

据2021年调查,临沧市有野生植物品种4412种,其中药用植物1620种。药用植物中有珍稀名贵药材23种、道地药材9种、大宗常用天然药材400种、药用矿物资源5种、《中国药典》收载品种128种、《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收载品种96种、其他文献收载品种595种、民族习用却无文献收载的23种、有药用价值但无任何文献记录品种778种。由于当地少数民族多,所以具民族特色的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丰富,有较强的区域性用药文化。临沧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孕育了丰富且独特的药物资源,素有“药物宝库”之称[3]。临沧中药材储量为61.2万吨,其中野生药用品种储量58.5万吨。云县、永德、临翔、双江、耿马5个县(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药之乡”“藏药之王”。诃子主产于永德,年产诃子干品200 t。此外,境内还有珍贵的植物资源,如镇康报春花、耿马密花豆、宿苞秋海棠、丰管马先蒿等。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临沧市境内分布有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141种。可见,独特的气候资源和丰富野生植物资源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 基础。

2.2 可吸取的民族性用药文化较丰富

临沧市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其中佤族医药最具代表性,用药品种以植物药为主,加上动物药和矿物药,合计多达600多种,治疗手段多样,内服兼外用,民族特点鲜明。著有《佤族民间常用植物药》《凤庆县中草药栽培技术及管理》《永德县药用植物图鉴》等相关书籍。道地药材如滇龙胆、滇重楼、滇黄精、云茯苓等品种所取得的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较多,标准化程度较高,主要涉及种子萌发、种苗质量标准、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加工技术等。

2.3 有开发道地中草药的文化基础

临沧市生产有复方鸡血藤膏、鹿衔草膏、去痛散、复方首乌膏等一批特色生物药和制剂产品。其中滇鸡血藤膏是有400多年历史的民族传统中药。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旧时称顺宁)依仁堂,凭凤庆鸡血藤膏和鹿衔草膏两款中成药而驰名中外。1916年,“凤庆鸡血藤膏”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4]。滇鸡血藤膏、鹿衔草膏、拨云锭、云南白药合称云南四大名药。

2.4 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6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9]45号)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云政办发[2019]74号)文件,临沧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和〈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2030年)〉的通知》(临发[2019]16号)。针对临沧市特色资源转化弱的瓶颈问题,为提升林特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推广发展与保护绿色产业的有效模式,临沧市中草药产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把中草药产业确定为云南省的八大产业之首,2019年编制出台了《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确定为云南省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逐年加大对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引导和资金投入,中草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3 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临沧市依托生物资源优势,中草药产业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成绩,但仍面临产业规划滞后、缺乏竞争优势、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培育难度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引导、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能力弱、重大项目工作推进和招商引资企业落地难度大等问题。

3.1 栽培技术不到位

中草药栽培在中国早有传承,近几年又逐渐兴起,有当地品种驯化栽培的,有引种驯化的。分为草本、藤木、灌木、乔木等,品种多,栽培技术没有标准。密度不合理,病虫害防治用药超标,肥料施用过多或施用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而影响药材正常生长,产量高而药效低,都是栽培技术不到位的表现。

3.2 企业带动力弱

多数企业只能进行原料生产,而不能进行原料深加工,缺乏创新驱动,缺乏品牌,产业链短,只能建基地、组织农户进行种植,收购原料后进行烘干销售,效益低,整个中草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3 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缺乏系统性保护

临沧市中草药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性保护,只要有人高价收购便有农户进山采挖,如滇龙胆、草血竭、滇重楼、野三七、鸡血藤等,釆挖的人不分大小,只图经济效益,导致当地珍贵草药资源储量下降。有珍贵草药,如滇重楼等资源出现寻找困难的现象,缺乏有效保护。

3.4 缺乏合理开发利用

临沧市的部分道地中草药品质优、储量大,但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滥挖滥采,如鸡血藤、滇黄精、滇重楼等,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缺乏中医人才,没有发挥好医治作用。

4 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4.1 完善体制建设,加强产业管理

完善市、县、乡、村的中药材管理平台,加强当地的中药材人才队伍建设。摸清当地的中药材品种结构和资源储量,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栽培面积及产量、产值等。结合市场和区域性气候特点,列出当地有前景的栽培品种,引导企业、种植户选择有前景、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种发展,并组织当地的企业技术人员、中药材人才到外地观摩学习,协调中药材专家到企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边发展边学习,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4.2 研发推广药食两用植物

在临沧市民间,有很多药食两用植物,如三七、天麻、石斛、木瓜、树头菜、龙葵、火镰菜、蕨菜、水茄等,要积极总结、研发、推广能改善体质的营养膳食结构,使中草药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国人慢性病的多发状况。

4.3 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

4.3.1 禁止滥挖乱采,加强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禁止乱挖乱采,无序采挖,可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相对丰富的林区进行承包保护,对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序开采的同时进行补偿性栽培,使野生中药材的储量不减少,野生药材资源得到相对性保护。对珍贵野生中药材资源较集中的区域进行封山育药育林,禁止人或家畜进入,对珍贵中药材资源进行保护。

4.3.2 以人为本,加强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人为本,立足当地中药材资源,开发好当地珍贵中药材,具有重要意义。收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用药单方、密方。对价值高、适应当地气候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引种驯化,探索高产栽培技术,使野生中药材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的同时保持药物成分,生产既能发展当地经济、又能为人类健康提供服务的安全药品。

4.4 利用好林果优势,推广林下套种

多数草药植物喜欢遮阴环境,可以利用这一特性,结合临沧市丰富的林果资源,进行林下套种或仿野生栽培,如滇黄精、滇重楼、滇鸡血藤等。目前已有中草药种植企业在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5 政策扶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抓住国家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时机,争取与中草药相关的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形成完整的中草药产业链,达到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加工品牌化、多样化,销售渠道稳定化、长久化。通过做强企业来促进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4.6 完善可追溯系统,加强“三品一标”建设

云南省是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生长的地方,临沧市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抓住云南省大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机遇,完善药材生产基地追溯系统建设,加强“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记)建设,努力把临沧打造成为“优质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促进当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临沧市临沧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临沧市:组建“普通高中四校教育联盟”
Work as a team,win as a team
临沧市米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