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苁蓉产业现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2-11-24马秀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肉苁蓉梭梭开沟

●马秀丽 赵 刚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 吐鲁番 838000)

肉苁蓉,俗称大芸,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1],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富含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十几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其中苯乙醇总苷是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强筋骨等功效。

近年来,鄯善县紧密结合防沙治沙工作实际,梭梭接种肉苁蓉作为沙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宣传、引导、鼓励农民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种植,并通过技术指导,有效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实现了农民致富增收[2]。

1 鄯善县自然情况

鄯善县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西接火焰山东端,北部为博格达山,南部为戈壁和沙漠。由于深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三面临山,地貌情况复杂,气候独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干燥多风,每年3~5月风沙天气 较多。

2 肉苁蓉植物学特征

茎肉质,株高40~160 cm,呈圆柱形,下部较扁、较粗,向上逐渐变细。叶片为鳞片状,淡黄白色,下部叶紧密、宽短而厚,向上逐渐稀疏狭长,叶片三角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无柄[3]。肉苁蓉在每年的5~6月开花结果。

3 肉苁蓉产业发展意义

3.1 改善生态环境

鄯善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梭梭是抗旱、抗盐碱防沙治沙的优质苗木,大力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种植对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3.2 节约水资源

鄯善县年均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匮乏,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只有调整种植结构才能节约水资源。梭梭接种肉苁蓉每年每667 m2需水量仅130 m3左右,是葡萄和西甜瓜的1/8,大力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可以达到发展农业、节约水源和充分利用沙区光热资源的目的[4]。

3.3 增加农民收入

梭梭接种肉苁蓉比本地其他种植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一是省工,全年主要的工作就是浇水、挖肉苁蓉、埋土和锄草;二是管理相对粗放,技术要求不高,直接接种后,基本上没有其他复杂的管理技术要求。三是销售比较容易,目前肉苁蓉都是在地头挖出来之后直接上门收购, 每667 m2收益在3000元以上,收益最好的地块可以达到8000元。由于肉苁蓉产业省工、省时、技术含量低,易种植,可让农民达到务农、务工双重增收的目的。

4 鄯善县肉苁蓉产业发展情况

鄯善县自2004年引进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并进行试栽。试栽成功后,从2010年开始大力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产业。目前全县梭梭接种肉苁蓉面积已达到5333.3 hm2,年产肉苁蓉 6500 t,年销售额近1.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达浪坎乡、迪坎镇、吐峪沟乡为中心的肉苁蓉种植销售基地,肉苁蓉种植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 18个。

5 肉苁蓉栽培技术要点

5.1 寄主选择

肉苁蓉对寄主、土壤、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较适宜的寄主为梭梭、红柳、碱柴等[5]。寄主可利用天然梭梭、红柳等,也可人工定植梭梭、红柳,以2~3年生寄主接种肉苁蓉为宜。

因鄯善县多年来种植梭梭较多,且梭梭接种的肉苁蓉比红柳接种的肉苁蓉在生长量、品质、价格上更胜一筹,因此多采用梭梭作为寄主。

5.2 整地

肉苁蓉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通透性、渗水性良好[6]的砂质土、轻盐碱土。选择好地块后要进行整地,以便肉苁蓉生长更好,效益更高。砂壤地可直接整地、初步整平;盐碱地如盐碱较重,可先将土壤表面10~20 cm盐碱壳扒除,然后平整土地。

5.3 定植梭梭

按照4.5 m的沟距进行开沟,两侧要放线,确保开沟平直,沟深30~40 cm。可以采用双行栽植的方式进行定植,即双行作为一个带,行距、株距均为50~80 cm,两带之间的宽度4.5 m,定植后沟内放置好滴灌带。双行栽植既能提高成活率,又能提高接种率,同时双行接种可以在梭梭两侧进行接种,即一行梭梭接种一沟肉苁蓉,有利于肉苁蓉的生长,提高肉苁蓉的品质。

5.4 定植后的管理

梭梭栽植后每5~15 d浇水1次(根据墒情来确定浇水时间,沙地5~8 d,盐碱地8~15 d)[7]。栽植1个月左右梭梭开始发芽、长叶,定植2个月后,要把滴灌带移到离梭梭根50 cm处进行浇水,少浇水、勤浇水,刺激梭梭的根系向外生长,有利于后期肉苁蓉的接种。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2根滴灌带在梭梭根系两侧进行滴灌浇水,利于根系向两侧生长。栽植1年以上梭梭管理方法不同,盐碱地一年浇水4~5次,砂壤地一年6~8次。

5.5 接种

5.5.1 选种选取外表没有破损、成熟度高、籽粒饱满新鲜肉苁蓉种子进行接种,每667 m2梭梭林需肉苁蓉种子200~300 g。种子选好后放置在室外沙地上暴晒20~30 d,打破种子休眠,激发种子活性。

5.5.2 接种老梭梭接种技术。如果在原有已经成林的梭梭地上接种肉苁蓉,6月初即可开始进行接种,在距梭梭根部30 cm处,采用机械化播种,每667 m2按照播种量300 g为宜,播种深度50~60 cm,均采用双面播种。

新梭梭接种技术。栽植成活的梭梭建议第 2年7月开始进行接种,第2年梭梭枝条健壮,根系发达,接种率高,肉苁蓉质量也高。接种也是在距梭梭根部30 cm处,采用机械化播种,每667 m2按照播种量300 g为宜,播种深度50~ 60 cm,均采用双面播种。

5.6 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要及时将滴灌带放入接种沟位置进行滴灌,一次灌透,有助于种子萌发,提高接种率。根据降水量及梭梭林生长情况,在夏季炎热时灌水1~2次[8]。

5.7 梭梭林地病虫害防治

5.7.1 白粉病暴发时间在9月,主要在梭梭比较密的中下部发生,建议秋季及时疏除梭梭下方茂密的侧枝,可减少病害发生。

5.7.2 根腐病用多菌灵等杀菌类药物滴灌施入防治。

5.7.3 红蜘蛛常在8~10月发生,为害梭梭叶片,导致梭梭叶会黄化、萎蔫、长势不良。可采用阿维菌素和叶螨灵混合施用防治。

5.8 肉苁蓉病虫害防治

肉苁蓉病虫害主要是肉苁蓉蛀蝇。目前监测到至少发生两代,第1代在4月初成虫出现,第2代在8月末至9月初成虫出现。防治措施:一是严格采挖时间,采用标准化种植后集中采挖,在每年11月末至翌年2月末全部采挖,不要让肉苁蓉在4月出土开花,可有效减少第1代成虫,由于采挖后春季肉苁蓉不出土,不开花,所以肉苁蓉蛀蝇成虫就没地方产卵,就可以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作用。二是在4月初和9月初利用挂黄板监测成虫,一旦发现成虫,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以再次降低虫口密度。三是在地里悬挂黑光灯,采取物理措施杀虫。

5.9 采收

在肉苁蓉接种后的第2年11月,即可进行肉苁蓉采挖,采挖时在距梭梭根部50 cm的区域开沟,开沟深度在30~40 cm,开沟后再用人工进行采挖,可节省人工,减少采挖成本,挖大留小,因为小的肉苁蓉价值不高,可等到次年秋季长大、长粗后再进行采挖;采挖时在接种点以上5 cm处平行割断,采挖后回填采挖沟,并培土 20 cm以上,留下的根可以在下一年萌发,不仅萌发得多,也容易长粗,产量稳定。

6 问题与建议

6.1 生产管理水平不足问题

个别梭梭接种肉苁蓉的地块是先进行定植,后期才发展的接种,所以在土地平整上要求不高,但后期不利于机械化播种、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建议在后期发展肉苁蓉产业时进行标准化种植及生产,按照要求平整林地、开沟、定植等,以后接种、采挖、施肥甚至施药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也利于规模化发展[9]。

6.2 梭梭林带利用不足问题

梭梭是重要的防沙治沙植物,梭梭嫩枝条又被称为骆驼的长膘草,梭梭老枝热量很高,可以加工利用,但目前开发利用不足。建议将梭梭接种肉苁蓉产业与林下养殖相结合,在成片的梭梭林地养殖骆驼、山羊等,既能帮助梭梭林带清除杂草,又能提高梭梭林农的收入,另外,老熟的枝条可作薪材,粉碎后也可作颗粒饲料。

6.3 后期梭梭管理问题

后期梭梭枝条老化,不利于梭梭的生长。建议从栽植第3年开始每年秋季11月开始将梭梭下部侧枝全部清除,不仅有利于梭梭主干长成,也有利于机械进行采挖等工作,还可以促使梭梭主干新萌发枝条,增加新生根系,促进接种率,解决梭梭老化问题。

猜你喜欢

肉苁蓉梭梭开沟
肉苁蓉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稻田绿肥种植开沟装置的研发和应用
14C示踪同化物在中国柽柳-管花肉苁蓉复合体内的物质分配
梭梭的建筑课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鱼尾纹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用28载时光坚守沙漠 他给“死亡之海”带来生机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梭梭的叶子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