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刺嫩芽人工栽培技术

2022-11-24徐连春蛟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吉林蛟河1325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芽苞茎秆嫩芽

●徐连春(蛟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吉林 蛟河 132500)

刺嫩芽又名刺老芽、刺龙芽、龙牙楤木,属五加科小乔木,多野生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地区的林缘、林中空地或针阔混交林地带。刺嫩芽是一种适口清香、风味独特的山野菜,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刺嫩芽质地脆嫩、野味浓郁,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炒 制、炝拌、做馅或制作小咸菜,被称为“山野菜之王”,有“东北竹笋”的美誉。

1 育苗

1.1 种子处理

采收成熟的刺嫩芽种子去果皮、果肉、秕粒及杂物后,常温情况下用水浸泡4~5 d,待种子完全吸水后捞出,按照1∶3的比例将浸泡好的种子与过筛后的细河沙混拌均匀,河沙含水量保持在60%~65%。将混拌后的种沙混合物装到布袋里埋到室外进行自然越冬,早春化冻后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0℃的恒温箱贮藏3~4个月,播种前用200 mg/kg赤霉素浸泡48 h,可以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

1.2 选地作床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且靠近水源的砂壤土地育苗。春季作床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3~4 m3,同时施入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混肥50 kg。深翻耙细后作床,一般床宽1.2 m,高10 cm,长视地块垄长而定。

1.3 播种

吉林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每667 m2用干种量一般在0.5~0.6 kg。采用条播法播种,在苗床上横向每隔20 cm开沟,将处理好的种子拌细河沙均匀撒播在开好的沟内,覆土1~2 cm,轻镇压。由于刺嫩芽种子拱土能力较弱,播种时务必要轻覆土,否则影响出苗。播种后,床面上均匀覆盖稻草或铡碎的玉米秸秆,可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

1.4 苗床管理

定期检查苗床,床面要保持湿润,干旱时要及时轻浇水,出苗率达到60%~70%时撤除覆盖物。待刺嫩芽苗出齐后,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留健壮苗株,使其在苗床内均匀分布。

2 露地栽培

2.1 选地

刺嫩芽露地栽植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栽培产量和质量会更佳。最好选择便于排水的向阳荒坡地、退耕还林地、林间空隙地或低质量耕地进行栽植。

2.2 移栽定植

选择林地、荒地栽植刺嫩芽前,要将灌木丛和杂草清理干净。移栽定植时要视土壤肥力,每667m2施氮磷钾复混肥25~50 kg,施肥不宜过量,否则会导致刺嫩芽茎秆徒长,不利于木质化的形成。吉林省一般在4月上旬即土壤化冻后移栽定植。由于刺嫩芽抗旱能力较强,土壤不是长期干旱缺水的情况下根系一般不会死亡,因此不需要坐水移栽。移栽定植20 d左右,当刺嫩芽发芽率达到85%~90%时,若地块特别干旱可适当浇水。林地和坡地定植时不用起垄,直接在平地栽植即可;耕地和缓坡地块定植时要起垄栽植,有利于地块排水,防止烂根,提高苗木成活率。每667m2定植1400~1600株,既能保证前期产量,也能保证丰产后枝叶茂密,防止杂草生长。

2.3 田间管理

2.3.1 第1年田间管理以清除田间杂草和水分管理为主。由于移栽前期刺嫩芽苗较小,易受到杂草的侵害,可每667 m2喷施100~150 mL氟乐灵乳油进行化学除草。如果采取人工除草,注意不要给幼苗造成伤口,防止病菌侵入。正常年份定植后不需要浇水,若早春发生旱情,要适当浇水,保证苗齐、苗壮。若春季湿涝,要及时挖沟排涝,以缓解灾情。

2.3.2 第2年及以后田间管理由于刺嫩芽根系比较发达,第2年以后一般不用浇水,雨季时做好田间排涝工作即可。田间管理以整枝和施肥为主。

2.3.3 整枝整枝方法要根据栽培目的而定。如果为冬季反季节栽培以提供茎秆为目的,栽植当年秋冬即可收割,收割时茎基部留2个芽苞,其余全部割掉;第2年每株发出2个枝条,秋冬收割时,每个枝条基部再留2个芽苞;第3年除每个枝条正常发出2个枝条外,茎基部也会发出新枝,人工整枝时要将弱枝和病枝剪除,每穴保留4个健壮枝条即可。如果以春季采收嫩芽为目的,要尽量多留枝条数量,以提高顶芽采收量。吉林省东部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收获顶芽,顶芽收获后还可收获一茬副芽或第一侧芽,副芽或第一侧芽收获完毕后于基部留2个芽苞,其余全部割掉。待秋季养分回流后,疏掉田间没有木质化的柔嫩枝条,每穴保留4~5个健壮枝条,保证翌年春季成熟枝条养分供应。

2.3.4 施肥因为刺嫩芽属于多年生植物,生产中在丰产期要适时进行施肥。施肥时间在早春刺嫩芽萌发前,增施有机粪肥,可施发酵好的鸡粪3000 kg/667 m2。同时,要配施氮磷钾复合肥50~75 kg/667 m2。由于氮肥过量会导致刺嫩芽节间拉长,木质化程度低,茎秆质量下降,不能单一使用氮肥。

2.4 采收

露地栽培,春季当刺嫩芽顶芽长到10~ 15 cm,叶片尚未展开时及时采收出售;15~20 d后,还可采收一次副芽或侧芽,不要多次采摘,以免累树,保证茎秆长势旺盛,为翌年丰产打好基础。

3 水生反季栽培

3.1 茎秆采集

11月中下旬,待刺嫩芽茎秆养分回流进入休眠期后,采集直径1.5 cm以上的茎秆备用。茎秆采集后要成垛摆放,并用稻草或玉米秸等覆盖,保持茎秆活力,防止风干造成芽苞干瘪。

3.2 栽培时间

刺嫩芽在温室生长时间为40~50 d,栽培时间应在芽菜计划上市时间的前40 d左右。

3.3 茎秆调制

将采集的茎秆在距顶端30 cm处用电锯截成段,然后50根左右捆成一捆,打捆时要在距离顶端2/3处捆绑,这样当摆放到水床里时茎秆顶端可形成松散状,有利于顶芽通风透光,健壮生长。

3.4 制作水床

在温室内南北纵向挖宽1.2 m、深20 cm的水池,或用砖搭建相同规格的水槽,床间作业道宽30 cm左右,方便作业。水床要有一定坡度,方便换水时及时排除废水。水床做好后,在水床底部铺一层厚0.05 mm以上的塑料膜,塑料膜的外沿要搭在水床的外面,防止漏水。

3.5 栽植与茎秆处理

水床做好后,将捆绑好的刺嫩芽茎秆头朝上,一捆挨一捆地摆放到水床内。摆放完茎秆后向水床内注水,水深5~6 cm。水床注完水后,用800~900倍液的多菌灵兑50 mL/L的赤霉素对茎秆进行喷雾,每平方米喷施药液300 mL,可有效预防软腐病和灰霉病的发生,打破芽苞休眠,提高发芽整齐度。水床要保证每5~7 d换一次水。换水时,要将水床内的水排净,然后用清水把水床冲洗干净,最后再加注晒好的新水。

3.6 温度管理

刺嫩芽属耐寒植物,5~25℃环境下均可生长,一般温室内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白天温室控制在20℃以下,温室内超过25℃时要及时通风换气,防止灰霉病和软腐病的发生。

3.7 湿度管理

温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时有利于刺嫩芽生长。当棚内湿度过低时,白天温度升高后刺嫩芽会萎蔫。生产中,一般采取温室内扣小拱棚的方法进行保湿,保证芽菜生长旺盛。在生长后期,为防止病害发生,每天上午10:00~11:00时揭开小拱棚晾晒1~2 h,适当降低棚内湿度。

3.8 采收

当嫩芽长到10~15 cm时即可采收,采收前揭开小拱棚晾晒1 d,降低芽内水分,有利于芽菜的运输和贮存。采收时用剪刀沿芽根基部剪下,绑捆或装箱出售。

4 市场与效益分析

4.1 市场分析

刺嫩芽是药食两用的山野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刺嫩芽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人工栽培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刺嫩芽销售还是以食用为主,鲜食刺嫩芽因上市季节不同分为应季刺嫩芽和反季节刺嫩芽。以吉林省东部地区为例,春季应季刺嫩芽上市时间在5月初,前期价格在50元/kg,后期随着产量增加会迅速下降到36~40元/kg,然后再缓慢下降,近几年最低价保持在20元/kg。反季节刺嫩芽上市时间在12月中旬到次年3月,12月中旬上市后价格保持在80~100元/kg,随着春节的临近,价格会涨到100~120元/kg,春节后价格会回落,一般保持在80~100元/kg。露地栽植刺嫩芽除生产鲜菜外,还可以在秋季茎秆成熟后进行销售,近几年茎秆销售异常火爆,并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趋势。目前秋季茎秆市场价格保持在0.4~0.5元/根。

4.2 效益分析

4.2.1 露地栽培效益刺嫩芽露地栽培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性价比较高。栽植第1年植株处于成长阶段,效益比较低,第2年以后开始有效益。二年生的刺嫩芽林,每667 m2可发出茎秆2800~3200根,春季可以采摘鲜菜50 kg左右;三年生的刺嫩芽林达到丰产期,每667 m2可发出茎秆5600~6400根,春季可采摘鲜菜120 kg左右。达到丰产期的刺嫩芽林每667 m2出售茎秆收益在2800~3200元,春季出售芽菜按最低市场价格计算收益超2400元。

4.2.2 水生反季节栽培效益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水生反季节栽培,生产密度较大,每平方米可摆放刺嫩芽茎秆1300根左右,每平方米可生产芽菜17~18 kg,露地每667 m2茎秆可在温室内摆放5 m2左右,产量85~90 kg,按市场价90元/kg计算,收益在7650~8100元。

猜你喜欢

芽苞茎秆嫩芽
机械直播同步深施肥对冬油菜茎秆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茶叶茎秆剪切力特性
春天,蜗牛像一把卷尺
嫩芽
芽苞
初春
我来了
小芽苞
芽苞
基于ADAMS的玉米割台的仿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