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翁源县甘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2-11-24张颖

江西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金龟子虫害甘蔗

张颖

(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广东 韶关 512600)

在我国糖料行业中,甘蔗具有重要地位,在全国产糖量中甘蔗产糖量比重超出90%。广东翁源县气温年均值在20℃左右,降雨量在1780 mm左右,适宜甘蔗发育生长。甘蔗产业是翁源县的重要产业,也是翁源县农民发家致富的关键途径。当前,在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与农民经济意识持续提高的背景下,甘蔗栽培面积持续减少,对蔗糖产业会产生一定影响,采用何种方法保证甘蔗单产,进而促进甘蔗行业稳定发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1]。

1 甘蔗栽培技术

1.1 合理选择品种

在选择甘蔗品种的过程中应该对种子特性进行分析,例如甘蔗存活率、抗病性以及其他性能特点,还应该综合考虑种植地的土壤环境,保证土壤可以充分促进种子生长。翁源县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土地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应该以提升单产为切入点。根据土壤、环境、气候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于翁源县地区来说,桂糖03/2287、桂糖02/21156、粤糖93/159、粤糖00/236、新台糖16号以及新台糖22号等品种均可以适应翁源县气候条件,同时具有良好的增产优势与品质优势。另外,种植人员还应该注重种子的精选工作,挑选无病粗壮种子,并把茎部分为3段,清除死芽、坏芽等部分,采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进行浸泡处理,用1.5 kg的药剂兑水100 kg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分钟,可以有效消毒。

1.2 整地

甘蔗种植地应该保证无蔗头、土粒细碎,便于开展盖膜、覆膜作业,避免杂物划破地膜。整地时通过大马力机械进行深耕、深松处理,耕深在35 cm左右。另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强化土壤肥力,可以在整地环节将农家有机肥同步施入土壤中,作为底肥,并将钙镁磷肥、复合肥等施入土壤上部。农家肥施用量为4000 kg/hm2,钙镁磷肥施用量为1000 kg/hm2,复合肥施用量为2000 kg/hm2。完成整地与施加底肥作业后,通过旋耕机进行细耙处理,之后沿着等高线根据100 cm行距运用开沟犁进行开沟处理,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开挖种植沟,底宽应该保持在22 cm左右,并封闭种植沟两端,使其变为一个槽,可以降低径流量,有效保持水土。

1.3 种植

1.3.1 适时播种

通常,翁源县的甘蔗种植时间在3月10日-3月20日期间,此时,可以充分延长甘蔗生长期,实现甘蔗高产目标。合理准备蔗种,蔗种长度通常在1.5 m左右,开展种植作业前将病虫害蔗种去除掉,剥除蔗叶。种植前应该对种植机进行调试处理,可以试种2行,对覆土深度与播种量进行检查。为提高出苗率,下种量可以设定为8000芽/667 m2,为便于机械管理以及采收作业,行距可以设定为1.2 m。若是地块面积较大,可以通过大型种植机械开展大小行种植作业,通常大行距为110 cm,小行距为90 cm[2]。

1.3.2 覆盖地膜

采用1.8 m宽的普通地膜或是除草地膜开展覆盖处理,沿着种植沟方向进行,覆盖1行行间与2行种植沟,采用细土压实地膜周边。另外,若是使用普通地膜,则应该采用50%的扑草净与38%的莠去津对地块均匀喷雾,两者用量分别为2.1 kg/hm2、3750 mL/hm2,之后开展盖膜作业。

1.4 中耕管理

1.4.1 护苗以及助苗穿膜

在完成覆膜作业后,应该对甘蔗地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用细土将地膜压实。另外在地膜内温度较高,所以幼苗极易被烧坏,甘蔗出苗之后若是发现幼苗无法自行穿膜,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在地膜上方划开一个小孔,保证幼苗顺利穿膜,同时采用碎土将孔口封闭。同时定期开展检查工作,连续开展3次,时间间隔为7天。

1.4.2 科学施肥

在6月11日-6月30日期间,甘蔗长势旺盛,应该提高增肥量,此时应该对施肥工作加以重视。可以采用尿素、复合肥施加到甘蔗株茎位置,用量分别为400 kg/hm2、300 kg/hm2。在开展追肥作业时,配合3%的呋喃丹颗粒剂,用量为45 kg/hm2。之后及时开展培土作业,促使甘蔗畦高度达到27cm,同时进行封畦堵垄处理。在8月11日-8月31日期间,应该施加雨后壮尾肥,最晚需要在9月10日之前完成,保证甘蔗顺利成熟。每亩用碳铵5~7.5 kg兑水后施用。在干旱条件下,完成施肥作业后,应该及时淋水,将肥力充分发挥出来。

2 病虫害防治

2.1 甘蔗病害防治

2.1.1 甘蔗凤梨病

凤梨病病菌主要通过菌丝体等形式落在土壤中或是潜伏在带病组织中,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就会通过寄主种苗伤口位置侵入其内,导致甘蔗感染。其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蝇类昆虫、蔗刀、灌溉水、土壤与空气等实现传播。在种苗窖藏过程中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在台风、暴风雨后,凤梨病的发病率超出90%。若是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或是地温在19℃以内,也会导致发病率增加。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防治,第一,相关人员应该选择无病梢头苗,可以提高甘蔗萌发速度,降低病害影响程度。第二,完成种苗浸种之后应该积极开展消毒处理,开展栽培作业前,通过清水或是2%的石灰水浸泡1天之后,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1000倍液进行浸泡处理,时间为10分钟。若是蔗区经常发生凤梨病,则可以在田地中施用石灰,用量为75 kg/667 m2。第三,开展冬植甘蔗作业过程中,进行地膜覆盖处理,保证地温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促进甘蔗种子早生快发,降低发病率。第四,对于水位高、土壤黏重的地块,应该进行破碎整平处理,并开沟排水[3]。

2.1.2 赤腐病

赤腐病主要发生于甘蔗生长的后期阶段,影响甘蔗叶片与茎部生长。在发病初期,茎部不会出现症状,然而若是将染病甘蔗剖开能够发现其内部为红色,同时中间具有长形斑块。在暴风雨、虫害严重情况下,赤腐病发病严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第一,在甘蔗生长期,相关人员应该结合甘蔗具体生长状况,科学施加钾肥。第二,完成选种作业后,借助50%的苯莱特1500倍液对种茎进行浸泡处理,时间为30分钟。

2.2 甘蔗虫害

2.2.1 甘蔗蓟马

甘蔗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该虫害是甘蔗生产过程中常见害虫,翁源县蔗区一般在5月-6月发生蓟马虫害,对春植蔗与宿根蔗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蓟马一般危害蔗叶尾部与蔗心叶,若是虫害严重还会造成蔗叶卷缩,最终干枯,导致甘蔗减产。

对蓟马来讲,在5月-6月是初发期,可以通过施肥培土与使用噻虫嗪药剂结合防治,比如,采用25%的噻虫嗪水分颗粒剂,用量为600 g/hm2;采用40%的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00 g/hm2;采用20%的呋虫胺可溶粒剂,用量为1000 g/hm2。为了充分保证防治效果,应该借助适量水分让药剂充分分散,之后与干细沙或是吸水性肥料进行混合处理,最后施加到蔗株基部位置,并适当培土,施药频率为1次/年。

2.2.2 甘蔗金龟子

在翁源县蔗区,金龟子属于常见地下虫害,在甘蔗种植生产过程中防治难度较大,并且金龟子的种类较多,当地的金龟子类型主要涵盖红脚绿金龟、光背蔗龟以及突背蔗龟等。对于光背蔗龟以及突背蔗龟来讲,成虫盛发期在4月21日-6月10日期间,主要以蔗苗基部为食,导致蔗苗水分输送与养分输送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成为枯心苗,幼虫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31日期间以地下茎部与蔗根为食。齿缘鳃金龟的成虫盛发期在5月11日-5月20日,7月-11月期间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可以啃断甘蔗植株的地下部分,导致甘蔗枯萎。

因为甘蔗金龟子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防治难度较大,对于此类害虫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在甘蔗生长期间,可以选择8%的毒死蜱•辛硫磷颗粒,用量为70 kg/hm2;采用2%的吡虫啉颗粒,用量为40 kg/hm2;采用6%的吡•杀颗粒,用量为60 kg/hm2;采用5%的杀单•毒死蜱颗粒,用量为90 kg/hm2。进行培土或是下种作业过程中,可以配合肥料在种植沟中均匀施撒,能够实现金龟子幼虫防治目标。若是甘蔗金龟子危害较为严重,可以选择50%的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用量为7500 mL/hm2,在植株根部均匀淋浇[4]。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翁源县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中,甘蔗栽培始终都是重点的发展内容。不论是相关单位还是种植户,均应该对甘蔗效益与经济价值有正确认识。根据当地环境、土壤与气候等条件合理选种,同时配合使用专业的栽培方法与技术,认真落实田间管理、施肥、消毒与选种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密切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充分避免病虫害发生,以保证甘蔗产量,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金龟子虫害甘蔗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松树金龟子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大自然的除草机——金龟子
吸引金龟子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