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传统文化于游戏 促幼儿美育发展

2022-11-24黄丹红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幼儿园游戏

黄丹红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福建 闽侯 350100)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尝试在游戏中融入多元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笔者家乡闽侯就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昙石山文化博物馆、有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如闽越水镇、闽都民俗园、喜街等。近年来,县政府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县城文化体验平台多元且氛围浓厚,国画展、茶艺展、闽剧大舞台……这些活动频频出现在传统节日里,为县城人民带来了传统文化盛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引入这些资源,创设多元的游戏活动,可以提供幼儿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幼儿从小浸润传统文化的“美”,并创造出更多的“美”。

一、在游戏实践中领略园林建筑的移步换景之美,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

中国的园林建筑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构景方式多元,崇尚自然,漫步园林就仿佛置身诗中画中。新城区的开发建设给闽侯带来了巨大变化,虽然这里不乏鳞次栉比的高楼,不乏繁华的商业街区,但是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规划建设了闽都民俗园、喜街、闽越水镇等,并被县政府规划为校外研学基地,让幼儿生活和活动的版图得到不断扩大。[2]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我们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将这些传统建筑“搬”进幼儿的建构游戏中,让幼儿在拼搭构建中发现传统建筑的形式美、智慧美及意境美,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审美兴趣。

在建构游戏《闽都民俗园》中,教师在游戏之前鼓励每个家长都带着幼儿去民俗园内走走看看,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张“民俗园概景图”,表现形式不限,只要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即可,帮助幼儿做好建构游戏的经验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概景图,并跟身边的同伴交流自己觉得最美的一处风景,大胆说出民俗园传统建筑物的特点、用途,在主动探索中加深对传统建筑的认识。在建构过程中,传统建筑最具特色的各种“飞檐”难住了幼儿,同时激发出幼儿的探索欲,他们与同伴合作探讨,经过不断尝试,想出了倒放三角形的建构材料,并用错层叠加的组合方式去表现飞檐翘角的灵动轻盈,幼儿还会将材料进行长短分类,灵活运用间隔垒高、桥式拼搭、亭式屋顶覆盖等方法去表现亭台楼阁的高低错落。为了将各种建筑物联通贯穿,教师引导幼儿用曲线平铺的方法搭建迂回的长廊,并在长廊的四周搭建荷塘、假山造景,幼儿将红色的小灯笼挂在飞檐翘角之下,并用超轻粘土做桃花装饰树枝,点缀在建筑物之间,让整个“民俗园”更加完整、生动。每次游戏活动结束之后,都会将游戏成果保留几天,让幼儿自主报名当“民俗园小导游”,在课余时间为全体幼儿介绍每次游戏成果的变化与进步,在一次次的主动探索和建构中,幼儿能够不断积累对传统建筑的感性经验,并在逐渐丰满的建构成果中发现中国建筑移步换景、一景一色的精巧之美,激发幼儿内在的审美兴趣,并在实践探索中从小构建独特的美学思想,创造性地表现传统建筑的美。

二、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之美,促进幼儿的审美感受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以传统节日为重要载体,带领幼儿了解传统习俗的来历和寓意、认识并亲身体验制作各种传统手工艺及美食,同时把这些节日文化带进幼儿园的亲子角色游戏里,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意义。

幼儿园里开设“传统节日亲子角色体验馆”,投放各种节日道具、食材和工具等,并充分利用三维空间,为幼儿营造丰富的节日体验情境。如在体验馆的墙面上,有教师和幼儿共同创作设计的“我们的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风情小图,上面用超轻粘土、剪贴画以及自然材料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各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以及各个节气中的自然景物变化、饮食讲究等重要信息;在体验馆的顶端悬挂了幼儿、家长及教师自己制作的传统节日作品,如国画彩绘灯笼、生肖剪纸、编织香囊等,各个拐角处的陈列架上也展示着幼儿自己的各类作品,让幼儿仿佛置身于艺术馆里,处处领略到传统经典文化的独到之美。体验馆在各种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教师会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丰富的民俗庆祝活动,在寓意举家团圆的元宵节,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穿上汉服,制作灯笼、赏灯、猜灯谜、吃汤圆,幼儿园里一派张灯结彩,喜庆浓浓;在寓意祛病防疫的端午节,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划龙舟”、包粽子、采百草做香包、编五色丝线、额间画虎保平安;在寓意敬老爱老的重阳节,组织幼儿为爷爷奶奶们亲手制作重阳糕,作揖道好祝健康;在寓意团圆美满的中秋节,幼儿和家长可以一起玩“皮影戏”《嫦娥奔月》,感受神话故事的奇妙,还可以亲手制作和品尝月饼;在寓意时时有米、五谷丰登的冬至,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唱童谣、摆福橘、搓米米时,让初感寒意的冬至充满温情和温暖。家长和幼儿在充满浓浓节日情境的亲子角色体验馆中通过亲子美食制作、角色体验活动等认识了美味的传统小吃,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有趣,相信这些美好的体验,将给幼儿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而这些烙印也将引领着幼儿去接纳和传承中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经典文化。

三、在游戏角色中欣赏戏曲表演的多元共融之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戏曲必是其中之一。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把曲词、音乐、美术及表演的美熔铸为一体,形成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价值。闽侯本土传统文化种类繁多,也有用福州话演唱、念白的地方戏——闽剧,在农村,但凡家里有喜丧宴请或是传统大节,都会有人搭起戏台,请戏班子来唱闽剧,好不热闹。幼儿园的表演区游戏是幼儿以文艺作品为主要线索而展开的游戏活动,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教师以幼儿熟悉的闽剧为切入点,在表演游戏中融入戏曲元素,激发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调动多感官体验、鉴赏、创作与表现戏曲的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闽剧是历史人文环境的产物,有的则直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选取其中一些情节简单、歌颂仁爱、勇敢、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的小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闽剧作品,激发幼儿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然后与表演游戏相结合,让幼儿以角色扮演方式初尝闽剧表演。在游戏准备区内有服饰衣帽装扮间、道具架、曲目推荐海报栏等,幼儿可以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装扮和表演。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穿上色彩斑斓、装饰精美的戏服在布置好的闽剧小舞台上进行角色扮演,如尝试用方言进行短小的片段对讲戏,模仿闽剧中的经典动作“圆场步、兰花指、对打戏”等,还可以根据戏曲音乐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打击乐器,如小鼓、小钹以及小锣,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演奏,为游戏增添气氛。幼儿还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小故事创编进闽剧,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制作和选择服装、自主选取材料布置场地、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分段、在段与段之间加入戏曲音乐暖场等,再用福州话进行表演。如幼儿自己设计的闽剧表演《小猪盖房子》中,他们会根据表演需要确定参演人数,会自己协商角色分配、选择服饰道具及设计动作,并分配乐器伴奏两三人,表演游戏中,幼儿会根据角色及剧情需要融入多种戏曲表演元素,如猪妈妈为“旦角”,多以小圆场步亮相,三只小猪为“生角”,出场时有锣鼓伴奏暖场,大灰狼为“丑角”,出场时配以小鼓伴奏并有滑稽夸张的动作,还有福州话伴唱及贪婪的表情设计,真是惟妙惟肖。与幼儿园日常的表演游戏相比较,这样的游戏角色更加生动鲜明,游戏体验也更加丰富多元,幼儿能够深刻感受戏曲表演艺术中服饰美、动作美、音乐美及人文美的和谐统一。

四、在游戏材料中体验药茶养生的经验智慧之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集结了先人的智慧,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日渐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长辈也会烹煮各种常见的中草药茶给家人饮用,所以药茶文化是贴近幼儿生活的。[3]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身边的生活,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以药茶养生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动手实践、并能劳有所获的角色游戏课程,让幼儿在与各种中草药材、各种游戏材料的互动中了解先人善用药草神奇功效的智慧之美,建立最初的文化认同。

在角色城游戏“中医馆”中,教师在游戏之前布置亲子作业“草药的秘密”,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身边常见、常用的中草药,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草药的名称、生长地、外形特征、功效等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幼儿园内还开发了“百草园”,幼儿和家长可以尝试移植各类中草药至幼儿园中养护,以便幼儿可以时时观察草药的生长变化,并收获、晾晒各种中草药,周末教师还发动家长带幼儿去中医馆参观,了解中医诊疗开方的过程及使用的特殊工具,增长幼儿的见识,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布置了角色游戏区“中医馆”,里面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在“候诊室”内有“护士”给“病人们”准备的各种养生茶,“病人”可以根据图示选择适宜的药茶饮用;“问诊室”内有把脉桌、脉枕、各种中医配药方表等,幼儿可以用这些特殊的工具模仿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为“病人”看病开方;在“药房”内有幼儿亲手种植、收获及晾晒的各种常见中草药,如清心明目的叶下珠、消炎利尿的车前草、清咽利喉的薄荷、增强抵抗力以及驱蚊的艾草等,还有称药、捣药、包药、煎药的工具,“护士”可以根据“医生”的药方用克称药、用捣药罐捣药、用牛皮纸打包、麻绳捆扎、并在牛皮纸上手绘功效、用法图,并提供煎药服务等,同时“中医馆”还设有“赠药区”,里面放置了许多幼儿亲手制作的各种精美的功能药草香囊、泡脚包、泡澡包等赠品,每次游戏结束之后,幼儿都会将亲手制作好的各种药草香囊、养身药包赠送给幼儿园、家里有需要的人们,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和快乐,真正传承中医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以及“济群生”的美好德行。在“看病救人”所带来的游戏成功体验感中,幼儿会时时感受到祖辈先人的聪明智慧,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对幼儿人格的塑造、智力的发展、生活的态度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影响[4],《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作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教育实践,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创设多元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传统文化,从而强化民族尊严,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幼儿心中种下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猜你喜欢

传统幼儿园游戏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