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元文明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2022-11-24吴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多元性非洲文明

吴勇

(福州第四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就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1]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侧重于介绍西方文明发展与沿革,通过增加“亚非拉美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与内容,强化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特点。《中外历史纲要(下)》中世界古代史增加了“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两个单元,世界近代史突出了“走向整体的世界”,世界当代史也强调了“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最后升华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使学生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对所谓“西方文明中心说”有了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认知。

一、文明史观之比较

在西方文明史观中盛行“西方文明中心说”,这种思想带来西方对世界文明多元性的傲慢与偏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2]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更为偏激,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及:“我们对非洲的正确认识的,乃是那个‘非历史的,没有开发的精神’。”[3]黑格尔对非洲文明的认知还停留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黑格尔不仅贬低非洲文明的成果与贡献,同时否定了东方的哲学,他在《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中明确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说:“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能找到,在哪一个民族里也都能找到,可能还要好些……”[4]他在《历史哲学》一书说:“地中海……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号称历史上光芒的焦点的希腊便是在这里……没有地中海,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那就好像罗马或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会的市场一样。”[5]正是由于西方大国长期主导着世界舆论话语权,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世界文明的认知,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仍然以西方文明发展为主轴,而一定程度淡化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更客观而全面地阐释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与独特性,为理性客观了解世界文明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对于黑格尔们的傲慢与偏见,钱钟书就此提出了严厉批评,他在《管锥编》中写道:“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其不知汉语……”[6]钱老驳斥了黑格尔所谓的中国没有思辨的传统。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人们对非洲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2005 年版)中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他认为:……历史上,人们却错误地认为非洲与欧亚大陆和世界其余地区相隔绝。这种感觉中的与世隔绝,使这块大陆的历史进程受到了影响。[7]可见古代非洲文明绝不是封闭的、内部与外界联系是密切的,西方学者对世界文明的认识也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

例如,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可知,古代的东非与东亚、南亚、西亚联系密切,中国的瓷器、纺织品由阿拉伯商人传入非洲、西亚等各地,非洲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也由阿拉伯商人输往印度、伊朗、中国等世界各地。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 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的辅助版块“历史纵横”中记载:“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史记》中的黎靬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各地中也包括黎靬。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人杜环……元朝的汪大渊也到过非洲。他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记载。

“历史纵横”告诉我们,汉唐时期中国就开始与非洲有交往,元明清中非商贸往来更加频繁。如在东非古城遗址中就出土了不少瓷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一座陵墓中出土了15 世纪左右中国的瓷器;肯尼亚帕泰岛也出土了不少中国瓷器残片;2013 年美国费尔德博物馆和伊利诺伊大学联合探险队在肯尼亚曼达岛发现深藏地下600 多年的中国古钱帀——永乐通宝,这些考古实物再次印证古代中非经贸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不仅如此,古代西非对外交往也十分频繁,约翰·麦克尼尔在《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中说:“马里的君主们控制了(向阿拉伯世界的)黄金输出,其数量大约为14 世纪初期世界黄金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同时控制了在政治上至关重要的马匹进口以及从撒哈拉向南方缺盐森林地区的食盐贸易。在跨越撒哈拉大沙漠的驼队贸易处于繁荣时期,马里国家以及继承者桑海国的商人和君主们都是如此行事。”[8]14-16 世纪,南部非洲津巴布韦国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成为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纵观古代非洲,不论是古代东非、西非还是南部非洲,他们在不同区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非洲文明,这也再次证明黑格尔对非洲文明的认知是片面而又偏见的。

18 世纪在启蒙思想家的倡导下,欧洲掀起中国文化热,伏尔泰极为推崇中国儒家思想,他对儒家文化道德体系充满敬畏,他认为中国理性道德与基督教道德有着本质差别。他还说诽谤中国没有哲学唯一原因就是中国的哲学和我们不同。伏尔泰在《哲学辞典》号召欧洲君主们应该认真向孔子、向中国学习。法国“百科全书派”著名学者狄德罗也高度评价了四书五经等中国儒家经典。他认为孔子信奉的是中国人长期主流派哲学——实用哲学。

而20 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马丁·海德格尔却十分推崇《老子》的思想与学说,《老子》一书对马丁·海德格尔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在《海德格尔全集》中就有一篇探讨荷尔德林诗作思想意义的文章,该文专门引用了《老子》第11 章全文。由此可见,中国的儒家、道家对法国、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东西方思想文化在互鉴互融中不断地发展。

二、文明多元性归因

(一)地理环境是造成文明多元性的必要条件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不同文明之间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巨大。由于交通不便,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就比较少。如两河流域文明主要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部是山脉,西部是沙漠,南部是波斯湾;埃及东部、北部靠近红海和地中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交通主要依靠西奈半岛;希腊、印度北部是山地,可以阻挡草原游牧骑兵的攻击;中国北部有沙漠、戈壁,造就中华文明长期比较稳定,发展自成一体;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多生活于峡谷、盆地,从奥尔梅克文化到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它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美洲文明。

(二)生产特点是形成文明多元性的必要基础

气候特征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经济生活。古代农业文明主要来自于西亚、北非、中国和美洲等地区。两河流域是世界最早的农业和蓄牧业发源地,主要以麦类作物为主。中国农业源流有两条:一条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以浙江余桃河姆渡氏族的水稻为代表,另一条是黄河流域,以陕西西安半坡氏族的粟和黍为代表。亚欧大陆农业文明多集中于大河流域,而美洲农业多产生于高峡盆谷一带,他们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等多种农作物,可见,西亚、欧洲孕育了小麦文明,东亚、东南亚孕育了稻米文明,美洲印第安人孕育了玉米文明,世界不同地域形成了多元性的农业文明,这也正是农业对人类早期文明多元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政治制度是产生文明多元性的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需要雨季排涝,日常灌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两河流域地区是世界最早农业发源地,为了保证农业的发展,古巴比伦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汉谟拉比国王在位时,为了神化王权,加强军队,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古巴比伦王国通过法律武器强化了国家机器,为大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人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而最长久的是罗马法,当埃及、两河流域的官员和祭祀还掌握司法权时,希腊和罗马已经实现了司法和行政的分离,罗马法从自然法出发,坚持公平与正义,这为近代西方代议制和民主法律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可见,不同政治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造就不同的政治文明。

三、印证文明多元性融合共生

(一)沟通东西商路的使者——唐骆驼俑

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它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唐三彩骆驼俑生动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艰辛与辉煌,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表现出勇敢坚韧的精神,像是在恶劣自然环境中不断抗争。美国爱德华·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伟大的丝绸之路是唐朝通往中亚的重要商道之所以能够通行,完全是靠巴克特利亚骆驼的特殊长处,这种骆驼不仅可以嗅出地下泉水,而且还能够预告致命的沙暴。”[9]巴克特利亚位于今阿富汗东北部,这里的骆驼极耐干渴、善于行走,巴克特利亚骆驼贯通了古代丝绸之路,成为古丝绸之路不朽的象征。正是巴克特利亚骆驼执着跋涉于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交流,使我国获得了“丝国”之称,成就了汉唐影炳千秋的伟业。

(二)亚洲文化交流的结晶——元青花瓷

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蓝色、白色代表天空和白云。而汉文化中的蓝白被古代中国文人视为高雅与正直,青花瓷中蓝与白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文化的传承。青花瓷的颜色、造型不仅受到穆斯林文化的影响,就连使用的颜料最初也是来自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元朝奉行开放的国策,大量波斯商人来到中国采购瓷器,为了满足销往国家和地区的需要,波斯商人带来了钴蓝颜料——“苏麻离青”,“苏麻离青”含氧化铁成分高,所以元青花瓷色重青翠,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钴蓝颜料又称“回青”,意思是从伊斯兰教世界带来的青颜料。据史料记载,元朝景德镇很多地方官都是中东人,他们要求景德镇窑工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喜好和异国风情,将波斯“蓝”与中国“瓷”融为一起,烧制出具有伊斯兰教元素的图案、造型等多重文化特色的青花瓷器。元青花销往西亚时,也带去了中华文化。可知,元青花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西亚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三)中斯友好往来历史见证——明佛寺碑

2014 年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赠送给习近平总书记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明朝航海家郑和第一次访问斯里兰卡(锡兰)时竖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物。郑和下西洋曾在海外多国设立布施碑,但时隔600 多年,海外遗留仅存此碑,文物史料价值极高。石碑正面分别有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等三种文字,其中中文碑文表达的是对佛教释迦牟尼佛的颂扬和敬献,泰米尔神文和波斯碑文分别表达的是对泰米尔族信奉的保护神毗湿奴和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的颂扬和敬献。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的三种文字都表达了对不同宗教的礼敬与尊重,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宗教信仰的宽容,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共存共生的现象,也是古代中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猜你喜欢

多元性非洲文明
An Uncommon Trip
非洲行记(三十四)
请文明演绎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从大卫·贝利的时尚摄影看摄影艺术的多元性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