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4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办学疫情

陈 欣 杜 洁 杨 茜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至今已持续三年时间,由当初暴发时的高峰期转入现在的可防、可控、可治常态化防控阶段,并伴随在局部地方有小规模疫情暴发的可能。继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后,全球其他国家也都先后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疫情还不会完全消失,这对中国及世界格局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人们把这样的时代称为后疫情时代。

在过去经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抗疫)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命运与共。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全球多边舞台上的抗疫合作为维护本地区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也为后疫情时代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对外开放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形势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伴随“一带一路”建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教育合作在共克时艰中展现出了广阔前景。

对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的境外办学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角度看,此项研究有助于对中国高校境外办学路径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并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竞争力。从实践上看,此项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获取国际话语权,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家形象获取国际话语权;同时,也有助于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视角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有助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文化交融命运共同体,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

二、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办学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2]。2019年9月,《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试行)(2019年版)》正式发布。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对外开放[3]。国家积极推进高校境外办学是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进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此,有必要科学、理性地研判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办学的新机遇。

(一)后疫情时代“有限全球化”的国际局势

疫情会导致全球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有限全球化”持续存在。与过去的经济全球化比较,“有限全球化”是人类政治与经济发展趋势中的一次重大变迁。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40多年,人们已感受到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世界体系,但是一场疫情让世人发现西方国家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与中国的互动关系,已经从以往‘拉'和‘推',正朝向‘挤'和‘退'演变,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想把中国挤出世界体系”[4]。在疫情发生前,国际化和区域化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改变的趋势;疫情发生后,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时有出现,使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然而在持续的抗疫过程中,与西方某些国家不同,中国与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共同抗疫,取得了显著成效。亚太地区获得了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机会。这有助于加深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加强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有助于继续塑造“有限全球化”的国际局势。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基于“有限全球化”国际局势,为了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中国高校高质量“走出去”的机会进一步增多,中国高校境外办学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后疫情时代东盟国家迫切的人才需求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处于国家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东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也越来越大,对人才需求类型越来越多元。同时,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处于提质升级的关键期,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此,中国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办学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目的国学生在其国内接受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有利于创建和谐包容的国际人文格局。林金辉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高校走出去办学需求旺盛,10多个国家先后向我国发出了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到他们国家办大学的邀请,甚至一些国家把校舍都盖好了”[5]10。这种“筑巢引凤”为中国高校“走出去”办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历史契机

从疫情暴发到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始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全民参与抗疫,用行动彰显了制度优势;中国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向世界提供援助,分享治疗方案,捐赠抗疫物资,展现大国担当。这不仅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口碑、增强影响力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而且为高等教育高质量“走出去”创造了历史契机。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的教育目标列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6],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教育造成了冲击,给该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多边教育合作,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演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双一流”高校、特色高校“走出去”,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水平,可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职业院校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既培养了拥有国际视野的大国工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模式及成就

(一)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模式

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的境外办学模式先后有三类。这三类模式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发展的三个阶段[7]。

首先,孔子学院/课堂是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最初级模式,也是第一类境外办学模式。例如,早期的山东大学在南洋理工大学开办的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在清迈大学开办的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在中国高校“走出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孔子学院/课堂的建立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文化交流,为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其次,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职业院校境外办学模式是从初级向中级的进阶模式,称之为第二类境外办学模式。中国的职业教育顺应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计划,“借船出海”,打造一系列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境外办学模式。例如,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中国境外第一所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马来西亚建立的顺峰烹饪学院等。中国职业院校与东盟国家积极合作,探索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了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最后,海外分校或者海外校区是中国高校境外办学向高级进阶的模式,称之为第三类境外办学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的分校或者校区共有11所,其中在东盟国家的有5所,分别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曼谷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

(二)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成就

截至目前,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的境外办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

孔子学院/课堂的建立与推广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加强了汉语的国际地位。

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职业教育顺应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计划,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围绕目的国本土需求,产教融合,既有助于培养目的国本土化国际人才,又有助于扩大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布局,还有助于塑造中国品牌、创造并树立中国标准,更有助于中国技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海外分校的成功建立与良好发展势头彰显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将中方母体高校的优势专业结合马来西亚当地需求,凸显中华文化国际化办学,同时提升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格局,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合作[8];老挝苏州大学为目的国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致力于培养精通本国语、汉语和英语三门语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既有利于中国与老挝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又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发展[9]。

四、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三类模式分别代表了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三个成长阶段,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不均衡

从办学机构与项目数量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到目前为止,“引进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已经有2 000多个,然而“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机构与项目仅仅有100多个。从招生规模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引进来”的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极少部分的办学项目招生人数是几百人,大部分办学机构的招生人数在1 000人以上,如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在校生人数甚至达到了13 000多人[10];而“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招生人数则相差悬殊,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机构与项目的招生人数为几十人,至多几百人,规模偏小。

(二)办学经费筹集困难

中国高校的境外办学经费筹集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的资金划拨和校企合作。目前,中国公办高校相关的资产采购和管理制度对境外办学经费到位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存在诸多限制,如不准将公办高校经费走出国门用于境外办学,导致母体高校经费、资产出境困难,这不利于实现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筹集经费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因为企业的发展势头有不确定性,既受外部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受企业自身内部发展模式的影响[11],所以办学经费来源完全或者大部分依靠企业投入来保障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老挝苏州大学在建校之初曾因合作企业的经费支持没有到位而陷入窘境。

(三)学科门类不全,专业设置单一

境外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学科门类不全、专业设置单一的特点。目前,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的课程设置更多是沿用母体高校的部分课程,集中在汉语言文学、中国武术、中医药等专业课程,并且相似或相同专业有“扎堆”的现象,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和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就有重叠。学科门类不全、专业设置单一,既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境外办学当地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质量监管不到位

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是目前获取境外办学质量监管信息的主要渠道。该信息网以提供各种文件政策和预警信息等为主,具体的质量监管措施不足,部分措施与目的国的教育政策不充分匹配,这对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五、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对策

(一)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加大政策支持

从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对比全球各国抗疫政策或措施出发原点,中国“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措施,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民众对国家安全的具象化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其中包括国内高校就境外办学领域的安全更需要国家层面的指导和帮助。

1.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统筹布局

“加强顶层设计是要在境外办学中统筹协调处理教育资源输出与接受的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解决问题"[12]80。国家要从长远角度重点布局,在发展高度上系统谋划,构建并完善境外办学制度保障体系以降低国内高校境外办学的安全风险,以减少或者消除在境外办学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引导国内高校选择合适的国家与地区开展境外办学。例如,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的选址以及发展运行的成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宏观把控以及出于对两个城市互惠互利的考虑[13]。

2.加大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境外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和中国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事关中国教育发展的国际形象和实力,因此,各级政府须明确自身权力和责任,给予境外办学相应的指导和政策支持[14]。如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过程中就因缺乏政策支持导致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这一严重问题。老挝苏州大学在选址万象市进行校园建设初期,面临经费困难,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不足,导致中方母体高校无法通过财政经费划拨方式有效参与老挝苏州大学的建设与发展[11]。新冠肺炎疫情和防疫措施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冲击。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缓解疫情引发的经济下滑造成的社会影响。具体到中国高校的境外办学方面,国家可以出台境外办学经费划拨财政政策,如中国母体高校的经费、资产出境政策,这样可以缓解境外办学的经费筹集问题。

综上所述,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加大政策支持,能帮助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中合理规避各类风险,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为中国高校境外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提升高校自身国际竞争力,增强办学质量监管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对全球各国包括东盟国家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较大。要尽快促进经济复苏,东盟国家不仅需要高端的理论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大量不仅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不管是培养理论创新型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中国高校均需要加强境外办学质量的监管,提升国内高校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提升高校自身国际竞争力

提升高校自身国际竞争力是解决学科门类不全、专业设置单一问题的关键。共同抗疫的经历给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也前所未有地清晰地展现出合作前景与合作路径。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过程中,要有供给需求意识,既要培养产学研相融合的人才,又要致力于满足当地的社会服务需求。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高校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产学研相融合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到专业设置上,中国高校需要注重内涵式发展,凝练专业特色,打造自身的专业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目的国的区域优势,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相契合的学科门类和特色专业。同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此外,提升高校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便是为社区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5]62。如高校通过公益讲座、娱乐活动等形式促进与当地社区的良性互动,并成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社会发展。

2.增强办学质量监管

目前,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是获取境外办学质量监管信息的主要渠道,具体的质量监管措施不足。如何在境外办学过程中实现持续性发展,对中国高校而言,需要增强自身质量监管。具体来说,在内部,需要强化中方母体高校对境外分校的管理机制;在外部,需要配合目的国高等教育部门的质量监管。

强化中方母体高校对境外分校的管理机制体现在强化境外分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师资管理和加强学生管理三个方面。要积极建构中方母体高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结合目的国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公开的境外办学规章制度,提升境外分校的内部治理水平。在师资管理方面,要借助于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确保在海外分校授课的教师多来自母体高校,这对高校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多数教师来自外聘就可能导致教师缺乏归属感[16]。同时,要探索教师国际化成长新路径,为教职人员提供越来越多的国际流动机会。要采取教职员工的借调政策,给借调到海外分校的员工提供合理的住宿与补贴。这有利于加强教职员工与大学或外部组织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境外办学教师的安全感,促进教师更多的和长期的合作。在学生管理方面,要突出招生宣传,吸引更多优质生源,采用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与职业生涯指导以保障学生最适合的发展,增加学生校级流动项目促进学生发展活力。

外部的质量监管体现在配合目的国高等教育部门的监管。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的境外办学需要与目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达成一致,比如对开展的境外办学准入制度、质量标准、质量评估与认证需达成一致,促进教育共同体建设。提倡中国高校的境外办学应该“充分运用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机构,重点监控资质认证、课程设置、证书颁发、经费管理等,全面保障教育质量,引导和支持完善各具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17]74。中国高校的境外办学要主动接受外部评价,定期接受相关国家的评估与认证机构的评价,每年主动对外发布项目质量报告,促进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力度鼓励行业企业及民办高校参与境外办学,促进资源筹集多元化

在后疫情时代,受疫情影响,各国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挫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多边合作需求对中国的大国担当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包括中国高校在境外办学的经费投入。因此,一方面需要扩大高校经费筹集路径的多元化,包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要减弱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更要审时度势,精准分析社会需求,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加强与高校合作包括参与高校境外办学,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采用订单式培养解决企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储备问题。

1.行业企业参与境外办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时代需求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稳妥推进境外办学”[18],这有利于探索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新方向与新路径,也对境外办学的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促进社会力量推动境外办学,需要用法律加以规范,比如《海外投资法》《教育投资法》等相关法律需要迫切制定并给社会力量办学指引方向[19]。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合作的新局面,并且要丰富国际教育交流的新内涵,需发挥学校、社会力量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为促进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学校“走出去”战略[20]。从美国境外办学的经验来看,公司参与境外办学得到了极高的认可度,如阿波罗集团、罗瑞特公司等[21]。这些公司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开设紧随当地需要的专业,符合市场需求,得到了学生的欢迎。

2.行业企业参与境外办学是解决办学经费筹集困难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提出,经费保障是海外分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甚至是海外分校能否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22]。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以传统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即政府支出来发展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存在很大困难。为此,要转变思维,采用资源筹集多元化模式促进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鼓励有资质的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境外办学,有利于凸显企业的行业优势,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境外办学获得经费支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纵深发展,中国正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吸引企业加入东盟国家境外办学,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能深入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用订单式培养方案解决国际化人才未来的就业问题[22]。

3.民办高校积极参与境外办学是办学经费筹集的有益补充

民办高校投资主体资金管理灵活,资金划拨政策受限较少,其资金、资产出境比较容易。民办高校积极参与境外办学可以缓解境外办学的经费筹集问题,有利于促进这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顺利“走出去”。当前,国内高校竞争激烈,部分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抓住机会,服务于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布局。

需要强调的是,在行业企业与民办高校参与境外办学的过程中,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这是决不动摇的底线思维。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机遇与挑战,中国高校积极发展在东盟国家的境外办学,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走出去”的重要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获取国际话语权以及中国国家形象获取国际话语权的一大举措。同时,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办学不仅有利于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有利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文化交融命运共同体,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为此,中国高校要勇担重任,把境外办学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切实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国际声誉,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办学疫情
战疫情
本期导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