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课程:创建中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的育人新样态
2022-11-24马国民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
马国民(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
王明平(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
一、创建“守正课程”的理念系统
探索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为引领,立足革命老区,面向未来发展,创建一流名校;提供适合每个中学生的教育,培养明德尚学、能群力行的社会栋梁。
通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高素养的主动建构者,全面发展的自主践行者。
“守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守正教育就是要正源,守道德之正;正本,守学问之正;正心,守处世之正;正行,守行事之正。培养中学生明德向善、尚学求真、能群有为、力行务实的品质;成为具有“明德、尚学、能群、力行”品格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守正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包括“明德、尚学、能群、力行”四大课程系列。
二、开发“守正课程”谱系
(一)“守正课程”系统设计
基于中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发展特点,以“提供适合每个中学生的教育”为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按照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的评价与诊断等要素,构建丰富、多样、可选择的守正课程体系。
核心教育价值观: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育人目标:培养明德、尚学、能群、力行的社会栋梁。
核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个性发展场域:学科教室、三园--四馆--五中心、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明德、尚学、能群、力行)(分层、分类、综合)课程。
(二)四大课程群整体开发
四大课程群,指《明德》课程群、《尚学》课程群、《能群》课程群、《力行》课程群。
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分层课程、分类课程和综合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分为四层课程。
初中学段守正课程谱系是:由比较完善的学科分层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分类课程(体育、艺术、技术)(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语文),综合课程(将德育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整合为“明德”“尚学”“能群”“力行”四大类)组成,学生在选课的基础上实现一人一张课表。
高中学段守正课程谱系是:由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部分构成,学科分类课程是(体育、艺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英语、数学、语文。
其中,明德课程指向核心素养的“责任担当”,包括业余党校、少年团校、守正讲堂、家长有约等。尚学课程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职业考察、研学旅行、少年科学院、读书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能群课程指向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包括入学教育、中学生行为规范、自我规划、体育节、社团课程等。力行课程指向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包括STEAM课程、管理与服务、策划创意、劳动课程、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
三、实施“守正课程”育人新样态
(一)实施分层分类选课走班
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需求,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分为四层,因材施教;并开设四十余门选修课程,让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主选择,其中包括创客实验室、模拟联合国等风靡全球的高端课程;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类课程,还有游泳、健美操等丰富多样的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由兴趣引领乐趣,由乐趣形成志趣,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导航。
分类课程由体育课程、艺术课程、技术课程三类共43门。体育课程,共11门,由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组成。
艺术课程,共18门,由陶艺、服装设计、剪纸、油画、素描、国画、水彩、书法、漫画、合唱、电钢、二胡、竹笛、古筝、戏剧、吉他、管子、舞蹈组成。
技术课程,共14门,由程序设计、3D打印、STEAM课程、航模、创客技术、电子技术、乐高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平面设计、影院技术、摄影、移动应用设计、园艺、木工组成。
采取选课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行小班化教学,使“提供适合每个中学生的教育”得以常态化、具体化。
(二)推行“智慧引领,学思课堂”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品质,支持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建立守正课程保障体系
1.跨学科的综合主题守正课程保障
组建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轴线的主题课程群,构建“明德—尚学—能群—力行”资源库;建设“项目—体验—内省—感悟—导航”螺旋式上升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项目库。
精编100个成长故事,100个典型人物,100个实践活动,100个成长电影,100个成长书籍,建设N个成长场馆等。
2.螺旋上升的实践路径保障
守正课程活动设计分5步: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实践体验—感悟内化—拓展升华。形成了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实践路径。横向贯通学科联系,纵向打通学段,使学生在不同时空中逐步发展;横纵融合的主题课程群,实现了中学生持续的、立体化的深度学习。
3.生态育人场域保障
构建校园“三园—四馆—五中心”生态育人环境,打造三园(岐黄园、躬耕园、石油园)、四馆(学校展览馆、京师文化馆、南梁精神教育馆、生物多样性展馆)、五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技术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学职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现代化、信息化、资源丰富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4.守正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保障
建立守正课程发展性评价机制,调动教师课程的开发力和学生的课程内生力。引导学生适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发展潜能。
5.全方位协同育人保障
整合学科与活动、课堂与课外、学校与家庭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