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2022-11-24周卫来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孔洞装配式构件

周卫来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是采用工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与吊装,以此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施工简单、速度快,施工效益明显,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其结构设计影响着后续一系列的施工工序与施工质量,为了保证结构设计的精确性,应积极引用BIM技术探寻高效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在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3个阶段,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各项优势,实现结构的可视化、动态化、模拟化和协调化设计,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 BIM技术特征

BIM技术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设计、建造、管理的信息化工具,其基于三维数字模型集约化管理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打造出三维模型数据库,存储和生成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三维图,以及一些明细表等,图表上的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设计人员只需改动其中一项数据,相关联的数据自动变化,并直接体现在图表上,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效率。

1.1 可视化

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来看,在具体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用脑想象,然后再进行具体的绘制。而BIM技术具备实时可视化的特点,设计人员直接按照自己的想象在BIM软件中,使用其中的构件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搭建,实时动态呈现出三维实体模型的设计效果。目前,其他建筑设计软件也可生成效果图,图中也标注了参数信息,但是这些数据信息之间没有关联,如果改动其中一处数据,与该数据相关联的构件不会发生数据联动,BIM技术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全程可视化设计、数据联动,除了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之外,还可用于造价、招标、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运维管理之中。

1.2 协调性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设阶段,各参与主体之间需要高质量的协调配合,方可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比如,在设计变更时,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方等共同参与,探讨变更的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对策。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阶段,引入BIM技术后,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基于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确定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且使用BIM进行不同专业施工的碰撞检查,然后对实际专业施工进行协调,提升设计与实际施工的匹配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碰撞与设计变更问题[1]。

1.3 模拟性

BIM技术具有强大的模拟功能,不但在设计中构建建筑的实体数字模型,还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比如,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3D模拟,将各个预制构件进行组合,构建出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4D施工模拟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作为实际施工中的参考;以及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基于4D施工模拟实施5D模拟,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或者是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可基于工程的三维模型,针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置预案的模拟。

2 基于BIM技术探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2.1 确立设计思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实质是,采用工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其结构设计是装配施工的基础,利用BIM软件中的混凝土构件在虚拟的环境下搭建三维数字实体模型,以作为实际施工中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BIM技术的特点,设计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各项细节,最大程度上提升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实现最少构件类型设计多样化空间的目的,提高结构空间的可操作性。以及仿真模拟施工过程,使施工各个专业之间协同联动配合。此外,在结构设计之前,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求,进行BIM构件库的完善建设,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2.2 理清设计流程

整个混凝土结构设计流程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①方案设计,为结构整体设计阶段,从确定建筑的户型开始,逐步完成标准层设计,制定预制混凝土构件拆分方案,以及构件在结构中的位置设计等;②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内容是构件尺寸与类型的确定。混凝土构件影响着建筑结构后续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效果,需从整个建筑工程设计入手,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条件,进行结构设计的调整与完善;③施工图设计,该阶段为设计的深化,形成施工实际中应用的图纸,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每个构件进行细致的检验调整,确保施工图与施工实际的一致性,还需对参数信息进行补充和延伸,为实际施工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2]。

2.3 建立规范、标准化构件库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使用到不同类型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构件,像是预制外墙、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梯和预制楼板等,由这些构件搭建成混凝土的结构。而这些构件是工厂按照工程混凝土构件设计的要求进行提前预制,这对于工厂混凝土构件制造质量和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想实现构件的标准化生产,需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阶段,进行BIM构件库的规范、标准化建设,丰富构件库的同时,完善构件的技术参数,打造通用模型库与常用的构件族,一方面是进行原有构件的整理分类,按照构件类型、通用性和加工工艺等进行划分;另一方面是在结构设计中注重通用性构件的运用,同时注意适用性较强构件的收集,比如,结构墙的类型、结构楼板类型和混凝土结构梁类型等,不断地充实构件库,并编制好常用的明细表,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混凝土构件库的良好建设,为后期构件工厂化生产提供了辅助,基于BIM技术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深化设计,搭建结构三维数字实体模型,检验构件尺寸是否正确,并通过施工过程的模拟,进一步进行混凝土构件的优化设计,避免构件尺寸精度出现偏差[3]。

2.4 搭建混凝土结构模型

在明确设计思路,理清设计流程与完善构件库建设之后,正式进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环节。构件库是结构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参照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结构模型搭建的具体实施,从构件库中直接将构件拖拽至设计界面,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搭建,如果构件图中缺少某个构件,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构件的针对性设计,应用之后存储至构件库。一是采用结构基础平面,进行混凝土结构基础图的设计;二是利用结构模板平面,搭建混凝土结构三维数字模型,并使用3D视图检查模型是否存在问题;三是应用结构布置平面,进行技术参数的标注,主要包括构件的尺寸、注释和编号等;四是结构配筋平面,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梁、板和柱等构件中钢筋的设计与标注。在结构模型搭建过程中,随时进行模型中构件调整与参数信息的修正,逐步完善结构模型的搭建。在结构模型审核过程中,当构件出现位置、尺寸等适配性较差时,需立即进行调整,并深度挖掘观察结构模型中潜在的问题,实现结构模型设计的深化,将结构设计偏差控制在最小程度。

2.5 合理巧用结构模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模型是正式施工中的指导性文件,构件加工与施工现场装配都需参照该模型进行规划设计,其中拼装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与重点,可使用BIM技术进行拼装的模拟,明确实际拼装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以及确定一些具体装配的细节,提前进行拼装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实际仿真模拟拼装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依托于结构模型,分析实际拼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出解决预案。通过结构模型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合理规划设计施工现场的区域用途,设定施工材料、机具、构件的堆放位置,为结构施工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此外,将结构模型快速的转化为施工图,目前BIM在3D至2D转换方面技术不够成熟,不能实现100%无缝衔接,可阶段性地使用该技术,像是将结构模型自动生成各种结构图,制作出结构条件图,最后导出2D平面图,以为各专业施工提供结构条件[4]。

2.6 构件拆分与碰撞检测

构件拆分是基于混凝土构件制作、运输和拼装等考虑,对较大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拆分,像是结构墙体、结构楼板等,体积较大,通过准确合理的分割,使其与结构施工的各项条件相适应。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阶段,按照受力均衡、施工方便和少规格等要求,使用BIM技术进行构件拆分设计,可视化地展示构件的内部结构,以保证构件拆分的协调性,简化后续的构件制作,为运输与拼装施工提供便利。BIM技术在碰撞检测中的应用,使用其自动碰撞检测功能,确定管线铺设、设备安装等专业施工是否存在碰撞问题,然后进行各专业的协调,降低实际施工中专业碰撞发生的概率。

3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延伸运用

3.1 深化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每道施工工序之间都有着内在联系,各个施工项目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各个专业施工,在混凝土结构中混乱而又有序的开展,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互非常重要。一是BIM技术在结构设计环节的运用,需进行设计的深化,检测各专业碰撞情况,并进行设计上的调整,降低各项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利于工程进度的管理;二是基于BIM的结构设计,从整体结构至结构细节进行设计的完善与优化,在构件类型与尺寸选用设计阶段,提前对常见的施工问题进行规避,使结构设计更加切合施工实际;三是使用BIM技术构建了混凝土的结构模型,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基于结构模型开展分析和讨论,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以及探索后续施工存在的风险,提前制定解决方案,提升结构设计可行性的同时,保证了施工效益[5]。

3.2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结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从工程的经济性角度进行考虑。像是在构件设计中,将定额标准直接标注在构件属性中,或是使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形成工程造价的成本,作为工程施工中工程预算控制的依据。BIM技术基于4D构建5D成本控制模式,根据结构模型构件中标注的数据,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与核对,将BIM软件中的工程量直接导入至三维算量软件中,完成工程成本的计算。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将大量、重复性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交由BIM软件与三维算量软件处理,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的透明、有效,缓解了工程量计算的压力。

3.3 预留孔洞设计中的运用

混凝土结构构件在设计过程中,需预留一些孔洞为设备安装、管线铺设提供方便。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使用钻机进行打孔。而在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在结构设计阶段预留出孔洞,工厂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出带有孔洞的混凝土构件,简化后续的施工环节。孔洞预留时要注意与相邻构件之间的配合,以实现预留孔洞的作用,需要在完成构件孔洞设计后,从整体结构上进行孔洞设计的检测,如果发现孔洞设计存在问题,则立即进行修正。再者,在结构模型设计审核阶段,应特别留意预留孔洞设计,保证孔洞开口设计的准确性[6]。

4 结语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设计有着高标准与严要求,结构设计中包括了构件尺寸、类型的选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拼装与连接等,使结构设计表现出了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结构设计的难度较大。而BIM技术是建筑工程行业比较先进的三维数字技术,具备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的条件,使用其强大的构件库、模拟仿真功能、专业碰撞检测功能,以及各种结构设计平面进行结构模型的构建,实现BIM技术效用的充分发挥,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孔洞装配式构件
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锻件内部孔洞缺陷行为的数值模拟及闭合解析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悬崖上有字
走路时,我们会踩死细菌吗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